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午台北個展: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
他秉持「當下即是」的觀點
在藝術上實踐」凡人藝術」
他的作品多以輕鬆幽默
溫和無戾氣的方式
透露隱喻的、非極端的理性思考
表達對社會的關注、批判和反思
從「標準時代」到「再生」系列
他著眼「日常」現象
以平等心邀約大眾
「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
善巧於心、方便於人
力圖發揮藝術作用於社會的最大有效性
他就是藝術家高孝午
藝術家高孝午
高孝午台北個展《再生》,於10月25日-29日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舉辦,該展由藝時代畫廊主辦,廈門時代空間協辦。本次個展是高孝午繼2008年之後,在台灣舉辦的第二個個展;同時也是繼2016年廈門個展《再生》、2017年北京個展《再生·緣起》之後,高孝午對近年創作的「再生」系列的進一步深入探討。
高孝午 《再生-蝴蝶》
不鏽鋼鍍色 500x250x228cm
2017-1
本次個展是高孝午的「再生」系列首次集體亮相寶島。在台北國際藝術藝博會L01展區,總面積二百平的個展現場,策展團隊以圓形的空間設計呼應高孝午的「再生」主題。
布展方案圖
個展空間整體以純凈的白呈現對藝術純粹的追求,並以象徵著生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圓形為核心設計理念。半開放的場域兼具讓觀者與作品的對話空間與隱私,流暢的圓弧動線更是豐富了展場的生命力。在此動線上,錯落有序延展縱深的展板營造出景深,以高孝午「再生」系列創作的第一件作品《再生-烏龜》為起始,圓弧空間場域依次呈現《再生-鯉魚》、《再生-河豚魚》、《再生-青蛙》、《再生-鹿》作品,以目前「再生」系列長度最長的長達六米,由三千餘枚鍍鈦七彩桃花組成的蹁躚之姿的《再生—蝴蝶》和低頭靜謐休憩於白沙石上的半身《再生-鹿》為圓弧外沿,並與《再生-烏龜》首尾相連。此布展理念,即是希望觀者能踏入「再生」的循環之旅,體驗生命的美好與熱度。
「展覽現場」
高孝午《再生 鯉魚 Rebirth-Carp》
不鏽鋼 鍍色 stainless steel,Painted
78x79x127cm 2015--
10月2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論壇單元,知名評論家陸蓉之女士與高孝午以《從『標準時代』到『再生』》為主題,回顧迄今為止高孝午的藝術歷程,探討緣何選擇藝術,並以藝術的方式體會「日常」的一切。論壇結束後高孝午在個展現場做了「再生」系列導覽。
展覽及論壇現場
「再生」系列作品,是高孝午用一種溫和無戾氣的方式,透露隱喻的、非極端的理性思考,提出人類應該要怎麼樣?怎樣的發展才是更健康的等問題,以表達對當下社會的關注、批判和反思。「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是高孝午「再生」系列作品意義的內核所系。
展覽及論壇現場
近年有此系列的創作,源於高孝午本人及至當下的心路歷程:「我小時候的玩具都是用竹子、木頭或者身邊隨手就能拿到的天然材料,並以天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徒手完成製作的;那時幾乎所有的遊戲都是和大自然一起進行的,上山采野果,河裡斗小魚小蝦,田間抓泥鰍;白天和蜜蜂、蝴蝶一起起舞,夜裡伴著蛙聲與螢火蟲一起入眠……慢慢的,伴著成長,我從故鄉踏入了城市。因為藝術,開始了城市夢想,之後『北漂』」。在十餘年的藝術歷程中,高孝午始終秉持「當下即是」的觀點,在藝術上實踐「凡人藝術」,先後創作了「標準時代」、「城市夢想」、「我們這一代」、「軟暴力」、「出入」等擁有廣泛認知度的系列作品。在這一系列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高孝午多以輕鬆幽默, 溫和無戾氣的方式,透露隱喻的、非極端的理性思考,表達對社會的關注、批判和反思。
展覽及論壇現場
