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球鞋的磨合期到底是怎麼回事?

球鞋的磨合期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大家對實戰球鞋都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就是球鞋的磨合期。

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球鞋還是跑車甚至談戀愛,都會需要一個磨合期,從而能讓兩者結合的更加貼合,完美。比如拿兩個人談戀愛來講,一個人作息非常規律而另一個人是夜貓子,一個人住村東頭一個住村西頭,無論空間方面還是時間方面都不契合,那兩個人生活肯定不和諧啊。然後有一天兩個人同居了,一起上班吃飯跑步,慢慢的生活在一個節奏上了,生活自然就變得滋潤了啊。

說了人再說車,即使是跑車,也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的。跑車的構造比球鞋複雜的多,內部有成千上萬的零部件,難免有些零件的做工不是那麼精良,那麼磨合期的作用就是進一步打磨掉這些零部件不光滑甚至毛糙的表面,從而讓汽車整體更流暢的運行。其次就是汽車的「心臟」需要磨合,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至關重要,如前邊所說,這麼多零部件難免有一個兩個的刺頭做工有問題,如果新車剛買來就暴力駕駛瘋狂彈射起步,那麼一些零部件就可能直接受到了不可逆傷害,這對以後汽車的長期使用是很不利的。

回歸到球鞋本身。我們經過了對大量球鞋的實戰測評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一雙實戰球鞋如果想要達到比較舒適的狀態,還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的。在我們經過了冗長的,激烈的討論後,大概把一雙鞋需要磨合的點大致的分為了三點。

1, 鞋面的材質以及內里填充,(當然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前提是鞋楦的設計是合理的,如果鞋楦偏窄或者偏寬的話,是比較難通過磨合來達到進一步的舒適性的)

2, 鞋墊的厚度和耐久度

3, 就是中底的緩震科技啦

其實啊,說一雙鞋的舒適與否,第一帶來感覺的其實不是緩震而是包裹。當腳放進球鞋的一刻感覺到整隻腳被緊緊包裹並且舒適的貼合著,簡單活動一下也是比較輕鬆自如,那麼這雙鞋的鞋面材質和內里填充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在很多的老鞋子裡邊,科技不如現在球鞋的先進,老鞋鞋面大多都是比較厚實的皮質加上非常良心的內里填充,從而達到比較舒適的感覺。那麼相對於現代所流行的編織鞋面來說,老球鞋的鞋面用料更紮實更硬挺,所以如果一雙老鞋子剛開始上腳不是那麼舒服,可能需要的磨合期就需要相對長一點的時間,

那麼是不是說現代的大多數應用了編織鞋面的籃球鞋就不需要磨合了呢?答案當然也不是那麼的肯定。說到現代化球鞋我們不得不提到今年的年度重磅AJ33了,在AJ32好評如潮之後,AJ33肯定更是萬眾矚目。

AJ33同樣使用了編織鞋面,包裹方面更是有全新科技Fastfit的加持,但是,在我們第一次嘗試著穿這雙33的時候,實打實的說用盡了吃奶的力氣都沒辦法順利的穿進去,最後不得已用鎚子把腳鑿了進去。你以為穿進去就會很舒服了嗎?太年輕!尤其是腳背高的朋友能夠明顯感受到Fastfit區域的壓迫,腳後跟部分在啟動的時候也會有磨腳的情況,總之雖然這雙年度旗艦提供了緊到變態的包裹,但是為了包裹犧牲了太多太多的舒適感,不經一雙合格的鞋子哪怕不是籃球鞋,首先的要求也應該是舒服吧。

不過好在經過實戰和平常壓馬路一段時間後,再穿AJ33的時候不用那麼的歇斯底里了,穿進去之後包裹也比之前好上不少,所以如果你買了AJ33,當你受不了折磨要把他打進冷宮的時候,其實可以再堅持忍受它一下,畢竟過了磨合期的AJ33還是有旗艦的感覺的。

AJ33的例子可能有些片面,我們可以再來聊聊今年阿迪風評很不錯的Pro Bounce,同樣是編織鞋面,不過PB鞋面搭載的Forgefiber看上去沒有Fastfit那麼富有科技感,但是個人卻感覺Forgefiber舒適度非常高,新鞋剛一上腳就感覺非常明顯的包裹,而且是很適中的。

