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無論是白茶岩茶紅茶普洱茶,每個人入門都是初級到中級,到高級!

無論是白茶岩茶紅茶普洱茶,每個人入門都是初級到中級,到高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昨晚,加班到九點,去吃烤肉。

好餓啊,等肉熟的功夫,還跟一個朋友聊了很久。

這個朋友半自豪半抱怨地說:

「哎,我跟朋友們喝茶,以前都喜歡喝鳳凰單樅,是我們廣東本地的茶嘛,要支持一下。後來喜歡上喝水仙,就一直很喜歡水仙的蘭花香。現在我們就喜歡喝老叢,喜歡那種稠滑又有勁道的茶湯,還有那種叢香。」

嗯嗯,看來你的喝茶進階之路,進行得很快嘛。

"但是為什麼現在,只有老叢水仙我喝得來了?別的茶喝起來都覺得沒味道了。"這句話里,帶著對未知的迷惘。

「沒事啊,段位提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啊。」

我相信,每個人喝茶的人,都經歷過這位朋友此時的階段。他的這種心路歷程,每個從入門級喝到高段位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如果把喝茶的水平提升,比喻成雅各的天梯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架梯子上辛苦爬行的旅人。

每個人都是從入門,到初級,到中級,到高級。

像遊戲里打怪,一級一級往上升。

《2》

小令是我的朋友。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裡開著一家茶葉店。主營正山小種、武夷岩茶。

有一年,我還沒開始寫茶葉的文章,李麻花還在畫院里畫畫。

那是一個周末,微雨,我撐著一把福州特產的油紙傘,穿過長長的青石板巷子,去找小令一起去訂做旗袍。

夏日悠長,院子里的一缸蓮花,開得端端正正。紫的高貴,紅的粉嫩,黃的嬌艷,色色都美得動人。

湊上去聞,有幽幽的香氣,從深深的花蕊里,慢慢地沁出來。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在院子里頂著微雨,用手機給蓮花們拍了好幾張美照,才捨得進屋去。

小令穿著家常的半新不舊的長袖衣裳,正在煮一壺水仙。

用一把半新不舊的陶壺,底下是一隻半新不舊的電陶爐,再底下是一張半新不舊的老房子里拆下來的門板,鋪著淺藍綠的茶席布。

掀開門帘進去的瞬間,沁涼的空調風,一下子給皮膚降了兩三下溫度。

伴著這陣涼意,高火水仙的香氣,在陶壺的咕咕聲里,飄了出來,瀰漫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裡。

坐下來,毫不客氣就喝掉了面前這杯、她聽到我的腳步聲就已經倒好的、此時早就涼到適合溫度的茶湯。

那是一杯煮出來的水仙。

湯水極度綿軟,像極了適才在院子里感受到的,柔若無骨的雨絲。

唯有煮出來的茶湯,方有如此的美妙。沖泡但能出香,出淳,出稠滑,但煮,能出綿軟。

那時我還在初級階段,不怎麼會喝茶,就喝個熱鬧,門道嘛,是不怎麼懂的。

小令說,沒事,多喝,沒過幾天你就會了。

「我親眼見到許多客人,從便宜的茶開始喝,慢慢越喝越貴,口味越喝越刁。」

《3》

客人都是需要培養的。

這是那天小令留給我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所有的人,不問年齡,不看資質,但凡想學喝茶,都是可以成長的,可以培養出來的。

比如李麻花,原來是不喝茶的。

她冬天只喝咖啡,用於裝逼;夏天只喝自己家裡煮的涼茶。

後來有一次,我帶她去看一位書法家,人家家裡有專門的茶室,是朋友來了用於招待的地方。

聊了一下午,喝了三泡茶。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茶很普通,難得的是大家相談甚歡,氣氛好的同時,茶的好與壞,便不那麼重要了。

後來李麻花就開始學喝茶了,我問她,你為什麼突然想學喝茶?

