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諸法皆空,為何因果不空?

佛說諸法皆空,為何因果不空?

文/耀行法師

一提到「因果」二字,一些人往往會認為「因果」是宗教性的,宿命論的,甚至封建迷信的。另一些人認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諸法皆空,「因果」是來嚇唬人的。

所以,大多數人對於「因果」生不起敬畏之心,不知善惡終有報,為所欲為,造無量惡業。待到自食其果,才後悔莫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因果」。

首先,「因果」無處不在

作為一個佛教的專有名字,「因果」是佛教世界觀中對事物發展規律的一種詮釋。但「因果」絕非是宗教性質的。相反,因果是普遍性的。

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因」是指「因」和「緣」。以種子為根本的因,促成種子發芽、生長結果的因素,如土壤,空氣,溫度,濕度,蟲子,雨水等等,這些但凡一切與種子發生關係,使之發生性質變化的因素都是種子的「緣」。「因」與眾「緣」和合後所產生的果實來作為對「因」和「緣」的回報,這就是「果」。因此,「因果」又叫「因緣果報」。

這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階段性的狀態描述而已。所以,不管我們信佛與否,「因果」就在這裡,任何人都需要面對。這就是一個「因果」的世界。

其次,「因果」不是宿命論,更不封建迷信

宿命論主張一切事物的發展早已成定局,任何人都無法改變。而佛教講「因果」,恰恰是為了幫助人們了解事物發展的運行規律,從而改變自身的命運。

我們如果想得到一個怎樣的「果」,就要先具備一個相應的「因」,以及促成「因」變為「果」的一切條件因素。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真正學佛的人,不會去執著自己前世是誰。也不會卜算自己的將來會怎麼樣。因為,現在所受用的一切果報,都是自己親手種下的因。而當下我們對於一切境界的取捨抉擇造作,都將決定著自己未來的果。

這樣,我們就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相信自己的命運是靠自己來改造。明白「諸惡莫」便是斷惡因,「眾善奉行」便是修善因,「自凈其意」便是悟道因。

第三,「因」與「果」不是相等的

人們總說: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今天拍死一隻蚊子,大不了自己將來做蚊子被拍死,一命抵一命。

可實際上,「因」「果」不是同等的。若是同等的,那麼種一斤的種子,辛勤忙一年後只能收一斤的糧食,農民伯伯豈不是得餓死了。

俗話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擔糧。這便是對「因果」不同等性的描述。因與果的不平等性是錯綜複雜的,非佛不能究竟明了。

所以《地藏經》講: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面對「因果」,我們應當生起敬畏之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四,因與果不是同時的

有些人總是埋怨:自己明明一直在做善事,為何卻沒有好報?他人為非作歹卻好運連連?難道真是好人沒好報,壞人活千年?

很多初學佛的人,樂於布施,意在「舍一得萬報」。想馬上獲取豐厚的回報。殊不知,因果不是同時的。

現在我們所受的一切苦樂果報,必定是曾經種下的因。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善惡業,只能為將來播種。

設想一下,我們剛剛播到地里的種子,還沒有發芽,我們就要收穫果實,這是絕不可能的。在我們新種的種子沒有成熟的這段時間裡,所享用的一切果子必定都是我們曾經播種並已經成熟了的果子。

所以,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不要為眼前不公平的現象而使我們退失道心。要深信因果,接受現實,積極面對。

第五,「因果」以諸法的空性而立

常言道:諸法皆空,因果不空。初學佛的人便會因這句話產生疑問:因果也屬於諸法範疇啊?為何說諸法是性空的,卻又說因果不空呢?前後句不是正好矛盾嗎?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果的「不空」,不是指因果「沒有性空」,而是說因果「不斷滅空」,有「不昧因果」的含義。因果,即是因緣果報,是一切萬法發展狀態的描述,即是"緣起性空"。改為「諸法皆空,因果不昧」,大家就好理解了。

「諸法皆空,因果不空」,前一個「皆空」是指因果萬法是非實有存在,從「性空」的角度說。後一個「不空」是指因果萬法是眾緣和合,從「緣起」的角度來說。

是說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眾緣和合的,其性質本空,無有自性,並非實有存在。也正因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狀態是空無自性的,是緣起的,便以「因、緣、果、報」的眾緣和合過程,來表現事物「性空而緣起」的特性。

所以,學佛人不應墮空見,拔無因果。也不可執著於有見,認為萬法實有存在。應明了一切假有如幻的事物都以因果來呈現,應不昧因果,不落空有兩邊。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弘一法師:佛教的簡易修持法
余秋雨:佛教靠什麼吸引人?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