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且行且珍「膝」 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撰文 中日醫院 陶慶文 鄢澤然

編輯 保健君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老王是大學教授,平時除了上課外,最喜歡的就是戶外運動,一有時間就邀約「驢友」們外出遠足、登山、騎行。

近期因教學任務較重,老王沒能按計劃外出運動,加之立秋後天氣漸涼,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他還以為是長期沒有運動,關節「生鏽了」,想著活動活動就好了,於是老王立即邀約「驢友」安排了一次登山。

登山回來卻沒有如他所願,膝蓋疼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出現了膝蓋腫脹、疼痛加重,平時爬樓健步如飛的他只能望樓興嘆,感慨「廉頗老矣」了。

那是什麼原因引起王教授的膝蓋疼痛呢?原來是骨關節炎在作祟。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什麼是骨關節炎?

正常人體的關節骨面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軟骨,軟骨由軟骨細胞和基質構成,能起到緩衝和減少摩擦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加,磨損加重,軟骨變薄,就像汽車減震彈簧,使用時間長了,彈簧彈性減退,減震效果就會減弱。軟骨變薄則骨面間的緩衝地帶減少,運動產生的衝擊和摩擦將直接作用在相鄰的骨面,引起骨面的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關節間隙狹窄、骨刺形成、關節腫痛。這種隨著年齡的增加,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和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被稱為骨關節炎。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像王教授這樣的患者為數可不少,據統計,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能達到50%,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末全國60歲以上人口約2.4億,也就是說至少有1.2億的患者正在忍受骨關節炎的病痛。

什麼人易患骨關節炎?

原發性骨關節炎主要與衰老、生活方式、遺傳和體質因素有關:比如高齡人群,長跑、舉重運動員和重體力勞動者更容易患骨關節炎;如果外婆、母親患有骨關節炎,那麼隨著年齡增加女兒也容易患上骨關節炎。

繼發性骨關節炎則繼發於其他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由於反覆發作的關節炎可能會加速軟骨的破壞,導致關節過早出現骨關節炎的改變。

骨關節炎主要累及人體的負重關節,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膝關節是人體承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像王教授這種年齡60歲以上、長期運動消耗膝關節的人容易患上膝骨關節炎。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在後續的檢查中發現,王教授的雙膝X線、超聲出現了膝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周邊出現骨質增生等一系列改變,符合典型的膝骨關節炎影像學表現,印證了醫生的判斷。

王教授這下有點蒙,不是說好的「生命在於運動」嗎?怎麼運動反倒成了骨關節炎的「幫凶」了呢?

生命在於運動是永恆的真理,但運動對於骨關節炎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適宜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軟骨細胞的活力,鍛煉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的力量,維持關節穩定;劇烈的運動則可加重關節損耗,可能促進骨關節炎的病情進展。

防治骨關節炎,我們應該怎麼做?

遠離骨關節炎,關節的養、護、治需要有機地結合,就像三重奏的樂譜一樣,才能為關節的保養演奏出動聽的樂章。

骨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需要快速地緩解疼痛癥狀、減輕關節炎症反應,這樣可以減少關節的破壞、改善預後,待疼痛解除、患者情緒舒緩後,再來制訂養護方案。

對於老年人來說,年輕時的運動方式並非完全適宜,特別是已有骨關節炎的老年人,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運動方式。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下面我們結合王教授的實際情況,來看看如何制訂關節「養護治」三重奏。

得了骨關節炎不要這麼做

首先,為了保養膝蓋、減少磨損,我們為老王列出了生活方式的負面清單。

0 1、擯棄劇烈運動

老年人的關節已進入遲暮,各項機能已逐漸衰退,劇烈的運動不但起不到鍛煉的作用,反而可能會對關節、肌肉、韌帶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單就膝關節來說,登山、爬樓、負重騎車、負重蹲起、長跑、長期開車以及羽毛球、足球、籃球這些劇烈運動需要避免。

0 2、適當遠離潮流

王教授雖然年過六十,但年輕時留學美國的經歷和長期任職於大學的工作履歷,使得老王生活方式也很「潮」,經常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iPAD)、手機不離身,喜歡喝咖啡和碳酸飲料,冬天為了保持風度而放棄溫度。這些生活方式都被列入負面清單,要求老王減少電腦、手機的使用頻率,避免久坐,減少咖啡和碳酸飲料的攝入,注意關節的保暖。

得了骨關節炎要這麼做

同時,為了減輕老王的關節疼痛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我們還給老王制訂了養護關節、預防骨關節炎加重的正面清單。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0 1、保養關節,休息為主,運動為輔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軟骨細胞的更新已趨緩,開源受限,那麼只能從節流入手了,因而增加休息時間、減少關節損耗是老年人養護關節的關鍵。每日1小時左右的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廣播體操是推薦運動項目,每日半小時左右的乒乓球、騎行、器材健身是有條件的推薦項目,條件是運動舒緩。同時建議盡量乘電梯上下樓,外出盡量減少負重。

0 2、呵護關節,溫度為主,風度為輔

氣溫下降後,早晚外出和夜間休息要注意關節的保暖,切忌貪涼,中醫認為風寒濕邪是引起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一旦感受風寒,在外表現為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在內則可能引起關節腫痛、屈伸不利,保持局部關節的溫暖可以抵禦風寒入侵。

最後,結合老王關節喜暖、舌淡苔白、脈沉等特點進行中醫辨證,在老王關節炎急性期,給予他補腎祛寒、通絡止痛的內服中藥和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外敷中藥,內外兼治,調理陰陽平衡。

且行且珍「膝」!骨關節炎養護治三重奏

陶慶文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風濕病科主任,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臨床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閻小萍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風濕病三優教學團隊首席師,第二批朝陽區中醫藥專家下基層暨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自然科學基金、北京中醫藥科技項目等科研課題8項。參編著作8部,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3篇。擅長應用中醫、中西醫協同方法治療風濕免疫病,尤其是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等炎性關節病,取得了較好臨床療效。另善於診治乾燥綜合征、紅斑狼瘡、風濕性多肌痛、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白塞氏病、炎性肌病、硬皮病、血管炎綜合征等其他疑難病症。

歡迎關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點擊網址即可訂閱2018年紙質雜誌: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雜誌全國郵局訂閱:郵發代號 82-221

轉載授權請聯繫我們:010-642166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老年保健雜誌 的精彩文章:

正確補鈣的5個知識點,第一條對年輕人很重要(附食物推薦表)

TAG:中老年保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