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思想的人,大多都不合群

有思想的人,大多都不合群

孫中山先生說人有三類: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

第一種人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具有敏銳洞察力;

第二種人是通過讀書、交流明白很多事理,靈魂一旦覺醒,不會再盲從;

第三種駑鈍麻木,或者對自己所擁有的那些「知識」奉若真知,其實不過是一些偽知識罷了。

從數量上看,第一種人鳳毛麟角,後兩種比重大。

在文明程度不同的社會中,還是有不小差別。

文明社會高度發達的國家,第三種數量少,文明程度落後的國家,第三種居多。

所以可以說第三種人的數量和社會文明程度正相關。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第二種人越多,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前兩種人是有思想的,第三種人的大腦是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有思想的人具備如下共性:

01

有思想的人,具有包容心態

胡適先生說:「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真正有思想的人,大多具有包容的心態。

對於任何不同的聲音,他能竭盡全力地認真聽取,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同時又對自己相信的東西始終保持一份警惕。

那些聽到一點異見就怫然動怒的人胸襟多偏狹,視野也逼仄。

岡布里奇說:「所見出於所知。」

因為所知有限,所以聽不得異見。

02

有思想的人,常常不合群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有思想的人內心是強大的,他一個人就是星辰大海,不需要為了迎合別人而降低自己。

當然,人有社會性特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有自己交往的小密圈子,朋友。

即使沒有這些,他也不會孤單,相伴的好書就是精神食糧。

叔本華曾說:

大眾的愚蠢和反常往往超出想像,因為他們總是將各個時代、各個民族保存下來的出類拔萃的、鳳毛麟角的思想放著不讀,卻一門心思地去讀那些庸俗不堪的劣質書、有毒的書。

他說出了一個事實:那些有思想的人必然面臨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排斥——思想者的志業,天生就是不合群的。

03

有思想的人,往往率真敢言

蒙田就敢於指責柏拉圖的對話錄和西塞羅的著作冗長拖沓,坦然承認自己欣賞不了;

博爾赫斯甚至把彌爾頓的《失樂園》和歌德的《浮士德》稱做最著名的引起厭倦的著作,宣布喬伊斯作品的費解是作者的失敗。

弗朗西斯·福山這位新保守主義的代表者,在發表《歷史的終結》之後成為眾矢之的,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之後,他又被視為「野心極大的哲學家」。

當國內媒體要他評價某大學的某教授時,他直言不諱地說:「他是一個白痴。」

哈耶克的老師米塞斯,被譽為「價值五個諾貝爾獎的大腦」,在朝聖山學院,他大聲斥責在座的經濟學大師們:「你們都是國家主義者!」

事實逐漸證明,米塞斯是那個時代唯一正確的人,他的思想在一個世紀之後仍然無人企及。

04

有思想的人,崇尚獨立人格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有這樣一個群體,背負著來自庸眾的誤解與毀謗,默默地承受著社會的壓力,卻持之以恆,始終朝著他們的理想而奮鬥。

梁啟超竭盡一生努力喚醒國民;林語堂先用英文寫作《中國人》,然後譯為中文去影響國人;

寫作《中國人的精神》的辜鴻銘被認為是一個奇怪的老頭,排斥西方價值卻又不可思議地打著另外一種算盤;

朱學勤躲進書齋,硬是弄了本《書齋里的革命》;

陳丹青放棄清華大學的教授不做,選擇做一個自由畫家和作家……

正是這種獨立的人格,才使得他們如此特立獨行。

他們以自己深刻的洞察力與判斷力,拯救了很多人的思想與認知。

雨果說,「哪裡有思想,哪裡就有威力。」

這表明了思想的力量。

拿破崙說的更直接:

「世上只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敗在思想手下。」

有思想的人,大多都不合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圖片來自頭條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