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賀建奎給自己做了三次「基因編輯」:想當中國愛因斯坦,卻變成生物狂人

賀建奎給自己做了三次「基因編輯」:想當中國愛因斯坦,卻變成生物狂人

曉查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讓事件「主角」賀建奎成為國內外輿論中心。

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疑點:

賀建奎曾經表示自己熱愛物理,為何卻最終走入了生物學基因工程領域?

曾說學者應該「堅守清貧」,為何卻開設多家公司,吸納融資上億元?

當初極力反對在人體上進行基因改造,為何如今卻做了這麼一場實驗?

量子位根據挖掘到的信息,嘗試捕捉賀建奎人生的三大轉折。

醉心物理,投身生物

賀建奎,來自湖南婁底,家境貧寒,爸媽務農。根據媒體報道,他從小迷戀物理學,立志要成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十幾年刻苦學習,如願考上中國科技大學。

但是,賀建奎一開始沒能考入物理學專業,在其他專業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仍然熱愛物理學的他「強行」轉了專業。

他很滿足:「本科四年我享受了物理學帶來的『能量』。」

比較有趣的是,賀建奎Facebook主頁的個人履歷上,本科學校一欄寫的是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ittagong,為孟加拉國吉大港市的民辦高校,但縮寫和中科大相同(USTC)。他的同學說,大概是一時疏忽。

在中科大的最後一年,也就是2006年,賀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學術文章「Conclusive quantum-state transfer with a single randomly coupled spin chain」,研究內容為量子態傳輸,與生物學尚無任何關係。

之後,賀建奎前往美國求學,進入美國萊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 Astronomy),師從邁克爾·迪姆(Michael Deem)教授從事其他學科與物理學交叉的研究。

邁克爾·迪姆,既是物理系也是生物工程系的教授,研究內容包括:病原體進化的物理學理論、疫苗設計、可變或多菌株病毒和疫苗的免疫反應等等。

關於迪姆教授的研究成果,他的小組主頁上這樣寫到:

「迪姆已經開發出量化流感疫苗有效性和抗原距離的方法、塑造免疫系統以減輕登革熱的免疫優勢方法,允許HIV從免疫系統中脫離的物理理論,以及可以解釋跨物種遺傳交換的進化數學模型。」

賀建奎的同學對量子位表示:「賀建奎博士攻讀的方向和生物物理學有點相關,不過是做理論物理,network模型之類的。」

關於他提到的「network模型」,何建奎發表過兩篇文章。

其中一篇是開啟了他在生物物理學的研究生涯,主要內容為物理學模型在生物學等領域的應用。

另一篇標題為「世界貿易網路中的結構與響應」,算是物理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內容,發表在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s Review Letter》(影響因子8.839)上。

如果說這兩篇論文是一種交叉科學的嘗試,另外還有3篇論文內容則是直接在標題上體現了生物學。

他在萊斯大學發表的最後一篇論文就與昨天的基因編輯直接相關:「Heterogeneous Diversity of Spacers within CRISPR」。

文中提到了CRISPR用在細菌DNA中可以實現病毒免疫,不過文中並未涉及到任何基因編輯實驗操作,只是提出一種理論模型。

之後在博後的學術生涯中,他似乎沒有任何生物學方面的成果發布,只是在2011年出版了一本書。

一名北美畢業的物理學博士向量子位透露,「學生在畢業後可以選擇出版自己的論文集。這本書大概率是賀建奎將自己過往的論文印刷出版了。」

亞馬遜網站上的介紹也證實了這種說法。

量子位登錄了這本書的出版社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網站發現,這家出版社並沒有在首頁顯示任何出版過的書籍,只有一篇大大的廣告:

回到國內後,賀建奎的研究內容,與基因編輯免疫艾滋病的關聯也越來越強,「疫苗」、「抗體」、「基因組學」、「免疫T細胞」、「高通量測序」等關鍵詞在他的論文中頻頻出現。

北美華人論壇mitbbs有網友爆料,賀建奎在博士、博後期間的研究內容和現在大相徑庭:

「他是物理出身,後來博後去做蛋白質,主要搞數據分析,測序。根本就不是細胞生物學

家/發育生物學家,跟醫學更是不相關。」

賀建奎為何要從物理學轉到生物學?

