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國畫清風雅集:月明移舟去 夜靜歸夢魂

國畫清風雅集:月明移舟去 夜靜歸夢魂

宋 歐陽修 《灼艾帖》

此帖書法端莊勁秀,即露鋒芒又頓挫有力,正是黃庭堅所謂的「於筆中用力,乃是古人法」和蘇軾說的「用尖筆干墨作方闊字,神彩秀髮、膏潤無窮」、「筆勢險勁,字體秀麗」。

宋 馬遠 《山徑春行》

宋人畫圖,猶如畫詩;到了南宋,尤其如此。春和景明,正是四季里最適合外出賞花、踏青、訪友的季節。在這幅馬遠的《山徑春行》里,畫中高士外出春遊,享受的正是「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的春景。

宋 蔡襄 《蒙惠帖》

宋 米芾 《紫金研帖》

從此帖中可以看到,米芾所謂的「刷」字,實際上是他令筆毫平鋪紙上,以便運筆時能產生「萬毫齊力」的效果,且使書法具有「骨峻」、「筋健」、「肉腴」、「血活」的美感。所以,米芾的這個「刷」法,是走向「尚意」之路以後技法上的新變化。

明 徐渭 《榴實圖》

此圖畫折枝石榴,勁挺而富有彈性的嫩葉和枝梢,運筆若斷若連,扣人心弦。畫面的右上方自題「山深熟石榴,向日笑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文長。」自喻珠玉般的才華無所施展,慨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苦悶。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明 文徵明 《橫塘圖》

文徵明作品粗筆有沈周溫厚淳樸之風,又有細膩工整之趣;細筆取法於王蒙,取其蒼潤渾厚的構調,又有高雅的風采。長於用細筆創造出幽雅間靜的意境,也能用瀟洒、酣暢的筆墨表現寬闊的氣勢。此作為其所作小幅畫之一,蕭疏簡練,格調高雅,淡逸文靜。

明 董其昌 青弁圖

此圖師董源畫法,部分採用傳統的筆墨結構,但此畫面平面感強,山石屈曲的結構和筆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節奏韻律,給人一種新奇感。作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筆墨,具有了更獨立的審美價值。屬董氏傳世名作。現流落於(美)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清 八大山人 《蟬》

朱耷繪畫藝術的特點大致說來是以形寫情,變形取神,著墨簡淡,布局疏朗,意境空曠。他的畫即使畫得不多,但意境充足,這就是藝術上的巧妙。八大是明清水墨寫意畫劃時代的人物。

清 張問陶 《疏柳顛禽圖》

張問陶的花鳥畫風格縱逸洒脫,與徐渭相似。此畫寫一鴉立於柳樹的一節枯枝之上,正向天嗚叫。畫面極其簡潔,二、三枝柳條,信手寫來,細筆欲斷,似漫不經心,卻意韻悠長。淡墨寫鴉,濃墨點提首冠尾羽。筆法極簡,卻筆筆有韻,疏朗清新之氣盎然畫間。南京博物院藏。

清 羅聘 《花卉圖》

此畫是仿沈周的筆法所作的一幅小寫意花鳥畫。畫中一株山茶花葉繁茂,後有嶙峋奇石聳立,奇石以焦墨勾出形狀,淡墨暈染,山茶設色清麗、兼工帶寫。梅花則飛筆點出,天然之趣盎然。

清 黃慎 《蓮鷺圖》

此幅是黃慎的花鳥畫大作,此圖寫水塘邊荷花叢中兩三鷺鷥覓食小景。雖是小景,但氣勢很大,數枝荷花作三組,中通外直,勁拔挺立,荷葉飽筆濕墨,濃重寫出,酣暢淋漓,揮灑自如。荷花狂草勾出輪廓,生機靈動。菡萏露角,蓮蓬出頭。三隻鷺鷥均從荷叢之後露出,兩側一正,悠閑自在。

清 髡殘 《蒼翠凌天圖》

畫面崇山層疊,古木叢生,近處茅屋數間,柴門半掩,遠方山泉高掛,樓閣巍峨。山石樹木用濃墨描寫,乾墨皴擦,又以赭色勾染,焦墨點苔,遠山峰頂,以少許花青勾皴,全幅景物茂密,奧境深幽,峰巒渾厚,筆墨蒼茫。

清 惲壽平 《牡丹》

此幅畫牡丹二枝,一朵含苞待放,一朵灼灼盛開。惲氏曾謂畫花卉欲極生動之致,需各盡姿態變化,並要讓觀者似覺畫上有花香拂面而來。全作以沒骨設色為之,摒棄墨筆鉤勒,直接用彩疊色漬染,再加鉤畫筋絡輪廓,用色鮮明純淨,風格獨創。

