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共病診治引領學科發展新趨勢
正文共:1509 字 13 圖
預計閱讀時間: 4 分鐘
11月24日,2018宣武老年醫學國際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作為這項盛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心腦血管病聯盟-心腦血管病共防共治協會學術論壇同期舉辦。論壇邀請了全國心腦血管病相關領域的眾多專家,一同分享了心腦血管共病診治的先進經驗,並對前沿理念和課題展開了全面探討,為未來心腦血管共病診治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圖:吉訓明
首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副院長吉訓明教授為在場300餘同仁及心腦縱橫的數千名直播聽眾帶來了題為「心腦血管共病防治新技術」的報告,吉教授談到,目前,關於卒中的神經保護策略備受關注,遠隔缺血適應以及靶向低溫保護有望成為切實可靠的臨床神經保護方式。
圖:馬欣
同樣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馬欣主任則為聽眾分享了關於栓塞性卒中的相關內容。眾所周知,在腦卒中患者中,栓塞性卒中佔到很大比例,針對栓塞性卒中的相關病理生理機制的探討對於該類患者的診治至關重要。
圖:張擁波
此後,來自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擁波主任在大會上探討了腦卒中患者血壓管理的策略。卒中患者的血壓管理始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話題,張主任從臨床研究的角度入手,結合相關指南,闡釋了在臨床上遇到卒中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時醫生的應對和診療方法。
圖:白融
安貞醫院白融教授發言的題目為「心房顫動卒中風險評估與抗凝管理」。作為卒中的重要病因,房顫提升了患者罹患卒中的風險,因此,針對房顫的診治也是心腦共病診治中的關鍵環節。
圖:尹春琳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臟科的尹春琳主任所做的報告更加精彩,尹主任從臨床病例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對於暈厥患者的診療策略。暈厥作為一種極危重症,需要快速判斷、快速診治,因此,尹主任的發言對於提升臨床醫生診治暈厥患者的能力尤為關鍵。
圖:張苗
急診取栓治療是目前卒中領域的熱點話題,隨著年初DAWN研究以及DEFUSE-3研究的發表,超窗患者的取栓治療也已提上日程。對於這類患者,臨床醫生需要依賴影像學檢查進行評估,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放射科的張苗教授彙報的內容則貼近臨床,從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模態影像學評估的角度切入,闡述了分析相關影像學檢查結果的方法。
圖:單保慈
會議還邀請到了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單保慈教授。作為一名科學家,單教授十分關注心腦病變的影像學結構表現,單教授的報告對於臨床醫生而言是一次全新體驗。
圖:康雁
會議下半場的首位發言嘉賓為來自東軟智能研究院的康雁博士,康博士長期致力於estroke溶栓取栓影像平台的研發工作,通過對estroke平台的搭建,今後來自遠郊區縣的卒中患者有望通過人工智慧+遠程診療的多重模式得到三甲醫院知名專家的及時會診。
圖:朱繼紅
圖:王晶
圖:李斗
此後,來自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的朱繼紅主任、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的王晶主任以及來自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李斗教授則為聽眾帶來了關於心腦疾病急救的相關策略以及各家中心的獨到經驗。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心肌,對於心腦疾病的救治,刻不容緩。三位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對於提升醫務人員心腦疾病的急救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圖:馮雪
除了急救以外,心腦疾病的康復治療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康復對於心腦疾病患者回歸社會將起到推動作用,來自阜外醫院的馮雪主任與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曹磊主任分別從心、腦康復的角度闡釋了它們的重要性。
圖:常紅
最後,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的常紅護士長為聽眾帶來了題為「老年心腦血管聯合病變個案管理模式」的大會發言。據常護士長介紹,個案管理是一種全新的患者管理策略,當患者確診後,個案管理師將接手患者的管理工作,包括住院期間的面訪以及出院後的隨訪,這對於患者的預後無疑將起到積極作用。
※《細胞》子刊:改寫教科書!老年人的皮膚再生能力竟比年輕人更強,受傷不易留疤,整形行業或迎來巨變|科學大發現
※有人「管」的體檢2.0 愛康集團全面升級發布iKangAI+ 和 iKangNetwork+計劃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