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拍照時,你總顯得丑,真正原因是...

拍照時,你總顯得丑,真正原因是...

周六,波叔組織了一場《生活萬歲》線下觀影會(

觀影會實錄請看今天3條內容

)。


圈了一波小粉的貓,今天很是得瑟。在和波叔挑選現場照片時,總在感慨,啊~為什麼攝影師把人家拍得那樣丑......


波叔實在不想打擊她。其他小菠菜是不是也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

男票的手機里,畢業照、聚會的大合照中,總能找到自己丑出新高度的照片。特別是證件照,總覺得自己被換頭了有木有!!



網友@LIU十LIN曾無奈表示 ,這是媽媽親吻著她額頭時的照片,想像中應該是個溫暖的畫面。


然而,在老爸的手機里就變成了……


一直喜歡拍復古文藝的照片,小心翼翼爬了半天,最後在媽媽的鏡頭下,成了可憐兮兮的流浪漢……


還有炸飛的頭髮、看不到正臉的角度、五短身材、大臉盤……說多了都是淚啊。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雖然沒有美顏自拍時的傾國傾城,但也不至於照片中的那麼丑,為什麼在別人的照片中,我們就會變醜呢?


網上盛傳一個說法:

鏡子中的自己比真實好看30%。

對於這個說法,很多網友都表示認同,並且現身說法。



數碼相機照出來的我,越看越『崩潰』。天天照鏡子,卻覺得自己天生麗質,皮膚細膩、身材又好,瞬間很滿足。


然而,從來沒有人就這個現象進行過相關的研究,那30%這個數據又是從何而來?很明顯這個

說法是不科學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通過其他介質,我們是看不到自己長啥樣的,我們對自己外貌的認知多來自於——鏡子。


有點基礎物理知識的菠菜都知道,平面鏡成像原理:

等大等距,左右相反。


也就是說,在照鏡子的時候,除了左右相反,鏡子里的成像就是真實的自己,並不存在美化或醜化的現象。


那麼,拍照時變醜,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一、熟悉產生喜愛


鏡子中的成像極其接近真實的自己,除了左右相反,而照片中的卻沒有左右相反。(這裡的照片指的是手機後置鏡頭和他拍的照片。)


大部分人的左右臉都是有細微差別的,一般很難找到左右臉對稱的人。但是不對稱的臉看起來都很和諧,以致於我們可能感覺不出左右臉的差別。其實,這差別還真的挺大的。


因為鏡像效果,別人看到的你實際上跟鏡子中的你是正好相反的。所以你看到別人拍的照片或者視頻覺得很奇怪,而別人覺得很正常,因為在別人眼中你就是這個樣子。


而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奇特的心理效應——

屢見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又稱曝光效應。


有研究發現,讓被試者反覆觀看一些無意義的符號,會讓他們更喜歡這些符號,即使它們沒有任何含義。


因為熟悉產生喜愛,反覆接觸一樣東西,單單是熟悉性,就可以令我們產生喜歡的感覺。


對於面孔也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覺得鏡子里的自己更好看,就是因為我們更熟悉鏡像的自己,所以也就更喜歡。


當然一些經常拍照的人會覺得自己的照片更好看,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經常看到照片中的自己,熟悉程度高了,也就覺得好看了。


舉個例子,一些乍一看長得不大好看的藝人,例如楊迪。現在他老在綜藝節目上蹦躂,出鏡多了,便覺得他沒有之前看上去丑了。


二、GIF好看過JPG



鏡子相比照片,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優勢。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系的Robert等人做過一個相關的實驗。他們將同一錄像中人物的自然截圖(靜態)和錄像本身(動態)作為材料分別呈現給試驗者,並讓試驗者做出選擇。


實驗的結果是:

動態下的人臉比靜態的人臉更有吸引力。


而且無論是群體錄像,還是個人錄像,甚至在圖片翻轉的情況下,結果都是如此。


這就是

凍臉效應



相機的誕生也不過兩百多年前的事情。而在這之前,除了畫作,人類的眼睛很長時間都是以處理動態圖像為主的。所以相比起靜態圖像面,我們的大腦要更擅長處理動態圖像。


根據相關研究,通過對試驗者展示相同人臉的動態和靜態材料,並同時進行腦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掃描。結果可以看到同樣的人臉的情況下,

動態圖像激活的大腦區域更多一些。


(圖片來源:M., Morris, D., & Taylor, M. J等)


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眼睛在觀看的是一個動態的自己,而照片上的自己則是靜態的。所以會覺得鏡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因此,可以叫爸媽帶自己的Live照片去相親,成功率更高哦。


三、記憶總是更美好的


這個世界上最好看的濾鏡,大概是記憶。


通常來說,我們不是一邊看照片,一邊照鏡子的。而我們口中所謂的「

鏡子中的自己

」,其實是我們腦海里記憶中的樣子。這個時候,PK的雙方就會變成——記憶中的自己VS照片中的自己。


日本Keio University的研究員做過實驗:他們給大學裡同一個班級並且彼此熟悉的學生照相,然後P了一下圖,給出原照、鏡像照、醜化照、美化照,讓本人以及其他同學選擇出與真人最像的一張。