在2015 年學習佛法後,佛語「善巧」成為了高孝午的發心,「再生」系列便是這一發心下的作品。他將對生命的思考從人擴展到對萬物的平等思考,著眼「日常」現象。「動物和植物有沒有共生關係呢?!這個思考開啟了我創作歷程的全新階段,我學習試著把『自我』的心放下來,試著去理解這個世界各種生命的關係,突然體會到這個世界存在著某種神奇而偉大的自然規律!」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高孝午《再生-青蛙》不鏽鋼
151x110x150cm 2017-1
高孝午 《再生-青蛙》不鏽鋼
165x90x200cm 2017-1
如國際著名評論家陸蓉之所言,2015年陸續推出的「再生」系列,是高孝午創作脈絡上的最新突破,也是他鋒芒畢露的最新力作。他用一種溫和無戾氣的手段,擺脫了他被大量盜版的圖式符號的「前生」,他的「再生」是以鹿、龜、魚、蜻蜓和蜜蜂等大自然中的動物主題,通過放大、誇張與隱喻等轉化的手法,表現自然界的異化與幻生。
展覽現場
著名評論家楊衛先生認為:「再生」系列作品的出現,是高孝午的藝術創作走向了另一個新的階段。與其過去的藝術作品不同的是,「再生」系列不僅與高孝午的成長經驗關聯起來,以某種平常人的心態,以及回歸於自然的文化命題,補充了當代都市化敘事的某些缺失;更為重要的是,它的語言創新,豐富了當代藝術的語彙,也為當代雕塑的視覺拓展,帶來了活力與生機。
高孝午《再生-蜻蜓》
不鏽鋼鍍色 95x85x132cm 2016-2
而在本次台北個展的專題評論中,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博士呂筱渝認為:接受無常、當下即是,以及對所有生靈保持崇敬的心,無非是高孝午深刻的創作情懷,因此在藝術的領域,他采以輕鬆詼諧、令人莞爾的風格切入雕塑的造形和主題,輕鬆卻也犀利地表達他對社會的觀察與批判。其作品在刺激視網膜之餘,也激發著內心的回蕩與哲思,實踐他「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的藝術概念。
展覽現場
高孝午 《再生 鯉魚 Rebirth-Carp》
不鏽鋼 鍍色 stainless steel,Painted
78x79x127cm 2015--3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陳貺怡評論:高孝午2013年至今的「再生」系列,雖然同樣以動物為題材,卻收起了諷喻的筆調,讓水中悠遊的魚蛙龜、陸上奔跑的獅子與鹿、花間飛翔的蝴蝶蜻蜓等,不但造形變得寫實而典雅,還幻化出了五光十色、多采多姿的有機型態或類植物枝葉的部分。令人聯想到偉大的奧維德(Ovide)所寫的長詩《變形記》( Les métamorphoses ):變形使介於植物、動物與之間的「新物種」成為一種中介,同時擁有變形前後的性格與特質,使我們脫離日常的現實,進入超現實的反差與想像之魅力所在。而這一切,根據藝術家的說法,是為了「通過藝術尋找生命原本的美好」。
展覽現場
高孝午 《再生-蜻蜓》
不鏽鋼鍍色 112x112x115cm
2016-
與此同時,眾多大眾觀者也對本次《再生》個展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並在台灣社交軟體Line上發表觀感。個展期間,《再生-蝴蝶》等作品,成為藝博會最有業界關注度和觀眾拍照打卡緣的作品之一。
展覽現場
對於近年的「再生」系列和相關個展,高孝午表示:「以前我的創作是從個人的情緒出發,是以人為主體進行創作,往往是在生活中的感想,以自己的處境來對照社會的狀態。如果說以前是情感式的宣洩,那麼現在用再生喚醒最初的自然,以詩意、寧靜的形態,幻化出來的多彩多姿形態,喚醒人類對原初自然的夢想與憧憬,走向一種更大的關懷。在這其中既看不到直接的、視覺暴力般的批判語態,也沒有沉重壓力下的不適感,而是通過再生的涵義,探尋不同時空下人類生存意義與自然循環的本質聯繫,進而反思生命的價值。」
展覽現場
The End
添加羅博小助手進入羅博讀者群
※就算低調至默默無聞,也難以拒絕的貴族享受
※「汽車應該是具有生命力的存在」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