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北洋新軍實力所在的晚清秋操
原標題:獨家揭秘北洋新軍實力所在的晚清秋操
作者:彭秀良,獨立學者,研究方向為民國史、社會工作,著作有《守望與開新:近代中國的社會工作》、《王士珍傳》、《段祺瑞傳》等。
秋操,是中國古代軍事學的一個獨特名詞,意為秋天裡的操練。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鬥力最為強悍的兵種之一。三秋季節,草肥馬壯,歷代帝王選擇此時舉行騎兵或騎步兵結合的軍事操練,是為秋操。清光緒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清政府調動數萬名新軍先後在直隸河間、河南彰德進行了兩次規模巨大的軍事演習,即秋操。這兩次秋操展示了晚清軍事改革的成就,在中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馮國璋都參與其中。
練兵現場
河間秋操是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4日到28日舉行的。由於參加秋操的北洋新軍是袁世凱一手操練的,他又是練兵處會辦練兵大臣及這次秋操的閱兵大臣,所以,袁世凱無疑是這次秋操的策劃者和最高指揮。為保證秋操的成功,充分顯示北洋新軍的實力,袁世凱在秋操前精心進行了安排和部署。首先是設立了秋操的參謀作業機構———閱兵處,馮國璋被任命為總參議兼評判處首領,「總理閱兵各處事務,遵奉閱兵大臣之諭施行方略,監視軍情、評判戰況並指導演習等事」。閱兵處下設評判處、綜理處、遞運處、傳宣處、執法處、接待處、信號處等七個處,分工負責秋操的有關事宜。
參加河間秋操的北洋新軍共兩鎮四混成協,總兵力為45002人,幾佔北洋新軍的三分之二。這兩鎮四混成協分為南北兩軍,南軍由第四鎮和第四、第九混成協組成,任命王英鍇為總統官,陸錦為總參議,官佐目兵夫役共22513名。北軍由第三鎮和第一、第十一混成協組成,總統官段祺瑞,總參議李世銳,官佐目兵夫役共22489名。幾萬軍隊參加秋操,糧餉器械、軍需供應為最重要之事。馮國璋根據袁世凱的命令,選擇河間府屬之臧家橋、沙河橋適中地方暫設軍糧分所,就近饋米糧之外,量給餅乾、柴草、麩料,兼儲並蓄,至於槍炮、子彈、車輛、馬匹等,都做了充分準備。
袁世凱
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對河間秋操極為關切,秋操期間曾發電慰問。河間秋操結束後,袁世凱將會操情況詳細向兩宮作了彙報,並將反映秋操實況的照片、辦事章程、方略命令及戰況評判、訓詞等上呈。光緒、慈禧閱後甚為高興,下特旨對袁世凱、鐵良等人進行表彰,並鼓勵其進一步努力,精益求精。
河間秋操的成功,馮國璋是出了大力的。彰德秋操是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22日至25日舉行的,彰德即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與河間秋操不同的是,彰德秋操是南北新軍聯合舉行的軍事大演習,袁世凱的北洋新軍組成北軍,湖北新軍和河南新軍組成南軍,南北兩軍總兵力為兩鎮兩混成協,總共33958人。北軍以段祺瑞為總統官,陸錦為總參謀官,總兵力為一鎮一混成協,共16172人,是由上年未參加河間會操的部隊臨時拼湊而成的。湖北新軍第八鎮和河南新軍第二十九混成協合編成南軍,任命張彪為總統官,黎元洪為第八鎮統制官,王汝賢為第二十九混成協統領官,兵力為17786人。馮國璋被任命為南軍專屬審判官長,想必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中間彰德大操、太湖大操以及直隸
會操頻數,靡役不從,均學術為之發蹤指示也」。這句話既概括了馮國璋在河間秋操及彰德秋操中的作用,也指明了參加秋操對馮國璋軍事學知識與思想的深刻影響。
彰德秋操中的清軍炮兵
除河間秋操、彰德秋操外,馮國璋還參與了一次流產的秋操,即永平(永平府在今河北省盧龍縣)秋操。永平秋操原定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7日至21日舉行,因武昌起義爆發而被停辦。永平秋操計劃抽調陸軍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二十鎮一部及禁衛軍一部分編為東、西兩軍,共計33000人。東軍系由第一、第二、第二十鎮各部,編成混成第一鎮和混成第三協;西軍系由第四、第六鎮及禁衛軍混成第二協,編成混成第四鎮和禁衛軍混成第二協。馮國璋被派充東軍總統官,舒清阿派充西軍總統官。永平秋操的總方略是東軍為敵軍,由秦皇島登陸後向北京方向攻擊;西軍為主軍,其主力向灤州方向進發迎戰敵軍。在永平秋操的攻、防計劃中,以東軍為入侵的假想敵,可以看出馮國璋軍事設想的某些影子。但是,永平秋操尚未開始,武昌起義已然爆發,清政府不得已取消了原先的秋操計劃。
同時,為了鎮壓武昌起義的革命軍,參加秋操的新軍迅速被集結起來,開往湖北前線。「永平秋操本就是將新軍置於實戰環境下的一次軍事演習,新軍各部官兵、武器裝備及後勤供應等臨戰準備極為充分,無疑為清政府迅速集結兵力、開拔南下提供了極大便利」。永平秋操不僅為清政府迅速集結兵力、開拔南下提供了極大便利,也為馮國璋提供了便利,他被任命為第二軍軍統,趕往湖北前線,開啟了人生路上的一個新里程。
《馮國璋傳》,中國書局2018年版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馬巧玲
※幾個日本兵衝進朝鮮王公捉拿國王,結果改變東亞格局
※娘子關保衛戰:全師13000餘人打完僅剩2700人!
TAG:楊天石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