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環保組織發布 G20 成員國氣候行動報告,兌現承諾不樂觀

環保組織發布 G20 成員國氣候行動報告,兌現承諾不樂觀

環保組織發布 G20 成員國氣候行動報告,兌現承諾不樂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0 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開幕在即,國際環保組織「氣候透明」(Climate Transparency)發布了一份評價 20 國集團成員國氣候行動的報告《棕色到綠色報告 2018》(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20 國集團成員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力度還遠遠不夠,化石能源行業對成員國的政策制定依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氣候透明」是 2014 年由「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創始人 Peter Eigen 和哥斯大黎加前環境和能源部部長 Alvaro Uma?a 共同創辦的,旨在通過加強信息透明度,推動 20 國集團的氣候行動力度。從 2015 年開始,每年都會發布評價 20 國集團成員國氣候行動的報告。

通過對去碳化、氣候政策、金融、脆弱性四個方面相關的 80 個指標的梳理,《報告》全面評估了成員國的氣候行動效果。根據《報告》,成員國中有 15 個國家去年的溫室氣體排放仍在增加,除了印度目前的行動能勉強達到了《巴黎協定》2℃ 的上限要求,其他國家都沒能完成《巴黎協定》制定的目標。按照成員國政府目前的行動力度,本世紀末全球的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 3.2℃,比《巴黎協定》1.5℃ 的目標值高了 2 倍,也超過了上限值 2℃。

報告還發現,二十國集團成員國 82% 的能源仍然來自於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能源,而且 2007 年到 2016 年這十年間,成員國為化石能源提供的補貼增長了50%,僅在 2016 年,成員國為化石能源就提供了 1470 億美元的補貼。而根據《巴黎協定》中第二條的規定,締約國應「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報告認為,二十國集團成員國對化石能源更多的補貼正在打擊氣候行動的有效性。

在所有國家中,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的排放情況最為糟糕,如果全球其他國家的行動力度和這三個國家一樣的話,那麼全球氣溫升高將超過 4℃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中國近幾年通過降低煤炭依賴,碳排放實現了穩定,但是這一積極的趨勢在去年出現了下滑。

報告的作者之一 Jan Burck 說:「化石能源行業和廉價的清潔能源之間有一場硬仗要打。舊的經濟訓練有素,而且他們向政府施加了巨大的遊說壓力,將稅收用於補貼舊世界。」

前聯合國締約方會議執行秘書 Christiana Figueres 認為「氣候透明」的報告「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對於我們現在所處位置的獨立盤點。這對於那些將在 2020 年宣布自身貢獻的國家來說,是有價值的信息。」

在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看來,目前世界各國遏止全球變暖的行動還不夠快。在 22 日首次舉行的網路氣候變化會議上,Guterres 說:「氣候變化比我們的行動更快,我們承受不起任何拖延,需要仰賴所有國家,以確保下個月在波蘭舉行的第 24 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能成功。」

12 月 2 日- 14 日將在波蘭「煤都」卡托維茲舉行第 24 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會議將圍繞《巴黎協定》的實施綱領展開討論,確保《協定》的核心目標能被實現——即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控制在 1.5℃ 以內。

題圖來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elltale 關門了,它曾出品了最吸引人的章回體敘事遊戲
趣頭條今年已經虧了 9 億,每拉一個新用戶要花 100 多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