看過我們之前Pro Bounce測評的朋友都知道,當時我們是穿著一高一低兩個版本的PB進行實戰,在實戰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換回了同一雙高幫或者低幫,也就是腳上一雙鞋是一新一舊的,非常神奇的是,我們閉上眼睛就能感受到哪雙穿過的哪雙是新的,因為可以明顯的感覺的其中一雙不只是簡單的包裹,而是在包裹之中更加的貼合。原因就是經過多次實戰之後,PB的內里填充因為受到腳的無數衝擊和蹂躪之後,已經記住了腳的形狀從而非常舒適的包含住了它,畢竟海綿是有記憶的,說到這點不得不吐槽一下現在球鞋比起老鞋子用料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說完了鞋面以及內襯,我們來聊聊經常被我們忽略的鞋墊。因為在腳和中底緩震中間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鞋墊。在我們傳統的印象中,鞋墊的存在是為了便於鞋子內部的清洗。但是隨著人類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時,鞋墊其實已經加入了科技,尤其是在運動鞋的領域,鞋墊都是要具備防滑和緩震功能的。我們可以把從我們起跳到落地,球鞋在這個過程中帶來緩震比喻為吃漢堡,漢堡的麵包相當於鞋墊,而漢堡里的雞腿啊牛肉啊就是中底緩震材質。我們通常吃漢堡都是開始從鞋墊開始吃,啊不對是從麵包開始,如果我們吃的這個漢堡麵包特別的大又特別的厚,可能吃幾口光麵包就吃飽了,真正精華的板燒雞腿堡還基本沒動。

就拿使節10來說吧,使節10採用的是比較NIKE比較常見的Ortholite鞋墊,這款鞋墊因為厚度不錯所以也是比較的軟,但是正因為Ortholite鞋墊比較厚,我們在初期穿著的時候並不能很明顯的感受到使節10後掌並不算小的ZOOM。這時候ZOOM比較軟彈的特性就被遮蓋了一些。同樣是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實戰後,因為使節11的鞋墊一直在受力導致了形變變薄,Ortholite鞋墊在變薄之後緩震肯定不如剛開始的時候,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更明顯的感受到球鞋後掌的ZOOM,反而鞋子變得更加軟彈,畢竟ZOOM的緩震效果還是要比鞋墊要好得多的對吧。

當然,不是所有球鞋的中底緩震都能做到像ZOOM那麼軟彈,比如李寧近幾年眾多球鞋都搭載的雲緩震,聽起來應該腳感不錯,但是穿過的朋友估計多少都會有點失望。但是這時候就凸顯李寧螺母鞋墊NB之處啦,在中底不是那麼軟的情況下,搭載尤其是球員版的螺母鞋墊能讓本身「雲」偏硬的腳感提升一個檔次。並且螺母鞋墊的耐用性也還不錯,不會出現穿幾場就完全塌陷的情況。這麼來看鞋墊磨合期也是比較重要的。

最後就是主要負責緩震的中底科技了。大部分的中底緩震都是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的,當然也有像Ultra Boost這種另類,一上腳就能感到明顯的軟彈。還是先來講下ZOOM,我們可以把大部分新鞋的ZOOM比較為一瓶可樂,剛開始可能按壓瓶子瓶身並不會產生明顯的形變,但是當你喝過兩口之後,瓶子里的二氧化碳有一定的減少這時候瓶子按壓下去就會變得相對的軟起來。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提到的就是Zoom的耐用性了,就像一瓶可樂喝完了之後,瓶子再按下去時候就會癟下去。那麼磨合期過後ZOOM會變得更軟還有什麼原因呢,就是Zoom裡面的纖維絲會發生斷裂,支撐ZOOM的纖維絲數量減少之後,Zoom本身在受力之後自然就相對更容易的發生形變,這時候就會相對的變軟。

除去Zoom可以再來看看Bounce,還是拿Pro Bounce來說。PB的Bounce在經歷過實戰之後緩震性能沒有過於明顯的提升,但是由於PB前掌的Bounce體積不算小,所以場地感不是那麼優秀,經歷過實戰之後的前掌Bounce在踩實之後也發生了形變,這時候就使腳的前掌更加貼合地面,增加了不錯的場地感,這就是Bounce磨合後的亮點。

經過我們對這麼多球鞋實戰之後得出的評論就是,在經過一定的磨合期後,可以使不那麼舒服的球鞋變得適合自己,而本身腳感就不錯的球鞋可以更上一層樓。那麼說到了磨合期,就不得不提到耐用性了,如果一雙鞋的壽命是100,可能磨合期需要耗掉15%到20%,才能達到一個巔峰的完美狀態,而如果這雙鞋的綜合耐用性沒有那麼優秀,那麼它的巔峰期可能就只有50%--60%,剩下的部分可能Zoom癟了,Boost不那麼彈了,Lunarlon被踩實了,就又回到了非巔峰狀態。所以一雙球鞋的越是容易磨合,就相當於巔峰期和耐用期得到了延長。

*部分素材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Cin 的精彩文章:

AJ33首發拆解+開箱:有態度的創新
全新4D訓練鞋!阿迪的翻身仗?

TAG:XC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