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開始為期 2 年探測任務

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開始為期 2 年探測任務

美國東部時間 11 月 26 日,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控制室里突然爆發出眾人的歡呼聲: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歷時 7 個月的飛行後,成功登陸火星,並發回了在火星上的第一張照片!

圖片來自:NASA

自 1976 年首個火星著陸器「海盜 1 號」開始,NASA 對這個「將可能是第二個地球」的研究從未停止過。

此次「洞察」號將主要對火星的地下活動進行探測,如地下結構、溫度、活動情況等等。加上此前「鳳凰」、「好奇」、「機遇」號等火星探測器的數據,「洞察」號補全了 NASA 在火星地表之下的空白,為科學家繪製出一幅完整的火星地圖。

「洞察」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火星探測器(其他探測部件由美、英、法、德多國參與研發),原名 InSight,即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運用地震和測地學和熱量傳送進行內部探測)的縮寫。

正如其名,「洞察」號的主要工作是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這和 NASA 之前派出過的探測器完全不同,之前主要都是在火星表面執行任務,而「洞察」號是將儀器深入到火星的內部。

「洞察」號各探測器. 圖片來自:NASA

除去「洞察」號探測器、著陸器和發射系統,在感測器配置上,「洞察」號裝備了內部結構地震儀(SEIS)、熱流及物理特性綜合探測儀(HP3)、自轉和內部結構試驗儀和 3D 全彩攝像機、廣角攝像機等先進探測儀器。

其中熱流探測儀將深入到火星深處,探測火星地下厚度、結構和熱量活動、地核情況等資料,幫助 NASA 對火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帶著 29 萬華人簽名登上火星

「洞察」號原計劃是在 2016 年 3 月發射,但由於其裝備設備的密封性問題,發射計劃被推延到 2018 年 5 月。

早在 2016 年發射前(2015 年),NASA 曾公開發起航天航空愛好者們在「洞察」號的矽晶片上「簽名」的邀請,當時共吸引到了全球 82 萬的愛好者參與。但由於發射推延,因而經過第二輪的邀請後,來自全球各地的愛好者簽名增至 240 萬個。


「洞察」號的「恐怖 7 分鐘」

由於「洞察」號是火星探測器,而不是火星探測車,加上需要進行地底的深探任務,因此 NASA 對著陸點的地表狀況、周邊地勢、陽光(為太陽能蓄電)都有相當嚴謹的考慮。

最終 NASA 決定在火星的4.5°N 135.0°E 設置著陸點,位於「好奇」號探測車著陸點的北邊。

但是,在火星上著陸並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是不能人工實時操控、且精準到點的著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描述了「洞察」號在降落前的「恐怖 7 分鐘」:

著陸器必須要以 12 度的姿態和每小時 12300 英里(約 19395 公里)的初速穿越火星大氣層,這些都需要「洞察」號通過預先設置好的數據自主完成,一旦出現一點偏差,都會讓「洞察」號的任務以失敗告終。

而在探測器向地球返回結果的 7 分鐘時間,是科學家們最緊張的時刻,因為火星也被號稱是「探測器的墳場」,歷來只有 40% 的探測器能成功登陸。

「恐怖 7 分鐘」之驚險,就連觀看整個登陸直播的美國現任副總統邁克彭斯都為「洞察」號的這 7 分鐘登陸捏了一把汗。

目前,「洞察」號已開展為期 2 年對火星地底探測的任務,相信在不久後的 2019 年,我們就能看到探測器返回的探測成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印度人今年為中國手機花了 5 千億盧比,但印度的「智能手機元年」還沒來
Apple Watch Series 4 拆解:這是內部和外部看起來一樣優雅的設備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