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女性禍國論」,引發的3個育兒思考……
近期,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先生在2018年學習力大會上,在闡述「衡量評價方向決定了教育的方向」這一觀點時,其中一句總結性的話「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一時激起千層浪,演員張雨綺、作家六六等「各路英雄」紛紛加入這場論戰中。
「厭女症」、「男性巨嬰教教主」等各種標籤紛沓而至,連新東方的教師群體都在討論「我們的老闆到底有沒有歧視女性?」……即使俞敏洪在微博上進行解釋,又專程跑到全國婦聯機關向廣大女同胞誠懇道歉,這次風波也歷經了好幾天的沸沸揚揚,才漸漸平息下來。
一個發言為何引起各種各樣的解讀呢?發言人到底想表達什麼呢?為什麼即使有些觀點是中肯的,但也會聽上去很刺耳不那麼舒服呢?
當我們被發言人的不尊重的態度所左右,我們還能解讀多少對方有用的觀點呢?我仔細看了看那段有爭議的發言,卻引發了我的深思,很想從家庭教養的角度去解讀這段話的,和各位父母分享一下:
媽媽是家庭教育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
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最重要的、影響力最大的是家庭教育,它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底色。越來越多的父母都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地去學習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不斷地調整對孩子的教養方法。
《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的作者美國教育家謝麗爾和尼爾森都曾指出,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受到的教育將會持續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這三年和孩子最親密的是母親,所以人生的底色是母親給予我們的。
每位女性分娩後都會分泌一種激素叫苯體胺,它讓我們從情感上無條件地耐心地接納並愛孩子,而不僅僅出於責任。正是苯體胺的分泌,讓媽媽在孩子出生的前3個月里有穩定的情緒,並將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愛和重要感傳遞給他,這是爸爸無法做到的,所以,母親的力量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來說,是無可替代的。
在日本,如果家裡能夠娶到學前教育畢業的兒媳婦,那就是家族至高無上的榮耀,他們會在婚禮上擺放新娘的學歷證書,可見女性在家庭教養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女人能夠影響家族的三代人」,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媽媽高質量的教養能力,需要爸爸愛的支持
其實,有個教養的秘密在俞敏洪先生的發言中沒有涉及的,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媽媽要保證高質量的教養能力,需要爸爸愛的滋潤。
為什麼呢?隨著哺乳期的結束,媽媽體內多巴胺的慢慢減退,情緒會開始不穩定,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安全和不信任的影響。媽媽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重要的人,如果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是不信任的、不安全的,這也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與他人建立的各種人際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上下級關係,戀人關係等)。
媽媽情緒的穩定至關重要,但她情緒的穩定很難完全靠自己管控,而影響力最大的就是爸爸對媽媽的愛,爸爸的愛能夠充分滿足她情感上、身體上、心理上的匱乏,媽媽自我平衡後繼續將愛傳遞給孩子,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媽媽身上接受到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他無疑會成長得更健康和優秀。
由此可見,媽媽和爸爸的分工是多麼的不同,同時又都是那麼無可取代。
每個人的生活風格在5歲時就形成了
看看俞敏洪先生是如何闡述教育中女性的角色的?張雨綺又是如何解讀這段發言的?作家六六又是怎樣理解中國的兩性平等的?
也許你看到的是觀點的對錯或思維的深淺,而我看到的卻是他們言行背後的他們父母的原型,他們和父母的關係圖……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指出,孩子的生活風格在5歲左右就形成了,這個生活風格代表著他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決定。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個人邏輯,對待一件事的感覺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詮釋,隨著經驗的積累會形成信念以及最後的決定。可是這些解讀來自哪裡?
孩子5歲被人打了,很痛,他最初的解讀詮釋來自哪裡?他會有怎樣的信念和決定呢?孩子每一天的經歷,都在影響著他如何去解釋這個世界,形成自己的個人邏輯,並通過它去和其他人互動。
誰在影響著孩子的個人邏輯呢?當然是父母,因為,父母是他最相信的人!
俞敏洪,張雨綺,六六他們的個人邏輯是什麼,都深深地烙刻著他原生家庭的規則和信念。我們每個人都是!誰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孩子就會更多地接納那個人邏輯的影響。
希望到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討論起中國的教育,家長不再有那麼多的焦慮,更多的是坦然和接納,更多的是從我做起。
希望教育能安靜下來,不再爭辯對與錯;希望教育能更溫暖一些,不再只有分數和考試。爸爸媽媽各司其職,各歸其位,我們的孩子自然會成長得更健康和美好!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如何讓他理解旅行的意義?
※孩子愛哭不願上學,背後的真相你了解嗎?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