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發生了什麼?烏克蘭對俄羅斯全面備戰

發生了什麼?烏克蘭對俄羅斯全面備戰

原標題:發生了什麼?烏克蘭對俄羅斯全面備戰


1990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出來後,發表了國家宣言,承諾不結盟,成為中立國,並實現無核化。


在安理會五大善人熱心幫助下,烏克蘭無核化順利實現,迎來了民主的春天。


然而,烏克蘭卻越民主越嗨,不但想加入歐盟,而且想進北約,中立?我有說過嗎?


大毛,二毛從兄弟變成了仇人。

今天,因為刻赤海峽事件,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宣布全國進入為期60天的戰時狀態,烏克蘭海軍進入一級戰備。


既然是戰時狀態和一級戰備,那麼敵方顯然是俄羅斯,歐洲的神經又繃緊了。


此事很可能引發陸上(烏東地區)戰事爆發,關鍵要看俄羅斯態度。


海上衝突


先說昨天的事,地點是刻赤海峽,當事人是俄邊防局與烏海軍



刻赤海峽位於克里米亞東部與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達爾地區之間,是連接黑海與亞速海唯一航道,戰略地位極其險要。


克里米亞事件之前,俄烏各據海峽一端, 根據2003年俄烏協議,刻赤海峽和亞速海是雙方共享的領海。


201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爆發,美國策動街頭暴力推翻亞努科維奇政權,烏克蘭陷入全面動蕩,大毛叨走了克里米亞地區(公投)。


這樣,海峽兩端都屬於俄羅斯管理區域,而烏克蘭在亞速海北岸的兩個港口 - 別爾江斯克和馬里烏波爾,是它出口糧食和鋼鐵等產品、進口煤炭的海上樞紐。

那麼,2003年的俄烏協議到底是否還有效?俄羅斯予以默認,允許烏克蘭船隻在海峽進出,軍艦除外。


昨天,烏克蘭派出兩艘小炮艇和一艘拖船,從黑海軍港敖德薩出發,硬闖赤刻海峽,以自由航行為名要駛向亞速海的馬里烏波爾港。


俄邊防局派出四艘邊防艦進行了攔截,要求烏方立刻停止前進並返航,雙方海上糾纏時間長達五個小時,烏艦既不撤離也無法前進,最終俄艦採取了撞船方式,護衛艦撞傷了烏克蘭拖船,並對兩艘小炮艇開火。


烏海軍隨後派出兩艘炮艦,從亞速海的別爾江斯克港出發緊急馳援。


俄軍一邊封鎖刻赤海峽,一邊派出蘇-25戰機升空巡邏,烏艦退回。


三艘烏艦和6名船員(三人輕傷)被俄羅斯扣留,並可能受到起訴。



下午,俄方結束對海峽封鎖,恢復民用船隻通行。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並要求俄羅斯放人,放船,賠償一切損失。


事態發展相當危險,稍有處理不慎將引發俄烏戰爭,國際間高度關注,都迅速做出了回應。

烏克蘭向北約尋求支持,北約聲稱完全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呼籲俄羅斯要確保亞速海航行不受阻礙,希望雙方保持冷靜和剋制。


美軍偵察機RC-135V,下午一點,從希臘索達灣軍事基地起飛前往黑海,為烏克蘭打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俄烏雙方保持克制,防止事態升級。


俄羅斯在中午11點向安理會提議召開緊急會議,美國即將離任的駐聯合國大使黑莉確認將在北京時間明天凌晨召開緊急會議。


烏克蘭雖全面備戰,但波羅申科說這不等於烏軍要主動發起進攻,與烏東地區沒有關係。



俄羅斯副外長指出,波羅申科為挽回2019年大選(他的支持率只有8.7%),想製造事端達到政治目的。


克里米亞行政長官則說的更加直接,烏克蘭已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波羅申科正在為他的主人服務。


美俄之爭


從烏克蘭兩度橙色革命爆發到今天,美國始終扮演著操盤者角色,華盛頓駐基大使幾乎成烏克蘭太上皇。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親美派通過街頭運動奪權之後,烏克蘭就成了美俄鬥爭舞台,9月,威爾士北約峰會拒絕邀請普京參加,公開將俄羅斯置於敵人位置。


同時,美國撕毀了美俄1997年達成的《北約與俄羅斯合作與安全基本協議》,違背承諾將北約駐紮在了波蘭等東歐國家領土上。


美國戰略目標是:通過烏克蘭危機迫使俄羅斯不得不消耗力量應對,全面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


主要手段有:


一,操縱烏克蘭選舉,阻止親俄政權出現。


二,破壞俄歐(德法)關係,保持美國在歐洲的主導權。


三,強化北約(加強與東歐國家關係)


四,切斷俄歐能源供應管道


五,壓低國際油價


六,斷絕對俄提供資金和科學技術

七,策動高加索地區國家街頭民主運動。


八,經濟制裁


普京最後一次試圖與美國緩和關係是在2014年11月的澳大利亞G20會議上,但奧巴馬拒絕了,導致普京提前離開G20會議。


美俄撕破臉後,雙方在俄邊境線兩側形成了軍事對峙的緊張局面,俄羅斯極力武裝加里寧格勒這塊飛地,又導致了德國的恐慌情緒。


美國則將幾十億美元投入到烏克蘭軍事項目上,以確保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實力。


俄羅斯大力援助烏克蘭東部兩個實質獨立的兩個州,以民兵武裝對抗政府軍。


實際上,烏克蘭各方成了美俄的代理人,這樣,避免了美俄直接爆發軍事衝突,但這對烏克蘭人民來說意味著什麼?


