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員長相老成,雍正懷疑履歷造假,數次問後仍然不能夠確定

官員長相老成,雍正懷疑履歷造假,數次問後仍然不能夠確定

撰文:趙立波

雍正對於自己選人手段頗為自負,但是也有讓他迷糊的時候,原來是遇到長相老誠與所報年齡差距懸殊的,這樣的時候雍正也頗為躊躇。雍正的引見與歷代最大不同的是「輪流引見」,並對此加以解釋說:「皇考於文武官員見一二次即知其居心行事,歷久不忘,故將一應官員俱調來引見。」並且很平常的說出了他要輪流引見的原因「各省副將以下、游擊以上官員,朕想要認識。可派伊等輪流來京,著具奏引見。伊等之材技,朕一見便可知道。」話雖然這麼說,也有很多時候雍正是「一見也不可知」,原因是,官員長相太老,而簡歷寫的年齡卻很小,這種情況他都覺得迷糊。

雍正影視形象

雍正五年的一天,在看了湖南邵陽知縣簡歷年齡是53歲,雍正總覺得他太老「但不似五十三,似六十外人矣。再三問,言不敢欺。」雖然只是長相顯老,在雍正看來,這關係到臣下的忠誠度和使用官員年齡規範問題。

看了題補山東東安營都的官員後,簡歷上的年齡是56歲,雍正批註「實在五十八」四川提標前營馬兵費其雲,履歷是44歲,雍正批註「實在五十二歲」,有的甚至雍正多次注視後,總覺得履歷和年齡差距太大弄得被考察者顯得非常尷尬。雍正非常注重社會年齡和心理年齡,也並非只因為年齡略大就不再使用,如果有才能,雍正照樣破例留用。山西太原總兵向雍正奏報,平桓營守備梁玉年68歲,但工作方面非常突出,只因年老問題而被納入退休範圍。雍正反對這樣辦理,認為人才可用,於是提升梁玉為游擊。《清世宗實錄》

雍正硃批

對於年齡又大,能力又平庸的官員,雍正則不會予以重用。如61歲的孫臨選擬被吏部推薦為山西庄浪知縣後,雍正隨後在引見時對其面試,最後給吏部批示任用意見:「有年紀了,著在山東河南省分缺補用。」也就是將這個年紀大,能力一般的官員放在二線上。當他看到山東青州知府李根雲時,覺得長相端正還透漏著一絲靈氣:「聰明人,因其伶透,著暗記名補青州」,對後補知縣石傑的評語更是「人著實明白,好端方相貌,人似平和,有氣度的。」、「人著實去得,……相貌有福澤。」福建南安縣知縣,被雍正看後大加讚賞:「人好聰明,好相貌,著實明白,去得……」

看了宿遷縣知縣劉正遠後,雍正讚揚他:「紅臉、黃鬍子、好相貌,將來可望成人。」簡單幾筆的勾畫,讓人馬上能想像出這個人的形象來。不僅對長相好的印象格外好,對那些器宇軒昂或是不同尋常的相貌非常感興趣,往往給出高分:「黑赤紅臉,胖子,相貌好」、「軒昂相貌」這種較為抽象的形容,說明了雍正面試時不僅看長相,也看氣質。他甚至認為高大威猛的體型的官員都要格外關注並適當時予以重要。

在給官員面試過程中,雍正一直覺得許多官員檔案年齡與本人外貌相差很大,不排除「年齡造假」。

雍正素凈的審美觀

年齡造假一直是歷代官員簡歷存在的主要問題,由於歷代均有到齡退休制度,在履歷中存在很多造假、謊報年齡問題。吏部一般對這種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彼此形成默契的潛規則,雍正發現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此後他還專門對虛報年齡做了專門批示:「朕覽文武官員履歷,開載年歲多有不實。或年歲本少而增之為多,或年歲本多而減之為少。」與此同時又下達了一道關於及時改正虛報年齡的諭旨:「特發訓諭,凡各官從前之年歲不實者,著即改正,令以實在年歲開明註冊。」

不光雍正對官員年齡相貌和檔案記載問題給予關注,在此前的唐宋,年齡問題一直成了官員難以迴避的問題,且大體有兩個極端,即官員看著太年輕,而簡歷寫的年齡達到了標準。另外一種情況是官員看著太蒼老,而簡歷寫的年齡卻小了很多。在北宋的時候出現過一個28歲即出任陝州知州的事,「原吏部員外郎(正七品)文及甫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陝州」,這一人事任命引起了廣泛關注,為什麼?因為這個擬提拔的官員才28歲!最後一打聽原來文及甫是當朝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潞公文彥博的兒子,此事引起了門下省諫官的彈劾,認為主管官員的中書侍郎不是要為國家培養年輕人才,而是要巴結權貴「非次進用文及甫,欲結文彥博。」另一種現象就是把自己檔案變得年輕,這是為什麼呢?宋朝的洪邁認為主要有兩點:其一,一旦做官,自有富貴人家爭相說親,選婿自然是越年輕越好。其二對於以後的仕途年齡上佔有優勢。

雍正標準像

這種現象到了清代也基本大致相同,於是就出現了許多年齡與外貌不符的現象。從當時文官籍貫和各省官員的平均年齡來看,平均年齡小的省份,其得官相對較易,八旗出身的官員年齡最小,平均在40.8歲左右,其他各省中級官員如通判、州判、州同、縣丞、主簿、典史平均年齡在44.3歲。同知、知州、知縣為中間層級,平均年齡為44.6歲;主事、郎中、知府、道員年齡層最高,平均為46.1歲。《雍正朝官僚制度研究》

清代學者梁章鉅在《退庵隨筆》里記載說:「古人以四十為強仕之始,以五十為服官政之年,以七十為致仕之期。」70歲被視為精力和智力明顯衰退的臨界點,因而就成了官員到點退休的慣例年齡。除了明朝降為60歲外,歷朝歷代都沿用70歲退休的老規矩。官員故意隱瞞真實年齡,自古以來屢見不鮮,其目的就是「減年以求成」,獲得更多的提拔空間和機會。雍正不僅重視到這一問題嚴重阻礙干擾正常人事代謝問題,在此後他逐步規範這一問題管理,甚至細化到了如何規範書寫履歷的具體辦法,但也未能從根本上遏制年齡造假問題,由此多次出現了長相蒼老,檔案年輕的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波瀾 的精彩文章:

崇禎:五歲喪母,十歲喪父,三十三歲喪國,順治帝痛哭喊他大哥
曾國藩首席幕僚:對西方提出什麼預判?影響了曾國藩推進洋務運動

TAG:歷史大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