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看待和認識海南儋州2歲患兒死於衛生院事件?

如何看待和認識海南儋州2歲患兒死於衛生院事件?

《事發儋州,患兒醫治過程中死亡,家屬70多人圍堵醫院》,這是海南省醫調委昨天發布的一條新聞。

當地公布的細節是:2018年11月11日上午,年僅2歲多的小光(化名)因「咳嗽、發熱2天」由其家屬帶到儋州某衛生院就診。經相關對症檢查(雙肺呼吸音粗、無發熱)後,初步診斷為支氣管炎。給予藥物治療後,小光突然病情加重,高熱、抽搐。經該院醫護人員積極搶救無效,於11點20分宣告臨床死亡。

新聞稱,小光出事後,小光的父母悲痛異常,對於涉事衛生院的治療過程提出質疑,認為是因為醫院用藥不當,搶救措施不當、搶救不及時才造成了這樣的悲劇,無法釋懷。現場親屬情緒激動,三次衝擊院長辦公室,並把小光遺體抱到院長辦公室置放,要求醫院立即解決賠償問題,情況非常焦灼,隨時可能爆發重大衝突事件。

有醫生自媒體已經將這個事件定性為醫鬧,但我認為,醫方應該有避嫌意識,哪怕事實確鑿,但只要有官方機構的鑒定,就不可以給人扣上醫鬧帽子。至多,也只是一個嫌疑犯而已。

當然,如何判定一種行為是否屬於醫鬧,那是法律機構和法律專家的事情。作為醫生,或者說,作為同樣是兒童父親的我,只想談談如何認識這種悲劇事件,以及如何預防這種悲劇?

這個議題是有價值的。我的一位朋友,前不久經歷過一次寶寶咳嗽發熱(支氣管肺炎),最後住進重症監護室(ICU)),被醫生下病危通知書,轉院到異地城市機構就醫。差點就擊潰了一個年輕媽媽的心理。截止至今,寶寶一有個風吹草動,她就心理壓力極大,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

回到儋州這個事件,因為我們不知道醫院具體的用藥和診治,所以沒有辦法判斷,誰是誰非,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

為了降低這個兒童猝死於普通疾病風險,如下幾點,可能是重要的:

安全風險的日常評估:你居住的區域,距離最近的兒童專科醫院和兒科專家在哪裡?平時家長需要心裡有數。最壞的情況都有醫療預案,就可以做到有備無患,而不是臨陣慌亂。當基層醫療機構說病情轉危,在具備轉院的前提下,盡量轉到最好的兒科醫院及兒科專家手上。

基層醫療機構通常是就醫的第一道防線,這是多數人的選擇。要點有兩個:一是盡量選擇有專業資質和經驗,並且有職業道德口碑的醫生。二是,盡量長期固定招一個醫生看病,醫生對病人的情況越熟悉,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有利於降低誤診錯治。相反,醫生對病人越陌生,掌握的信息缺少,治療風險越高。

父母不可以放棄對病情的獨立評估:普通疾病在什麼樣的醫療機構就醫?疑難雜症和重症急症在什麼樣的醫療機構就醫?父母要有獨立的判斷和決定,這種把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患者情況怎麼樣,只要是正規醫院,醫生都不會刻意隱瞞病情。

涉及到手術、輸液治療,一定要挑選資質和品牌成熟靠譜的醫療機構。尤其是兒童,不要動不動就在簡易醫療機構輸液,增加額外風險。輸液,最好在經驗豐富的醫療機構和醫生處開展執行。

不要過度治療,只要是普通常見疾病,遵循口服藥物為主,再到打針、輸液這些有創的治療。重病急症,不在這種標準範疇。

最後一點,即使有了最壞的結果,也不要一口氣武斷地判斷是醫方過錯,可以尋找第三方的醫療法律專業機構,對診治進行專業鑒定,以專業權威意見為判斷準則。市場經濟下,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收費的鑒定機構肯定會給出獨立、客觀的專業判斷。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想要賠償,不關心事件性質,那可以跳過上一段。

謝謝支持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帥醫事評論 的精彩文章:

你出體制來幹什麼的?
獨家 不懂外部世界和不懂自己其實是一回事

TAG:吳帥醫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