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3.96萬億餐飲市場將成下一風口,風控成重要阻礙

3.96萬億餐飲市場將成下一風口,風控成重要阻礙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一本財經

民以食為天,作為最貼近生活的國民級行業,中國餐飲市場的規模已達到了近4萬億元。

餐飲又是極需要現金流的行業。

「任何餐飲企業,都希望可以縮短自己的賬期。」夢哆啦CEO武雲斌表示,「金融機構的進入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那麼,金融和餐飲結合,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金融開始滲透到餐飲行業,這裡會成為金融科技突圍的下一個風口嗎?

1

藍海

衣食住行,被譽為消費品中的「剛需」。

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餐飲行業的體量也在不斷變大。

智研諮詢報告顯示,中國餐飲行業總規模由2013年的2.64萬億,增長至2017年的3.96萬億,年複合增長率達10.7%。

「如果將小商戶及其背後的供應鏈納入統計,整個餐飲行業的規模或許可以達到10萬億。」武雲斌認為。

而餐飲行業,對於現金流的需求極為旺盛。

在餐飲供應鏈中,都有一定的賬期。

比如,批發商給供應商賒購,供應商又給餐廳供貨,一般都是一到三個月才結賬——在餐飲行業,每個環節都會滯後。

在傳統的餐飲行業,金融需求都是如何滿足的?

頂級的餐飲集團,一般能獲得銀行貸款,但小餐館甚至早點攤,就很難進入傳統金融機構的視野。

它們通常都會去找民間借貸機構,就是所謂的民間「高利貸」。

目前,我國餐飲行業的金融服務覆蓋率還不足1%,而在歐美等地,覆蓋率則高達50%。

以美國市場為例,目前美國已形成完善的餐飲供應鏈體系。Sysco、USfoods、PFG這三家供應商,幾乎佔據了餐飲供應市場的半壁江山,它們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也覆蓋到了絕大部分餐飲企業。

其中,僅僅巨頭Sysco,年營收就超過500億美元,佔據了18%的市場份額。

這意味著,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多位行業從業者都認為,中國的餐飲行業在呼喚正規的金融服務機構進場,以緩解整個鏈條上的資金壓力。

面對萬億的規模和激增的餐飲需求,確實也有巨頭在中國崛起,如百度外賣、餓了嗎、美團外賣等。

但,相應的金融服務,才剛剛萌芽……

3.96萬億的市場,正嗷嗷待哺,等待金融的滲透。

2

發展

中國的餐飲金融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左右,當時銀行嘗試給餐飲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只是服務較為單一。

「說起來是餐飲金融,實際上就是『POS貸』。」餐飲金融資深從業者周賀對一本財經表示。

POS機曾經是每個店鋪的標配。

透過POS機,金融機構就可以了解每個餐廳的經營流水。

而這個數據,就成為了銀行最重要的風控手段,因此,就出現了「POS貸」。

「當時的支付手段只有現金和刷卡兩種,額度正好是平分。」周賀稱,「利用POS機的流水,基本可以判定一家餐廳的經營情況。」

但是,這種模式的風控維度太少,當時餐廳的存活時間也不長,這款產品便很快沉沒下去。

第一個階段的餐飲金融嘗試不算成功,到了2010年,借著互聯網的東風,第二個階段開始到來。

團購,這個「新鮮滾燙」的模式開始崛起。

業內人士,都將團購視為「變相融資」的方式:

把未來才提供的餐飲服務,先變成「團購券」,賣出去。

但這種方式風險太高,甚至出現了部分餐廳直接通過團購券卷錢的情況。

「百團大戰」之後,市面上只殘存了幾個玩家,但在這個過程中,美團、大眾點評等巨頭崛起。

第二個階段也算是慘淡收場,直到第三個階段的到來。

2015年,餐飲的發展,也進入了互聯網化的階段。

沉澱5年之後,餐飲行業開始漸漸收集了更多的數據維度。

美團、大眾點評等聚合平台發展成熟,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平台崛起,這些巨頭,都開始嘗試給商戶提供貸款。

在商戶端,美團主要為商家提供最高100萬,信貸期6、12或18個月的貸款,月利率1.5%。

在第三個階段,除了互聯網巨頭之外,還新加入了一支大軍:互聯網金融系。

它們切入的第一種方式,是用技術撬動金融。

「先做好基礎建設,再去做金融。」餐飲供應鏈平台菜小金聯合創始人李蹊認為,不能單純地從金融或是餐飲角度開展業務,而是需要提供綜合性的服務。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互金系入場,都會選擇技術為切口。

比如,一家機構先免費給餐飲機構安裝SaaS系統、點餐系統。

然後,再通過這些系統,監控每個餐廳的經營狀況、客流量、現金流等,以此作為風控依據。

而聚合支付的崛起,也是意外的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24省/市金融辦升級為地方金融監管局 強化地方金融監管
劉曉慶否認與「理想寶」關聯 盤點娛樂圈與P2P的糾葛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