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星光》:托馬斯,破窗效應,黑人女孩,面對這樣一扇窗
《黑暗中的星光》:托馬斯,破窗效應,黑人女孩,面對這樣一扇窗
在犯罪學裡面,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破窗效應」,指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扇窗子被打破,如果不及時修好,就會有人去破壞更多窗戶,甚至誘發犯罪行為。更簡單的例子,就是在一條街上,如果一個人亂丟的垃圾不被清理,那麼這條街可能很快就會狼藉不堪。
這自然不是我們希望的狀態,可這種事情似乎越發正在我們的世界蔓延。遠到美國的遊行示威衝突、歐洲的難民危機,近到我們身邊時常發生的網路暴力事件,結局令人扼腕,可起因也許只是因為一扇破掉的窗子。但在這裡,「破窗」釋放的不只是蠢蠢欲動的暴力傾向,還有根深蒂固的惡意與恨意。
美國黑人女作家安吉·托馬斯的《黑暗中的星光》所剖析的正是這種「當下之痛」,然而作者選擇的角度,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觀察者,而是一個參與者,甚至是「施加暴力者」。作品所表達的也許正是「暴力參與者」的立場:因為你們先給了我恨意,所以我才要「以牙還牙」。
《黑暗中的星光》以黑人女孩思妲爾的視角,講述了一樁意外事件如何改變了她平靜的生活。她參加了一場派對,不料中間發生衝突,為了躲避麻煩,她的「發小」,黑人男孩卡里爾開車送她回家,不料途中遇到警察盤問。也許是情緒緊張,也許是心懷偏見,白人警官射殺了並未作出任何實質性危險舉動的卡里爾,也徹底改變了在一旁目睹全過程的思妲爾的人生。
《黑暗中的星光》的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二零零九年元旦,奧克蘭的一名警察射殺了年僅二十二歲的黑人格蘭特,迅速引發輿論關注,種族問題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再加上隨後又發生了幾起警察射殺黑人的事件,矛盾持續發酵。而在這部《黑暗中的星光》最後,作者安吉·托馬斯也有意讓作品回歸到現實,列舉了一系列此類事件中受害者的名字,進而明確了作者的立場與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切。
儘管如此,這部作品也絕非平實的「現實主義」作品。作者安吉·托馬斯擁有「創意寫作」學位,而這部作品同樣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極其出色的「彙報演出」。她選擇了一個極為沉重的主題,但容納在主題之下的,既有對案件的審判,亦有青春期女孩的成長故事。女孩的故事輕鬆俏皮,儘管極端事件給她帶去了無比的痛苦,可年輕的靈魂總能在打擊當中收穫成長的力量。
我們不難理解這部作品的立意。作為一部黑人文學作品,作者的筆觸一直隱忍克制。可是等到作品寫到「審判」之後,罪行仍無法得到公正的判決之後,她便和書中的人物一樣出離憤怒了。他們要奮戰,甚至不惜走上街頭,要發聲,甚至是進一步的行動。因為倘若不抗爭,公平公正便永遠與他們無緣。
「破窗效應」的本質,是破掉的的窗子會給人一種失序的狀態,誘使人踐踏規則。然而在《黑暗中的星光》里,激怒人們的,恰恰是秩序。秩序不當甚至不如無序,它同樣殘破,卻需要人們更用力,才能回應它帶來的壓迫與痛苦。而更用力的行動,必將造成更難收拾的後果。
這種奮戰當然必要,可我們更希望的,是擁有一扇不再讓人看了就想犯罪的「窗子」。
※《朗讀者》:施林克,十五歲的男孩愛上的女人,只是把他當成工具
※《出家》:張忌,第一次出家,是為了「一天能賺60元」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