在接受《千人》雜誌的採訪時,他解釋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得不考慮到未來的工作方向以及面臨的生存壓力。

報道中表示,這時他發現物理的黃金時代似乎悄然逝去,而生物學正在蓬勃發展,留有很多空白,他抓住生物學發展的「尾巴」,在讀博時毅然的跨學科轉向了生物學專業。

從學者到商人

賀建奎的愛因斯坦夢,終結在了萊斯大學。

此後,他在生物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於2011年1月進入斯坦福大學,跟隨斯坦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斯蒂芬·奎克教授,從事基因測序研究。

2012年1月,賀建奎博後研究結束。僅僅一年的經歷,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賀建奎曾說,「一直到博士畢業,我都沉浸在學術研究的象牙塔中。從沒有將科學研究和商業扯上關係,但在斯坦福,我的人生觀第一次被真正顛覆了。」

因為,斯蒂芬·奎克教授不僅是世界基因測序領域首屈一指的頂級科學家,而且還是十多家公司的掌門人,是擁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億萬富豪。

從斯坦福大學離開後,賀建奎通過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加入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組建自己的實驗室,成為了一名副教授。

這只是賀建奎回國之後的一重身份。他的另一重人生,也在這時正式開始了。

根據天眼查信息,在賀建奎回國的那一年,還創立了一家名為瀚海基因的公司,主要圍繞著基因測序開展業務。

在南科大,教師兼職創業並不新鮮。

早前,南科大副校長湯濤公開表示,南科大為了解決科研成果的轉化問題,創新產學研機制,「明確教職工可以獲得以職務發明成果及技術作價入股企業進行轉化收益的70%」。

南科大官方介紹信息中,賀建奎的最後一篇論文發表於2015年。

也正是在2015年之後,其他5家賀建奎擔任法人的公司先後開始成立,基本上都集中在生物科技領域。分別是:

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深圳因合生物有限公司、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以及深圳因合醫學檢驗實驗室。

同樣是在2015年,賀建奎與莆田系醫院有了接觸。具體的事件是:

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宣布,與Phayathai Hospital Group、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健康衛視有限公司(香港)訂立策略合作框架協議。

本次事件中的另外一個主角,「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就是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的諸多醫院之一。

2017年7月底,瀚海基因研發的國產第三代基因測序儀上市,賀建奎走進公眾視野,成為「科研明星」,被讚譽為基因測序行業內的「黑馬」,身價高達十億。

2017年年底,騰業創投、正威集團、中科普瑞等投資了瀚海基因的Pre-A輪。

這時,他的創業已經到了關鍵期。根據《千人》雜誌報道,當時,南科大批准他可以停薪留職兩年,這兩年之內他不用給學生講課、不用參加任何會議,不用做一些公共服務工作,但是可以保留實驗室,招收研究生、博士生進行科學研究。

停薪留職的開始時間是在2018年2月。2018年4月,瀚海基因宣布獲得2.18億元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

在資本與商業的裹挾中,賀建奎是否會遊刃有餘?他會走向何方?一切仍是未知。

「極其不負責任的」歷史性突破

11月26日上午,人民網發布文章稱:

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這項研究,也通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查。

消息一經傳播,便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緊急否認:我們沒做過此項目。倫理審查文件「簽字」者稱不知情、未參會、沒簽字。

賀建奎任教的南方科技大學也發表聲明稱,研究在校外開展,不知情,將調查。

被傳出為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科技計劃項目提供資金的深圳市科創委,也予以否認。

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試驗未經醫學倫理報備,將啟動對」基因編輯嬰兒」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在下午17點左右,122位國內科學家在微博發布「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更加讓人疑惑的是,就在他開展這個項目之前,2017年2月份,賀建奎還在科學網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

CRISPR-Cas9是一種新技術,我們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不論是從科學還是社會倫理的角度考慮,沒有解決這些重要的安全問題之前,任何執行生殖細胞系編輯或製造基因編輯的人類的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前後為何相差這麼大?現在,仍舊沒有什麼資料能夠證明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賀建奎表示,「自己不僅想要創造第一例,更要使之成為範例。」

對於後果,他表示「我相信這能幫到他們的家庭和孩子,如果實驗產生了意外的副作用或傷害,我會感到和他們同樣的痛苦,我本人會負起責任。」

最新動向

目前,人民網文章《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鏈接已經失效,無法訪問。

人民日報今天早上就此事發表評論稱:科技發展不能把倫理留在身後,這是與人類性命攸關的事業。

國家衛健委表示,已經注意到「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依法依規處理。

賀建奎團隊回應稱,將於本周三在香港會議上公開該項目的相關數據。

年度評選申請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關鍵字「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專業群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關鍵字「專業群」,獲取入群方式。(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AI公司銀河水滴完成1億元Pre-A融資,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
何愷明「終結」ImageNet預訓練時代:從0開始訓練神經網路,效果比肩COCO冠軍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