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我才不像竇唯那麼傻燒你們汽車,見面我直接抽你們這幫孫子
文/何楚
開啟編劇模式,從《渴望》到《編輯部的故事》《愛你沒商量》《過把癮》
王朔的大量精力都花在了影視上。實事求是的說,當年的王朔一人承包了中國影視的半壁江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一天,鄭曉龍請王朔、鄭萬隆、李曉明吃飯,說想拍一部通俗室內劇,不追求人性深度,按照老百姓的審美情趣來,請大家給出出主意。王朔就說,那還不簡單,讓善良的女主角遭受點磨難,激活觀眾的淚腺。四個人聊了一下午,就把電視劇的框架定了下來,那就是《渴望》。
《渴望》播出,引起轟動,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收視率:96.4%。
緊接著是《編輯部的故事》,鄭曉龍找了四個編劇,其中有王朔。劇本寫完後,一直通過不審查,大家沒了心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之後一天,審查又通過了,劇本卻丟了。王朔就靠寫東西吃飯,不寫都不行。在劇組打工的馮小剛毛遂自薦:「王老師,要不咱倆一起寫?」
1991年《編輯部的故事》上映,《編輯部的故事》社會影響力極大。它的王朔風格太明顯,就是不把知識分子當啟蒙者,寫成跟老百姓一樣的大俗人。李冬寶那個角色,王朔跟馮小剛一起找的葛優,比著葛優的樣子寫的。
之後,王朔寫《愛你沒商量》,口碑很差。就在這時,英達想弄一個類似美國情景喜劇《考比斯節目》的中國版,就去找王朔。王朔正想靠一部電視劇翻身呢,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就有了中國版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開始沒多久,社會對王朔的口誅筆伐愈演愈烈,王朔忙於應戰焦頭爛額,心態靜不下來,「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了」。英達對老王說:「你要是不寫,我這不是白忙活了嗎?你走了我怎麼辦?」
王朔實在無心寫作,躲到了外國,就給英達推薦了梁左來頂缸。梁左是誰呢,就是給姜昆寫相聲《虎口遐想》的那位。後來,《我愛我家》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後來梁左還和英達成了親家,梁家小妹梁歡嫁給了英達,當然,這是後話了。
1992年,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過把癮》播放,主演是王志文江珊及劉蓓,改編之王朔的《過把癮就死》及其他兩部中篇小說。當時,主流不滿王朔的「痞氣」,央視還專門把《過把癮》放在十點後播出,但也擋不住它火得一塌糊塗。
拍《編輯部的故事》時,馮小剛作為編劇。後來隨著與王朔合作頻繁,加上馮小剛會來事,一口一個「王老師」的套近乎,於是兩個人便在1994年躊躇滿志地開了個公司叫「好夢影視」。
第一個劇本《好夢獻給你》,馮小剛還沒下筆呢,人家錢都打他賬戶上了。結果馮小剛遲遲寫不出東西。好在這時有人把劉震雲的《一地雞毛》送上門來,兩人一看好東西,趕忙找陳道明來演,一炮打響。
原以為會越來越好,可拍了電影《永失我愛》,反響平平,電視劇《月亮背面》,直接就沒通過審查。王朔導演、馮小剛主演的《冤家父子》,拍攝時,王朔在車裡跟人侃,馮小剛在前面拍,拍完了找王朔:「王老師覺得這樣如何?」王朔擺擺手:「你覺得怎麼好怎麼來吧。」
電影在瑞士拿了個獎,回國就被封殺了。主流覺得他是洪水猛獸,影響力太大太壞。當時王朔明顯能感覺到,各種暗流都在向自己湧來。
包括他跟馮小剛後來弄的好夢公司,雄心勃勃,也因為行政上的原因讓人給滅了。說白了就是覺得你王朔太叫囂了,太張揚了。
——葉京訪談
最後,王朔不想搞了,把自己新作品《你不是一個俗人》給了馮:「你自己玩兒吧,以後拍電影,別掛我的名。」
不久後馮小剛拿著本子拍出大陸第一部賀歲電影,《甲方乙方》,終於一炮打紅。
王朔說:「沒有對手,我很寂寞啊。」
從1990年至1996那幾年,王朔從雄心勃勃進軍娛樂圈沒完沒了地寫影視劇,把王朔寫噁心了,幾乎耗盡了生活素材,連身邊人的故事都沒落下。沒多久,王朔去了美國。
很長一段時間,王朔都厭倦了以往的寫作,總想著寫一個巨牛逼的東西出來。拿他當時的話說,「最次是一《飄》,一不留神就是個《紅樓夢》」
隨後,他丟出一本雜文集《無知者無畏》,還是演流氓,調侃港台文化,瞧不起金庸,矛頭一度還曾指向了魯迅和老舍,一副罵罵咧咧的姿態,引來更多人的口誅筆伐,越發坐實了大家對他的印象:丫果真就是個流氓!
又一日,報上出現一篇《我是王朔》,痛快淋漓地把王朔從頭到腳扒乾淨罵了一遍,很多人看了,拍手稱快,說罵得好!後來一打聽,媽了個巴子是王朔自己寫著玩兒的。
其實此時的王朔,精神上已然出現了危機。
1991年我寫了100多萬字的小說、電影和電視劇本,第二年遭了報應,陷入寫作危機。
老實講,那也是一次精神危機,我對自己的寫作生活,包括所寫的東西,產生了很大懷疑。
用小資產階級女性誇張的腔調形容,我認為我崩潰了…腦子裡轟然而至的都是些飛快的短問句:我這兒幹嘛呢?
我這就算——活出來了?我想要的就是這——眼前的一切?
——《看上去很美》序言
「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
錢,掙了,名,出了,譽滿天下,同時也謗滿天下
罵,也給人罵了,小說,也寫了,但人生就是如此嗎?
老子曰:不敢為天下先.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
是說人無完人,有時候某一方面很優秀的人,公眾會不自覺地對其持有潛在的道德上的高要求,但是其實人優秀的方面不一定是道德方面,這也是是一種公眾心態吧。
這期間,老王的父親死了,哥哥死了,梁左也死了,緊接著5個朋友,哐哐哐死了一堆人。有些人,上午還好好的,下午說沒就沒了。
對死亡的恐懼,直接導致老王同學對生命的懷疑。這期間王朔像溺水一樣到處亂抓,開始到處去找解決方法,佛經、《聖經》、《道德經》…...他不停反思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經常在深夜裡痛哭,在酒吧里逮誰跟誰哭一頓,見誰都兩眼發直......
馬未都曾在訪談時說了老王同學一件事:2005年,王朔窩在家裡寫《我的千歲寒》,看見門口一個修自行車的特別討厭,一看見他就寫不出東西來。
於是,王朔從家裡拿出了3萬塊錢,給那修車的說:「這3萬塊你拿走,到別的地方修去。」
馬未都在節目里說:「我估計他啊,手上就3萬塊零幾百,都給那人了。那時他精神上就有點恍惚了,正常人誰幹得出這種事啊?」
呵呵 ,早知道,也去他家門口修單車去。
「得罪小人得罪唄,跟小人做朋友才累呢。」
「沒寫完也比你們寫的好,就敢吹這個牛逼!」
「我心理沒問題,我心理嚴重正常!」
「缺德媒體別找我,怎麼那麼愛跟你聊啊?再給我亂寫我找你們報社去,我才不像竇唯那麼傻燒你們汽車,見面我直接抽你們這幫孫子!」
那一年,王朔逮誰罵誰,開始懟天懟地,於是不少人覺得他瘋了。
(因文章較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