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博物館文物介紹——宋徽宗趙佶的《桃鳩圖》

博物館文物介紹——宋徽宗趙佶的《桃鳩圖》

原標題:博物館文物介紹——宋徽宗趙佶的《桃鳩圖》


宋徽宗趙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在政治方面,趙佶的表現並不是很好,但是在藝術領域,他的才能非常不錯。他獨創了一種書法字體,也就是「瘦金體」。趙佶十分喜愛藝術,在中國歷史上,他將畫家的地位提升到最高的位置上,還成立了翰林書畫院。以詩詞為題考試,傳出了很多佳話。趙佶的眾多藝術創作中,花鳥畫十分引人關注。《宣和畫譜》收錄了兩千多幅趙佶花鳥畫作品。


宋徽宗趙佶生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史載其出生時,父親宋神宗夢見南唐後主李煜前來謁見,後世人也認為,徽宗趙佶身上有太多「千古詞帝」李煜的影子。趙佶一生精於書畫,力主推動官方畫院的形成與發展,將畫家地位提到歷史最高,在中國藝術史上功不可沒,卻實在不是塊當皇帝的料。宋徽宗在位期間,提倡柔媚的畫風,擅長畫竹、翎毛,偶作山水,所畫花卉能夠畫出不同季節下的特定情態,其藝術成就以花鳥畫為最高。他畫鳥雀,常用生漆點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紙絹之上,十分生動,工筆山水《芙蓉錦雞圖》先後被明清兩代的多位帝王收藏。



《芙蓉錦雞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他繪畫常取鶴作題材,如《瑞鶴圖》、《葯庄縱鶴圖》等。徽宗把花鳥畫看作是天地之精髓,有著「粉飾太平,文明天下」的作用,並將其花鳥作品收錄成冊,名為《宣和睿覽》。宋徽宗一生作品極多,僅在《宣和睿覽》中入冊的便有千冊,共有一萬五千餘幅,再加上其它記載,總數十分驚人,這相當於幾十位畫家一生的作品。事實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宣和畫院的一干畫家們代筆的,僅在當朝,徽宗作品已經是真假難辨了。


《瑞鶴圖》遼寧博物館


《桃鳩圖》在宋徽宗趙佶的眾多花鳥畫作品中比較獨特。這件作品很久以前就流入到了日本,並且保護狀況非常好,在日本是國寶級別的珍藏文物,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件花鳥畫。觀看這幅作品,畫面上的盛放和含苞待放的桃花以及枝葉的描繪都非常的細膩,桃枝上棲息的鳩描繪的十分生動形象,神態動作都非常的自然,栩栩如生,非常有神韻。鳩的眼睛使用生漆點綴的,因此顯得非常有神采。整幅畫面雖然沒有多餘的景物,描寫的畫面十分精簡,但是給觀者一種鮮艷亮麗的色彩感受,畫面右上方的題字是典型的瘦金書,不過這時期的瘦金書看起來還沒有成熟,十分的稚嫩。在加上上面的題字內容是「大觀丁亥御筆天」。所以專家分析,這件作品是宋徽宗趙佶的早期畫作,據說創作這件花鳥畫的時候,趙佶只有二十六歲。



《桃鳩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趙佶在政治方面並沒有表現出出色的才華,但是在藝術上的才能卻是非常耀眼的。趙佶專門成立了翰林圖畫院,這時期的畫家地位在歷史上被提到了最高。趙佶最早學習繪畫是學習的吳元瑜,不過吳元瑜並不是一個職業畫家。也正因如此,才會沒有那麼多的束縛,才會使得宋徽宗在藝術道路上走的更遠。



宋徽宗風格特異的花押他的簽名花押是「天下一人」,透著年輕帝王的躊躇滿志與豪情。徽宗趙佶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並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樹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 ——這是宋徽宗(趙佶)寫的一首亡國蒙塵詞。和南唐李煜一樣,這位亡國皇帝在藝術上是有作為的,他對於宋代畫院的建設和院體畫的發展,對於書畫藝術的提倡和創作,以及對於古代藝術的整理與保存,是有突出貢獻的。他稱得上是一個「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命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等。


他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筆字象遊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於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庭堅大字楷書,舒展勁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故事——剪不斷理還亂的八王之亂
歷史故事——諸葛亮的宏圖大志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