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中最容易出現的5個歧義問題,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1,什麼是反思?哲學反思什麼?
哲學的反思理解是對思想的前提批判,而思想的前提具有普遍性,表現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根據,思想構成自己的方式,思想構成自己的規則,思想構成自己的基礎。
由此,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根據的知識性前提、認識論前提和價值論前提,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方式的神話、宗教、藝術、倫理、常識和科學,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規則的形式邏輯、辯證邏輯和認識方法,特別是深入地論證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基礎的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2,哲學人要反思的三個問題
要從反思哲學與科學的關係入手,引發到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重新理解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主要從以下三個問題入手,加深自己對哲學的認知:
一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能不能歸結為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能不能歸結為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三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究竟包括什麼內容。
3,哲學的兩個巨大側面——本體論和認識論
第一方面,精神和物質誰為第一性,叫作本體論問題,當然這已經表明對於哲學的一種誤解了。
哲學上的本體應該就是康德所說的「自在之物」或者「形成現象的根本實體」這個意思,「自在之物」與「形成現象的根本實體」應該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物體或者物質本身」。 事實上,理解本體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真正理解其含義的人卻並不是很多,讓我們以「羊」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通常,我們理解「一隻羊本身」的時候,可能想到的是,羊有兩隻堅硬的角、四個蹄子、白色的或者黑色的、皮毛是柔軟的光滑的、有一種羊膻味、能夠發出咩咩的叫聲等等。其實這種理解並不是哲學上所說的本體。
在哲學上,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感覺到的一切都只是一種現象,顏色不是羊本身的東西,它是光線帶給我們的一種視覺效果,同樣,氣味、聲音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堅硬、光滑等等,也都只是我們的一種感覺,是我們人類通過感官比較的結果……。也就是說,被我們叫做羊的那個東西是存在的,但是我們對它的一切認識卻都只是現象,那個被我們叫做羊的東西本身是不可認識的,至少是不能完全認識的,而這個東西就是哲學上所說的本體。
而關於本體的學說。主要就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礎來源,探究天地萬物產生、存在、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據。
第二方面是認識論問題,按照列寧在《哲學筆記》中的說法,辯證法也就是認識論,就是全部哲學的內容。追問辯證法哪裡去了,這實質上是追問究竟如何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
認識論的普遍解釋是這樣的:
認識論即知識論,就是個體的知識觀,也即個體對知識和知識獲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關知識結構和知識本質的信念和有關知識來源和知識判斷的信念,以及這些信念在個體知識建構和知識獲得過程的調節和影響作用,長久以來一直是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也是在探討真理是什麼,以及真理如何成為可能之前先對認識主體的認識過程和可能進行探討的一個哲學分支。
4,哲學的工作?完成從理論向現實的跨越
哲學永遠是思想中的現實,時代精神的精華,因此它只有能夠把我們的時代精神主題化,它才能夠塑造和引導時代精神。
哲學是以哲學的方式面向現實,那麼就要求它同現實存在間距化,只有現實存在間距化了,它才能夠批判地反思這個現實、理想地引導這個現實。哲學的工作,就是對所有流行的、熟知的觀念進行一種哲學的反思,這也是當代哲學的根本任務。
5,辯證法是什麼?思辨與實證的統一
辯證法是一種思辯與實證相統一的方法。(比較學術的說法和定義)
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辯證法的發展有一個過程。辯證法發展的第一階段是通過辯論達到真理,是辯證法發展的思辯階段;第二階段是揭示宇宙發展的普遍規律,是辯證法發展的實證階段;作為思辯與實證相統一的第三階段是前面兩個階段的綜合,即 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階段。如果說第一階段是認識論的辯證法,第二階段是本體論的辯證法,第三階段則是本體論和認識論相統一的對稱辯證法。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辯證法即對稱辯證法,是辯證法發展的最高階段。
以上是哲學界對辯證法的一般理解和定義。
下面是中國的一位哲學教授對辯證法的定義:
辯證法就是概念之間的相互依賴,就是概念之間的相互轉化,就是一切概念之間的毫無例外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和相互轉化。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離開了對於概念的反思,而把形而上學當作經驗常識意義上的錯誤,那你自己才是真正地錯了,也就是誤解了哲學意義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
※陳摶老祖留下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下篇!
※高人分享:世界是調心的道具,不要在乎世界,而要重視自我選擇!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