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蒙蒂菲奧里旋風」過境 他靠什麼征服了中國讀者?

「蒙蒂菲奧里旋風」過境 他靠什麼征服了中國讀者?

「過去的半個世紀,許多歷史老師似乎對怎樣將歷史講得索然無味樂此不疲,把歷史講得沉悶無趣,重複講著死亡率、每戶家庭消耗煤的噸數以及其他一些經濟數據。但仔細研究每一個時間段就會發現,歷史人物對事件的發展起到了顯著作用……普魯塔克在描述亞歷山大大帝和愷撒大帝生平時有句話很應景:『我所寫的不是歷史,而是鮮活的人物;對於許多霸業,我們無法簡單地稱其道德或不道德。一句話或一個調侃,比一場奪走成千上萬人生命的戰爭更能說明歷史人物的性格。』」

西蒙?蒙蒂菲奧里

讀懂西蒙?蒙蒂菲奧里這段話,才能讀懂《耶路撒冷三千年》、《大人物世界史》、《青年斯大林》、《羅曼諾夫皇朝》和即將出版的《莫斯科三部曲》(即《薩申卡》、《正午的紅色天空》和《冬夜》)。

毫無疑問,蒙蒂菲奧里是近年來國內譯介最多、反響最大的外國歷史學者之一,在出版界,他成功地颳起了一場引人注目的「蒙蒂菲奧里旋風」。

這是因為,與其他學者不同,蒙蒂菲奧里特別擅長講故事。通過故事,他將夾雜著大量怪名字、怪地名的西方史輕鬆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由此引來巨大的爭議:難道歷史學者不應以揭示規律為己任?這種故事會式的歷史寫作是否太低級?會不會淪為小說?

似乎是在回應這些疑問,蒙蒂菲奧里的新作《莫斯科三部曲》還真是小說。

祖先傳奇賦予他「在場感」

提起西蒙?蒙蒂菲奧里,不能不提他的曾祖父摩西?蒙蒂利奧里。

摩西是從義大利移民到英國的猶太人後裔,幼年時家境困難,受教育程度不高。他通過個人奮鬥,贏得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信任,後成為金融家、慈善家,曾任倫敦市治安長官,被封為從男爵(又稱准男爵,英國特有的爵位,位於男爵之下、騎士之上,是一項世襲榮譽,但不屬於貴族爵位,在上議院沒有議席)。

《耶路撒冷三千年》

1827年,摩西首次訪問耶路撒冷,對猶太民族事業突然產生興趣,斥巨資扶持當地的猶太社區,因急公好義,被人們尊稱為「蒙蒂利奧里王子」。

在傳說中,摩西異常犀利,一次在宴會上遇到英國反猶貴族,此人說:「我剛從日本回來,那裡既沒有豬,也沒有猶太人。」摩西立刻回敬道:「不如咱倆一起去一趟日本,那麼兩樣就都有了。」

摩西享年一百歲,他曾7次訪問耶路撒冷,最後一次時,年已91歲。

摩西對於西蒙?蒙蒂利奧里的意義在於,他留下太多個人痕迹,沿著這些痕迹,可輕鬆印證他的傳奇人生。於是,歷史不再是一串數字、幾篇文字記錄那麼冰冷,而是通過血脈傳承,變得溫暖與親切。

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中,西蒙?蒙蒂利奧里多次提到他的曾祖父,提到他拜謁曾祖父當年捐助的建築物。

尋找歷史,就是在尋找自我的源頭。西蒙?蒙蒂利奧里的書中充滿了強烈的「在場感」,這讓他的寫作與眾不同。

他的書是無法概括的

很難概括蒙蒂利奧里的任何一本歷史著作,它由無數碎片拼裝而成,並無清晰的邏輯脈絡。

如《耶路撒冷三千年》,原名為《耶路撒冷編年史》,完全採用紀事本末的寫法,雖將全史切分成7個階段,卻都以興衰為尺度。究竟是誰在左右興衰?浮沉中是否暗含著永恆的規律?蒙蒂利奧里並未嘗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從而賦予文本以「滄海桑田,成壞無常」的況味。

大衛王的荒唐、所羅門的智慧、提圖斯的功業、彼得拉的偏執……對後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正所謂「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從某種意義上說,《耶路撒冷三千年》中的歷史更像是人類愚昧的層積物,埋下的仇恨總會不斷發酵,悲劇遠去後,它還會重來。無數英雄登台卻又下場,成為後人不得不背負起的沉重負擔。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震撼力不在於對歷史整體走勢的串聯,而在於它呈現出海量的荒謬細節,那是我們永遠無法戰勝的荒謬。

《青年斯大林》則近似於紀傳體寫法,蒙蒂利奧里小心地躲在故事背後,甚至拒絕暗示,哪個細節產生過「決定性」影響。

《青年斯大林》

蒙蒂利奧里認真地鉤沉了斯大林筆名的由來。一般認為,斯大林的俄文意思是「鋼鐵」,比喻鋼鐵般的性格。但事實上,斯大林一生用過許多筆名,往往是隨手而起。比如索林,意為「鹽人」,很難說這是一個認真的名字,但它的拼寫很近似斯大林。

