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鬥彩瓷器特徵和仿品的特點

鬥彩瓷器特徵和仿品的特點

鬥彩是釉下彩青花繪製好輪廓、施釉後在青花輪廓內填上所需的彩色,是釉下彩與釉上彩並逗而成的,色彩鮮麗,互相爭艷,爭為斗,故謂之鬥彩也。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那麼,如何鑒定明代成化鬥彩、清代雍正鬥彩、民國時期仿鬥彩以及當今仿製的鬥彩呢?

一、明成化鬥彩瓷

1、瓷土要經過三至四次的淘洗,胎色潔白如玉,晶瑩脂潤,胎質緊密重,聲音清脆悅耳音律較長,造型規矩不易變形入窯造燒後,底足露胎和接釉處有極淺的炒米色。

明成化鬥彩團花菊蝶紋罐

2、在制好胚胎上以平等青(氧化鈷)作為著色劑,落款並繪上所需要的青花,線條流暢有力無拖泥帶水現象。

明成化鬥彩纏枝蓮紋高足杯

3、施釉施一層白色而較肥厚的玻璃釉,氣泡極小肉眼很難看出。

明成化鬥彩蔓草紋瓶

4、「內」燒製成型以後的瓷器叫青花淡描也叫做漏彩(因為還未填彩)。

明代成化鬥彩靈芝紋團花碗

5、在青花輪廓內填上所需要的彩色一般都是綠彩、黃彩、紅彩還有少量的紫彩(奼紫)彩色均勻,填得規整有力非常協調。填彩不出青花輪廓之外。全部在青花線條以,內然後經過小窯烘製而成。

明成化鬥彩高士圖杯

真品瓷器,器皿無論造型、畫意、製作、繪畫等都是規格化的,如有差異則立即銷毀。款式多以楷體為書寫規範,青花明顯沉於釉下。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二、清雍正鬥彩瓷

1、瓷土經過淘洗後胎色較白,緊密堅硬但不如明成化鬥彩瓷那樣晶瑩、脂潤、且胎壁較厚。與明成化瓷相比清雍正鬥彩瓷胎略顯粗糙。

清雍正鬥彩纏枝紋梅瓶

2、施釉較肥厚,但釉略青如(白中閃青)。

清雍正鬥彩雲龍紋蓋罐

3、填彩方面往往填到青花輪廓以外,有時填彩較為呆板

清雍正仿成化款鬥彩蓋罐

4、底足胎釉交接處有較淺的氧化鐵炒米色,但比明成化鬥彩瓷略深一點。

清雍正仿成化款鬥彩蓋罐底

清雍正鬥彩竹紋杯底

三、民國時期鬥彩瓷

民國鬥彩瓷一般以仿清雍正年代較多.仿明數量很少,其特點是:

1、胎壁較厚胎質比明成化鬥彩瓷、清雍正鬥彩瓷粗松無潔白如玉之感胎釉交接處炒米色較深。

民國鬥彩龍鳳戲珠大盤

2、施釉比較薄釉、不肥厚、顏色較白、也帶一點青,但有氣泡。

3、青花輪廓有脫節現象,線條略粗不流暢。

4、填彩填到青花輪廓外,將青花輪廓覆蓋青花浮於白面。看上去像瓷釉的上面。

民國鬥彩花卉紋小碗

5、落款不自然,往往用針尖點擊有針眼。

6、聲音不像清雍正鬥彩瓷那樣清脆悅耳音律較短。

民國 鬥彩花卉紋碗

四、現代仿鬥彩瓷

現代仿明清鬥彩瓷數量非常少。現代仿鬥彩瓷的特徵主要:

1、胎極粗松極輕胎色為深漿色,手感粗糙無光滑脂潤之感。

2、施釉極薄釉發青,發灰。

現代仿雞缸杯

3、釉下青花浮於釉的表層顏色不鮮艷繪畫粗糙、呆板不流暢。

近代仿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4、落款更差也針尖點擊更明顯。

5、現代仿明代成化鬥彩,畫工草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龍陶瓷 的精彩文章:

高古瓷六大胎裝飾工藝鑒賞
古陶瓷真偽之釉色特徵鑒定法

TAG:唐龍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