無論美國給了烏克蘭多少美好的承諾和誇獎:民主的燈塔,自由的國度,西方將帶給烏克蘭富裕和幸福的明天。


然而到今天為止也沒有一個西方國家同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烏克蘭領土完整是有協議保障的---1994年的《布達佩斯備忘錄》。


當克里米亞失去後,西方國家除了制裁俄羅斯,沒有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幫烏克蘭奪回克里米亞。

烏克蘭幾乎是跪著哀求加入北約,但只得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框架協議--北-烏特殊夥伴關係


俄羅斯沒有被壓垮,它的迴旋空間在東方,五年的制裁和打壓油價之下,俄羅斯經濟恢復得很慢,也經不起大戰的消耗,但問題是俄羅斯還是站住了。


普京高達75%以上的支持率與波羅申科的8.7%支持率形成了鮮明對比,俄羅斯人在高壓下反而更需要普京。


烏克蘭外匯和黃金儲備幾乎被幾撥政客輪流淘空,而美國承諾的援助真正到位的資金非常有限,絕大多數是以軍事裝備換算的美元價值。


欠歐盟的錢,欠IMF的錢,欠俄羅斯天然氣款項,烏克蘭還不上,還開口請求歐盟幫它還了欠俄羅斯的錢,因為大家都民主國家。腦子是個好東西。


烏克蘭有底線嗎?有的:


一,決不放棄克里米亞,但波羅申科說暫時實力不如俄羅斯,先放著。


二,烏克蘭加入歐盟步伐不可逆轉,但歐盟認為烏克蘭達不到標準。


三,單一制國家結構不可改變,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成立共和國後,除了聯邦制,還有別的辦法留住這兩塊國土嗎?


所謂底線,結果是一條也保不住。

美國和北約決不會直接出兵幫助烏克蘭奪回兩州的控制權,俄羅斯不是塞爾維亞,哪怕是在烏克蘭領土上,美國也不敢跟俄羅斯正面交戰。


烏克蘭非但不示弱,反而相信美國在為他撐腰,像這次刻赤海峽事件之前,今年3月25日,烏克蘭海軍在亞速海扣留了俄羅斯民用船隻,並逮捕了10人,在白俄羅斯協調下,才放了9人,扣下船長。


刻赤海峽為什麼現在風波不斷?因為俄羅斯修了一座19公里長的跨海大橋。



2018年5月15日,一名參加通車儀式的俄羅斯卡車司機。


本來是件挺開心的事,大毛沒啥錢,能修一座跨海大橋那真是興奮得不了,當成寶貝。


兩天後,美國人公開教唆烏克蘭人炸毀這座大橋,5月17日,《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發表唆使炸毀大橋的文章,說烏方可以從空中炸毀該橋或用炮艇襲擊,連國會議員也有這種暗示。


烏克蘭極端分子響應了這一建議,俄羅斯在大橋通車後,高度警惕,對來往船隻實行了檢查制度,美國和歐洲說這影響了自由航行。


昨天硬闖海峽的兩艘小炮艇, 都裝備有射程2公里的「巴松管」導彈,雖然是古董貨,但炸橋還是管用的。


俄軍決不可能允許小炮艇接近大橋周邊,誰能保證烏克蘭不發瘋來一發?


兩艘小炮艇加拖船對俄海上邊防部隊來說,是來提供免費試吃嗎?


但因為俄烏關係的敏感性,兩艘小炮艇就足以鬧上聯合國安理會。


波羅申科顯然想製造事端,破壞即將舉行的阿根廷G20會議上的雙普會,如果特朗普跟普京談妥,那麼犧牲克米里亞對美國來說不是問題,而普京可能在中東問題上作一些讓步。


反過來看,美國也可以利用這一事件,抬高對俄談判價碼。


烏克蘭人最擔心被美國拋棄,他們外長說過烏克蘭可以為普世價值而死,如果被拋棄,那這十幾年來的政治鬧劇到底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明年春天,尤麗婭·季莫申科當選總統希望很大,波羅申科支持率現在跟綜藝節目主持人澤連斯基持平。


最終很可能是季莫申科對戰綜藝天王,烏克蘭綜藝天王當總統並非不可能,因為波羅申科會在無望當選情況下支持綜藝天王,寂寞姐說過她要是當選,就要審判波羅申科這幫賣國賊。


一個工業基礎曾經雄厚,被稱為歐洲糧倉的國家,卻不顧民生髮展,只要「民主」,搞到賣巧克力大王,綜藝天王都有機會當總統,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一個被「美式民主」開光的國家,家底賣光,人才走光,美女脫光,未來誰也不知道在哪裡? 走自己的路,好好活著不行嗎?


晚上趕飛機,早點寫早點發,



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沙月光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歐洲黑洞科索沃,再一次走向戰爭邊緣
烏東領導人被炸身亡,普京將進入最艱難時刻

TAG:後沙月光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