《羅曼諾夫皇朝》則以多幕戲劇的形式,整體搬演了俄羅斯最後一個王朝的曲折故事。羅曼諾夫皇朝是一個難以理解的謎,它開疆拓土的速度達到驚人的年均2萬平方公里,可它的基礎卻是驚人的殘暴。

《羅曼諾夫皇朝》

彼得大帝的情婦、宮廷侍女瑪麗與他人有染,被判死刑,彼得大帝來到刑場,親吻了她,然後平靜地說:「我不能為了救你的命而違反法律。勇敢地忍受你的懲罰,滿懷信仰地向上帝祈禱吧。」

瑪麗剛被斬首後,彼得大帝立刻拿起她滴血的頭顱,向圍觀人群講解起人體解剖學,並親吻了她血淋淋的嘴唇。

只需這一個細節,蒙蒂利奧里便寫活了舊制度困境、舊文化的血腥,由此不難理解:帝國崩塌時為何那麼慘烈。

不用細節證明「本應如此」

蒙蒂利奧里的作品細節豐富,令不少讀者感到困惑:你的主題在哪裡?

其實,歷史真的是按某種「主題」發展的嗎?我們為什麼如此渴望「主題」?「主題」會不會只是一種幻覺?

從某種意義上看,蒙蒂利奧里的寫作似乎契合了古代中國人的史學傳統,即:圍繞著人、圍繞著人的命運來寫作。

在時光流逝中,唯一不變的是人性,不把握這個基礎,則歷史將變成瑣碎的考據、空洞的道德教訓。唯有寫人,才能讓人明白:歷史是我們的故鄉,讀史不過是一次還鄉。

換言之,首先要了解這樣的事實:羅曼諾夫王朝共產生18位沙皇,自葉卡捷琳娜二世後,繼任者實為女皇與情人的後裔,保羅一世時,尚有50%的斯拉夫人血統,亞歷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只有25%,亞歷山大二世是12.5%,亞歷山大三世是6.25%,末代沙皇則只有3.125%,而他的德國血統則高達96.98%。

然後,我們才能明白,高爾基為何會感慨:「怎麼能想到,這位沙皇身上只有那麼一滴斯拉夫人的血?」

事實上,蒙蒂利奧里的寫作與古代中國人的著史傳統又不盡相同。那就是:他拒絕忠奸之辨式的簡化解釋,而是從更多元的角度去看歷史。

正如耶路撒冷的歷史動蕩無法避開三大信仰的競爭因素,但戰爭往往源於更切實的利益訴求,很少出自高尚的道德堅持。利益訴求在人們心中植下他者化的影子,信仰又催生出盲目自信,二者結合,才讓曾經的和平相處變成彼此仇恨,而仇恨幾乎總是源於誤會。換言之,將動蕩解釋成信仰衝突是粗糙的,這讓我們忽略了真正的兇手:永難超越的人性的虛妄。

在刻畫彼得大帝雄圖偉略的同時,蒙蒂利奧里也會展現出:彼得大帝並不是成功的征服者,在他執政期間,俄國擴張有限。在其鐵腕下,俄羅斯接受了歐洲文明,但正是這一「文明化」的飛躍,埋下了最終覆滅的禍根。

蒙蒂利奧里寫細節,不是為了證明「本應如此」,而是在呈現出歷史的更多側面。這些細節甚至彼此矛盾——在《羅曼諾夫王朝》中,彼得大帝時而殘暴,時而溫和,時而理性,時而愚蠢……這背後未必有什麼「必然的力量」在掌控。揆諸事實,每個人可能都是多面人,未必有什麼統一性。真正的悲劇在於:當時俄羅斯的命運不得不依附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個體上。

尋找我們自己的蒙蒂菲奧里

歷史學者路新生先生曾說:「今天的歷史學,我覺得有一點不倫不類的色彩。你說它是科學,它又不能通過實驗來驗證,你說它是藝術,它又沒有藝術的感染力。」

這段話的意思是:隨著歷史研究的不斷深入,歷史書突然變得不好看了,失去了「為生民立命」的可能。這其實是梁啟超先生提出「史學革命」以來,逐漸積累而成的局面。

《大人物的世界史》

梁啟超先生痛感傳統史學面向太窄、解釋太固化、材料太隨意,提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希望主動引入西方史學的研究方法,別開境界。由此走入另一個極端,即:將史學視為史料學,「只見規律不見人」。使歷史變成否定人的工具。

歷史本應提供榜樣,引導人們思考生命,以幫助讀者建立自身的人生意義。事實上,歷史不完全是科學,它更是人學,在這一點上,它與小說更接近。只從規律的角度看歷史,必將遮蔽了它的豐富性,則歷史智慧將被貶低為數學智慧,人們將失去一個突破決定論的契機,成為「從來如此」的迷信者。

從「有理的歷史」、「有用的歷史」,轉向「有趣的歷史」,這是蒙蒂利奧裡帶給中國讀者的最大啟示。事實證明:講故事的歷史並不低人一等,它可能更接近歷史的本質。

文|唐山

本文刊載於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北京青年報》B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藝評 的精彩文章:

害你的從來是人不是鬼,一切恐怖皆來自日常
《阿拉姜色》好:將信仰袪魅,描摹日常的詩意與蒼涼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