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後面還有一句 那才是古代官場真實寫照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後面還有一句 那才是古代官場真實寫照

原標題: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後面還有一句 那才是古代官場真實寫照


提起後漢桓靈二帝,劉備和諸葛亮就忍不住咬牙切齒頓足捶胸流淚,同時也痛恨當時的官員顢頇無能,以至於像何進董卓這樣的人也能把持朝政禍亂朝綱。而當時流傳比較廣而又被今人熟知的民謠是「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可能有人不知道,「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後面還有一句,那才是後漢將相的真實寫照。後面那句叫「舉孝廉,濁如泥。舉良將,怯如雞。」這首童謠真實地道出了董卓亂政的根源所在,劉備雖然對此切齒痛恨,但是他忘了,自己也是這種怪現象的推波助瀾者,他也曾把一個近乎逆子的傢伙舉薦為茂才。


其實「舉孝廉,濁如泥。舉良將,怯如雞。」在歷朝歷代官場戰場都是如此:每個朝代的公侯將相數以萬計,但是名相名將屈指可數,清官更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是「濁如泥怯如雞。」其他的朝代咱們就不說了,說多了惹禍,還是往遠了說吧,咱們今天就說說後漢時期三國鼎立之前的官場有多黑暗將校有多怯懦。



因為桓靈二帝是做買賣的好手,所以他們的官帽生意一直很興隆,而且他們還不搞壟斷經營,皇帝和太后之間也存在「市場競爭」。漢靈帝劉宏的老媽董太后娘家是做小買賣出身,知道明碼實價公平交易的重要性,所以他公開了官帽價格表:司徒、司空、太傅、太尉、尚書令、州牧等俸祿二千石的烏紗,一律賣兩千萬錢;郡守、一等縣令的個俸祿四百石的,售價四百萬錢,依舊是一石俸祿換一萬錢。其實細算下來董太后的烏紗也算物超所值了,讀者諸君請想,一個終身制的縣令才賣四百萬錢,這在後世連個保正都買不下來——當然筆者準備把保正換個名詞,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反正大家也知道保正是什麼級別。四百萬錢也就是四千貫(緡),一般的朝代一貫錢摺合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基本等於三千到一百七十元,咱們取個中,按一千元算,四百萬錢也就是四百萬塊錢,買一個縣令,多便宜呀?封疆大吏一鎮諸侯只值兩千萬,可能修修城牆就賺回來了。於是董太后門庭若市,漢靈帝劉宏眼睛都快瞪出血來了。


現在還有人說「聰明莫過帝王」,這當然是因為膝蓋太軟的緣故,不管皇上說了啥,臣子一定要三拜九叩歡欣鼓舞由衷讚歎「皇帝聖明」的。不過漢靈帝劉宏確實挺聰明,因為他在官帽買賣中引進了市場機制,開始跟老媽打價格戰:他叫來親信宦官,讓他們再建一個錢庫,並且四處尋找潛在客戶,並且打出了更優惠的價目表:在太后明碼標價的基礎上打五折!因為在「拉生意」的工作中業績突出,劉宏給了十常侍超規格的待遇:「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只是不知道他的親媽董太后聽說自己的兒子又找了新的爹娘,會不會抓起賺來的銅錢砸死他。



所以有「濁如泥」的皇帝和太后,滿朝孝廉個個濁如泥,那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至於滿朝武將「怯如雞」,用一件小事就能證明:在京城橫著膀子逛的董卓有多少人馬說出來您可能都不相信:只有區區的三千!我們都知道漢軍一向以強悍著稱,羽林軍、金吾衛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曹操袁紹淳于瓊等西園八校尉手下也都兵強馬壯,但是他們被董卓晚上換上便裝出城,早上頂盔貫甲入城的部隊嚇破了膽,連曹操袁紹這樣的當世梟雄也紛紛出逃。在胡兀鷲董卓面前,曹操袁紹這樣的梟雄尚且怯懦如雞,曹植楊彪等人自然就是連麻雀都不如了——這首童謠道出了董卓亂政的根源:不是董卓太強悍,而是朝臣太草雞。



其實這也怪不得曹操和袁紹,因為他們上面有比麻雀還不如的少帝太后,他這邊剛一乍翅膀,金鑾殿上的母子先拉了松套,他們不跑也只會變成董卓的盤中餐——正所謂上行下效,英雄無用武之地,曹操和袁紹當時還是兩個小人物,大將軍們都當了鴕鳥,小校尉只能遠走高飛避禍。


最後該來說說那個「切齒痛恨桓靈二帝」的劉備劉玄德了,其實他也沒有演義小說說得那麼清高。大家都知道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對劉備很禮貌,當年劉備被曹操打成了光桿司令,青州刺史袁譚馬上派出大隊步兵騎兵接應,袁紹也從鄴城(當時還是袁紹地盤)遠出二百里相迎。袁家父子為什麼對劉備這麼好呢?因為他們欠著劉備一個天大的人情:「袁譚,先主故茂才也。」這句話需要解釋一下:所謂茂才,就是秀才,在隋唐以前是不用考的,而是由官員推薦。左將軍豫州牧劉備也是二千石的高官,手裡是有推薦名額的,他之所以把袁譚舉薦為秀才,其實也是一種感情投資。


這樣看來,把漢朝的官員拉出來站成一排,挨個排頭砍去,連劉備都未必會喊冤,就更不要說孔融這樣的大儒了。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在建立自己的王國之後,什麼事情都做,只有一件事情不敢做,那就是懲貪,曹操的兒子曹丕,更是把這種只重出身門戶不問真才實學的官員世襲制發揮到了極致。其實細看三國史料我們就會發現,在三國末期幾乎就沒有出現一個草根名將,基本都是「將種」「將子孫」,至於這將種是不是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那就不是帝王們關心的問題了:三公的兒子可以當州牧,州牧的兒子可以當郡守,郡守的兒子可以當縣令,年齡學識都不是問題,即使是郡守縣令的七大姑八大姨,當個保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還不用像別人那樣拿出兩千萬或者四百萬來買,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乃至唐宋元明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半支煙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中最委屈的五個人 有的被小說寫成死於非命有的被剝光了抹黑
元末「三國演義」:漢王被一箭幹掉之後老三潑張勸降了老二美髯公

TAG:半壺老酒半支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