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來電:一號雙終端會是eSIM的催化劑嗎

科技來電:一號雙終端會是eSIM的催化劑嗎

智電網訊:現在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無論在硬體還是軟體上面都是有很大的升級,但是我們似乎用的都是傳統SIM卡,自從蘋果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3智能手錶時,在電子產品上開啟了eSIM時代,就從那時候起我們告別傳統SIM卡。

自從谷歌與蘋果紛紛在自家的旗艦手機產品中,加入了對eSIM的支持,並同時選擇了「實體SIM卡與eSIM」的解決方案,這也代表著,無論是Android陣營,還是IOS陣營都將eSIM看做未來手機號的解決方案。

隨著4G泛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LTE-M的即將商用,可穿戴設備的廣域連接與eSIM結合,將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用戶體驗,尤其是今年以來,eSIM應用之一的一號雙終端,得到了國內三家電信運營商的力推。

1、雙終端 eSIM卡之路就要來了

eSIM通俗講就是可編程的SIM卡,傳統SIM卡是從外部插入手機內置插槽,相對於手機來說SIM卡是一個外部獨立的部件,而eSIM卡是直接裝進晶元中的,是屬於手機的一部分,這樣用戶在切換運營商的時候不用換卡,直接進行編程修改就可以。

然而,相較於傳統SIM卡,SIM卡在使用中更加麻煩,換卡都需要用戶去自己手動插拔SIM卡,而eSIM內置的晶元方式就無需插拔,而且SIM卡需要不同的機型剪卡,有的SIM卡並沒有支持全網通,但是eSIM卡就能做到。

eSIM相較與SIM卡來說,更加方便快捷,廠商不用再去單獨為手機設置卡槽,並且,用戶可以更加方便的去切換運營商,再者安全性也會提高,之前單獨的SIM卡容易被不法販子所利用,而eSIM卡則進行了改善,增加了身份驗證的方法,更能安全保護手機信息。

點評:eSIM卡的問世的確是運營商一大進步,這表現手機製作也有質的飛躍,隨著eSIM卡和手機的融合,以後的手機估計會越來越有科技感,說不定以後手機屏幕都是可以摺疊伸縮的,想想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2、eSIM普及略低 國內還沒認可

此前,eSIM技術已經在智能手機等產品中先行一步,讓部分消費者對該技術有了初步接觸的機會,其中,中國聯通在3月份宣布正式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長沙6座城市率先啟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辦理。

不過,目前針對手機的eSIM業務卻未見動向,甚至在今年的2018中國電信智能終端技術論壇上,中國電信方面在介紹eSIM的發展計劃時表示,電信目前不支持手機的eSIM策略,iPhone XR、iPhone XS Max上也只能專門推出大陸市場專屬雙實體SIM卡來實現雙卡雙待功能。

儘管eSIM在寫號上十分方便,但是當需要將號碼更換到新手機的時候,效率上會略低於傳統插拔SIM卡的方式,用戶需要在舊手機上移除掉個人的賬戶信息,然後再到新的手機中進行填寫,有些類似於在更換手機時,也同樣需要註銷登陸一些社交賬號的操作。

點評:eSIM卡對於很多西方國家的人來說,由於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會認為難以接受,部分用戶可能並不想因此而被政府或情報機構進行跟蹤,但使用實體SIM卡,則可以通過直接取出卡片的方式來避免被追蹤,所以國內地區還需要走很長很長時間。

3、真正差異化 廣域與eSIM結合

有消息表示,上半年,華為將正式上線與中國移動合作的一號雙終端業務,涉及Watch 2 Pro、2018、保時捷版三款手錶,並且還發布了(中國移動一號雙終端首發為何選擇華為,而不是蘋果),對比可以發現,近期,華為商城相關產品詳情已低調更新。

其實,在華為官網上,也公布了兩家運營商用戶開通業務的相關方法,除了報道稱中國移動與華為三款手錶展開合作之外,中國移動也將在Apple Watch Series 3上支持一號雙終端業務,此前,蘋果官網透露的信息也得以間接驗證。

儘管,正如業界看到的,以往,面向行業物聯網市場,eSIM取得了長足發展,如2016年中國移動推出了2G的eSIM,2017年推出尺寸最小eSIM模組,2018年推出了包含支持4G的多款eSIM,但個人消費級市場,也存在著eSIM發展的廣闊空間。

點評:其實推進eSIM業務在用戶體驗方面的簡化,使得各年齡段用戶上手和管理號碼業務趨向「傻瓜化」,2018年是eSIM普及之年,基於一號雙終端的可穿戴應用僅僅只是一個開始,eSIM作為全新的業務應用將滿足更多場景化的需求。

好了,本期科技來電 到此結束,我們下期見。

新鮮資訊,熱辣點評,盡在科技來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刺客信條:奧德賽》登頂Steam周榜!神舟帶你暢爽八代新作
第三款滑蓋全面屏手機 聯想Z5 Pro實力登場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