結果發現:大多數本人選擇了更漂亮的照片,而其同學的選擇則更符合真實。


真相好殘忍:

不是鏡子里的臉好看,而是我們自己記憶中的的臉好看。


事實上,人腦對自我面孔識別和他人面孔識別的處理方式是有不同的,

我們存在自我面孔識別優勢。

根據自我面孔識別優勢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發現,在觀察自己的臉時,人的左半球前額葉激活程度更高,與看到其他人的臉激活區域有很大的區別。


(左邊的是自我臉孔識別,右邊是他人臉孔識別,圖片來源:Julian Paul Keenan等)


而且研究發現,自我面孔識別的速度明顯高於其他人,包含熟悉的朋友和陌生人(Keenan et al,1999),即使是進行上百次的訓練後,自我面孔識別優勢依然存在(Tong &Nakayama,1999)。


也就是說,我們更喜歡看自己的臉,也更容易發現自己的臉。例如合照中,我們總能很快發現自己。


而且人普遍有

自我增強

(self-enhancement)的動機,希望保持自己積極正面的形象。所以無論是照片的自己,還是鏡像的自己,都不是「記憶中的自己」的對手。


那為什麼同樣是拍照,自拍和他拍差距這麼大呢?


因為自拍相當於照鏡子。


自拍照其實也是鏡像照。如果在同一個角度和光線下,分別用手機前置鏡頭和後置鏡頭拍一張照,你會發現兩張照片剛好是相反的。

根據波叔前面所說的屢見效應,我們對自拍照的熟悉程度會更高,就會認為自拍照更好看。


除去這些生理、心理因素後,照相機的硬體設備也是其原因之一。


首先是

像素問題

。像素與照片的清晰度有關,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反之則亦然。而像素越高,照片照片越清晰,臉上的缺點瑕疵就越明顯。


通常來說,手機鏡頭的後置鏡頭比前置鏡頭的像素更高,也就是說後置鏡頭照片更加清晰,臉上的瑕疵更明顯,所以看起來就更丑了。


想想當年娛樂界,在化妝技術不甚發達的年代,硬是靠低像素的攝影機與低解析度的屏幕加成下,打造出一打女神。而現在在高清鏡頭下,就算是一個小斑點,小痘痘都清晰可見。


所以有時朦朧也是一種美。


其次是

焦距問題

,也就是鏡頭畸變。相比起鏡子,相機鏡頭會對物體造成一定程度的變形效果。根據鏡頭焦距不同,照片的畸變程度也不同。短焦距鏡頭下,人像會明顯扭曲,中焦端則畸變減弱,但是長焦端則會讓臉變得又寬又肥。


手機的前置攝像頭一般是廣角鏡頭,焦距在0~35mm之間,而後置鏡頭一般是長焦鏡頭,焦距在85mm以上。

(攝影師斯蒂芬?伊斯特伍德)


很明顯,焦距越短,人臉就越顯小,五官更具突出,焦距越長,人臉就越大,五官也越扁平。所以自拍照里巴掌臉,大眼睛的自己,其實是假的。


難道後置鏡頭裡醜醜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


也不能這麼說。理論上,焦距為135mm的人像拍攝會更加貼近人的真實相貌,但還是會受到光線和角度的影響。


這時候,就要考驗攝影師的功力了。同樣的鏡頭,同樣的人,人家拍出來的是小仙女,你拍出來就是土肥圓。怪誰?


除了攝影師,被拍攝者的鏡頭感也是很重要的。鏡頭感強的人會更容易展現自己好看的一面,而鏡頭感弱的人往往是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有看過《全美超模》嗎?忽略其中的各種撕逼,僅僅是關注硬照本身,你會發現同一個模特第一期硬照和最後一期硬照的差別很大。因為在比賽的過程中,她們對自己的身體更加了解,更清楚如何展示自己。


(第15季《全美超模》冠軍Ann Ward)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看到真實自我的辦法:


把兩個小鏡子成直角並在一起,朝兩鏡面相交方向看去,把角度調整到鏡子里只有一張臉為止。你會看到沒有左右顛倒的自己,也就是別人眼中你的模樣。



美麗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在這個「

看臉

」的社會,外貌真的很重要。但無論我們披著一個怎麼樣的皮囊,也不過是紅粉骷髏,終將會逝去。


與其糾結於已經成定局的外貌,不如花時間去提升自己的修養。



今日心情 自信最美


沒有哪一種美貌,能超越記憶中的自己。


<每日讀書打卡的小夥伴,在這裡哦??>





bookface熱門文章







  • 一群在安寧病房等死的人



  • 30歲生日被人打,他的朋友卻只在圍觀



  • 家暴不是家醜,是犯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最不該被忘記的人,卻被我們遺忘了40年
風靡亞洲的網紅收斂水,毛孔立即收縮、黑頭也開始溶解!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