清 居廉 《月季圖》

此幅是居廉《花卉昆蟲圖冊》中的一幅作品。此冊共十二頁,寫花卉草蟲,栩栩如生。運用惲壽平沒骨畫法寫花卉,結合自創撞粉、撞水技法,以產生秀潤亮麗、明暗參差的效果。昆蟲多以工筆或兼工帶寫之法繪出,自然生動,寫實準確。畫面有清新活潑、文靜抒情的意趣。

清 弘仁 《梅花圖》

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其在我國近代畫壇上的地位很高,影響深遠。此畫僅繪梅花一枝,梅花幾朵,老枝虯曲,卻絲毫不影響其表現。題畫詩為「吹燈轉覺紙窗明,一樹空朦夜雪晴。常擬拋書間半月,不妨閉戶坐三更。冬春之際復何事,耕鑿以先無此情。辛未成蹊生處遠,板橋凍滑礙人行」。

齊白石 《花卉四屏》

此件《花卉四屏》是齊白石衰年變法之後的得意之作。四屏縱135厘米,橫33厘米。齊白石以書入畫,用大寫意賦彩法生動地描繪了紅梅、荷花、玉蘭及牡丹四時花卉,筆墨酣暢,骨勢雄健,讓人怦然心動。

齊白石 《葡萄蝗蟲》

齊白石的草蟲,有工、寫之分。工細者,先畫草蟲後補景,寫意者,先畫景後補草蟲。畫工蟲需要有很好的眼力,但由於生理的原因,受到視力的限制,老年人「目昏隔霧」已無力去畫工細的草蟲,可是,在齊白石的存世作品中,卻有明確紀年的70歲以後的工蟲作品,人們往往大惑不解。從北京畫院所藏的一批齊白石的未完成稿中解開了這一疑團。為防止老年時不能作工細草蟲,齊白石在60歲之後陸續畫了一批工蟲待以後補景,這種點睛補龍的手法反映了這位高壽畫家的長遠之計。其實,他在畫這些草蟲時已經有了最初的構想,從具體位置到草蟲的姿態都凝聚了老人的匠心。

張大千 《清荷圖》

從現存的作品看,大千先生的這類畫和宋畫《出水芙蓉圖》很類似,都是「雙勾填色」,精工之極。他的弟子田世光、俞致貞、劉力上等人繼承了他的這類畫風。

于右任 草書五言聯

「無風香自遠,有志事終成」。于右任精書法,尤擅草書,有《標準草書》一冊行世,被譽為「當代草聖」。他廣為流傳的 臨終詩「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林風眠 《花園清趣》

陳之佛 工筆花鳥《海棠綬帶圖》

陳之佛1957年創作的《海棠綬帶圖》可謂是意韻酣濃,盛開的海棠花和牡丹妖嬈艷麗,團花簇擁著一座山石,雙鳥棲於其上,石頭用著重色畫出,花鳥用線遒勁有力,設色艷而不俗,畫面充滿著清新雋逸,雍容典雅,富貴祥和之氣,令人回味無窮。

潘天壽 《黃花燈影古重陽》

此作靠椅的方形結構與菊花的圓渾結構甚至是一燈如豆,都是以「構建大廈的法則」(吳冠中語)來營造而追求自己的格調,凸顯畫家的精神追求和審美品位。設色上,更是調和花青、赭黃、橘紅,而以焦墨統籌其間,使整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但又絲毫不顯突兀和衝突。

潘天壽 指畫《鷹石圖》

此幅巨石苔草以指掌寫成,酣暢淋漓,渾厚靜穆;以指掌塗抹的禿鳩羽毛,墨色枯濕之變,頗得天趣;指甲勾出的鷹喙與利爪,其力度絕非毛筆可以達到。自清代鐵嶺高其佩以降,潘天壽將指畫推向了新的高峰。

于非闇 工筆花鳥《玉蘭黃鸝》

用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和黃鸝。這鮮明清麗的色彩,恰是藍天映照下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好春光。中國美術館藏品。

劉旦宅 《賞秋圖》

李可染 《九華煙雲圖》

此作構圖飽滿,墨色沉冥變幻,用筆中側並施。空山凝雲頹不流,蒼茫厚重,靜穆博大的巍巍群山,無疑是畫家崇高人格與精神的表徵。此作讓我們體會到了北宋山水畫中的風骨與靈魂。

啟功 《墨竹》

央視有一檔專欄節目 「東方之子」,專門介紹社會名流,自然想到採訪啟功先生。最初,與啟功先生聯繫時即云:「我們這個欄目檔次高,採訪的都是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精英,故名『東方之子』」,先生聽罷應聲回答:「我不夠你們的檔次,我最多是個東方之孫」,拒絕了。

黃永玉 《貓頭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2 的精彩文章:

國畫清風雅集:吳冠中先生作品十四幀
國外女畫家八人展:讓風把身體吹亮

TAG:書畫藝術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