她面無表情地說,我想學就學,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其實我知道,她是想自己有一天能成為書法家一樣在行業里有地位的畫家,成為大家之後,喝茶就成為一項加分的技能,一項標配了。

所以,在還沒有能力成為大畫家之前,先學會大畫家的喝茶技能,也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慰藉心靈的方式。

然後她就認真學習起喝茶來。

從坦洋功夫開始,學喝紅茶,一直到正山小種。

從外山水仙開始,學喝武夷岩茶,一直到正岩肉桂。

她的方法很簡單,但卻很仔細:

她畫了很多圖,但凡喝過的每種茶的顏色,形狀,都畫下來。香氣畫不出來,就用氣味相似的物體替代。比如水仙的蘭花香,她就畫了一朵夏蘭在上面。

時間長了,每種茶喝到嘴裡,第一時間就能分辨出,是哪一種品種,哪一種工藝。

紅茶里,坦洋功夫和正山小種,工藝就有區別。岩茶的水仙肉桂,也分輕火中火高火。

喝得多了,自然就能喝明白了。

當茶湯到嘴裡,甚至茶香只到鼻子,就能反應出這是什麼品種,什麼工藝,大概什麼山場。

《4》

要想喝茶提升速度快,記憶力好,是硬體指標。而喝茶時平心靜氣去感悟,是標準姿態。

學習喝茶的時候,切忌人多,大家一起聊天。這種場合,是不適合品茶這茶的,這種環境太噪雜,太浮躁,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聊天談事上,很難能專註地,沉下心來,細細感受這泡茶。

村姑陳第一次去星巴克總店的時候,人很少,可以慢慢品嘗虹吸壺煮咖啡的醇厚湯感,馥郁果香。

而第二次去,第三次去,滿屋子人聲鼎沸,呼兒喚女聲不絕於耳,四處都有人舉著手機拍照,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別人的照片背景,在這種場景里,怎麼喝,都喝不出該款咖啡獨有的香氣和韻味來。

所以,學習喝茶,要安靜,人最好少於三人。一個主泡,兩個喝。有條件的,再做個筆記。

記下每一衝的變化,包括香氣,湯水,韻味。

在這個記憶的過程中,許多容易忽略的,容易忘記的知識,便被你牢牢鎖在大腦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忘懷,在下一次喝到這款茶的時候,上一次的記憶便會浮現,兩相對照,參考,PK。

這樣堅持下去,不久,你就能喝懂茶了。

比那些只會理論的、實際上卻連水仙肉桂都分不清的學者們,強多了。

《5》

喝茶的水平提升,附帶的,便是喝茶的價位提升。

初入門時,喝不懂,一般只選擇香氣好的,便宜的茶。

等到了高級,能喝懂好茶了,並且戀上好茶的風味了,便宜的茶自然再難以入口。

有人說,這道理有點歪,好的茶也有便宜的。

我想請持這種觀點的朋友,舉個實際的例證,哪一種好茶,是便宜的?

除掉虛華的包裝,除掉不實用的廣告費,請問,當觸及到茶葉本身的品質時,哪種好品質的茶,敢賣得便宜?成本就高企不下!

我們來算一筆帳。

一款好茶,無論是白茶還是岩茶,是不是需要良好的山場、良好的生態環境?那麼,維護這樣的山場環境,需不需要成本?那些昂貴的有機肥料,有機除蟲葯,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

除了這些,還有人工成本,人工除草,人工澆水,人工採摘 .....

在茶山上,有技術的人,都是明碼標價的。

另外,茶葉的製作成本也是一大塊。好的制茶師,工資都是很高的。好的制茶師才能做出好茶。

第三個,是時常被人忽略的時間成本。要想把一款茶做得很驚艷,時間很重要。煲一鍋靚湯,要小火慢燉,做一批好茶,也是需要精工細做。這費進去的時間,必然也成為成本的一部分。

SO,好茶,稀少,並且,價高。

拋開好茶更養生這些耳熟能詳的論據。且說,我們享受了一泡好茶帶來的愉悅感,付一點費用,也是值得的。

《6》

喝茶,只要認真喝,必然是會有水平上的提升的。

水平提升上去了,劣茶入不了口了,必然價格也是會提升的。

但是,這些都是我們所願意承擔的消費成本。

我們努力工作,努力掙錢,不就是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優質的生活嗎?

既然換得起大房子,住得起別墅,開得起名車,戴得起名表,那麼,喝一斤好茶,讓自己獲得心靈上和身體上更深層次的愉悅,豈不是更好?

買一斤好茶,就當是給自己努力工作,最大的獎賞。

房子車子汽車名表,能裝飾外在。

而好茶,才能深度地升華我們的內心。

興之所至,心之所安。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辨別白茶新茶老茶的五大技巧,愛喝茶的人都在收藏,就缺你了!
秋干氣燥,喝什麼白茶最合適?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