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親王多爾袞軍功赫赫,兄長皇太極死後,為何自己不稱帝?
/多爾袞
當時有資格競爭的有這些人:皇太極的長兄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努而哈赤之侄、皇太極的堂兄弟)、睿親王多爾袞、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以及皇太極的嫡系將領——這些人主張不管選誰,必須是皇太極的兒子,姑且稱之為「保皇派」,其代表人物是索尼。
當時這些人根本無法坐在一起共同商量國家大事,每一派都有擁護者,劍拔弩張,各不相讓。其中多爾袞和豪格擁護者最多,二人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過由於多爾袞有兩個既有戰功又有權勢的親兄弟多鐸和阿濟格的支持,佔有了上風。但是豪格很快把鄭親王濟爾哈朗拉到了自己陣營。鄭親王表示,只要多爾袞同意你做皇帝,我沒有意見,其實是站在了豪格這一邊了。
/豪格
此時看到局勢難以控制,代善覺得自己老了,兒子們又不爭氣,自己沒信心爭皇位,乾脆一甩手不管了。這樣以來多爾袞一人主持全面工作。不是多爾袞不想當皇帝,而是他覺得勝算不大,多爾袞是個政治家,假如和豪格死磕,那麼清朝就會四分五裂,進軍中原稱帝的夢想就會徹底破滅,這是多爾袞始終不敢貿然稱帝的原因。也就是以國事為重。
此時多爾袞的兩個弟弟說話了,「大哥,你不當皇帝,我兄弟倆當」。多爾袞知道二人沒有這個能力和實力,呵斥了他倆一頓。此時有人提議豪格當皇帝,但是響應的人寥寥無幾,豪格假裝大度的說「我德淺才薄,難當大任」說罷拂手而去。
此時只剩下了多爾袞一派在場,多爾袞十分想稱帝,但此時「保皇派」在索尼的帶領下,團團圍住了大帳,揚言不立皇太極的兒子今天就造反,他們的理由是「父死子繼」。
/福臨稱帝
多爾袞一看自己沒辦法稱帝了,他腦子飛快的轉著,既然自己不能稱帝,我何不立一個傀儡皇帝,到時還不是自己說了算。要不說多爾袞是政治家,豪格比他差遠了,在關鍵時刻豪格把主動權讓了出去。
多爾袞想到了皇太極的小兒子,六歲的福臨。他主意已定,派人叫來索尼,索尼一聽,福臨是皇太極的兒子,年齡小正好可以說了算,馬上同意了(腦補慈禧三次立小皇帝的事)。
多爾袞馬上起草了一個文件,主要內容是,由於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才6歲,當皇帝經驗不足。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做輔政大臣,這樣以來,濟爾哈朗也無話可說了,只苦了豪格。等豪格回過味來,生米做成了熟飯,想反對也來不及了。這正是:「兩強相爭,弱者得利!」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年僅六歲的九皇子福臨登上了寶座,繼位為帝,改元順治。這樣,皇太極死後,王位爭奪戰,以福臨繼統二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的方式結束,在代善的主持下,諸王、群臣進行了盟誓,表示忠於新君,永不背叛。
/多爾袞和孝庄皇后
綜上所述,多爾袞在當初沒有稱帝,在順治時候更不想稱帝了。他是實際上的皇帝,沒有人在其上,他被封為皇父攝政王,成了皇帝的老爸,他稱帝不稱帝沒什麼實際作用。(再者說了,老情人孝庄皇后也不答應吧!)
※薛仁貴在淤泥河救駕李世民
※揭秘:普魯士在吊打歐洲霸主法國後,為什麼不直接滅了法國
TAG:俊叔說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