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島歸還論」:安倍政府難以下咽的「美酒」

「兩島歸還論」:安倍政府難以下咽的「美酒」

原標題:「兩島歸還論」:安倍政府難以下咽的「美酒」


  2018年11月14日,俄日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會晤,雙方就繼續推動兩國面向千島群島方向的經濟合作達成共識。然而,與安倍首相志得意滿相比,日本國內對兩國合作方向的狐疑與日俱增,其擔心的重點在於經濟上對俄方的「讓利」非但未能換取對方在領土主權立場的軟化,反而導致己方長期堅持的「四島歸還論」出現動搖。受此影響,沉寂多時的俄日圍繞南千島群島主權爭端再次成為日本國內聚焦的熱點。


千島群島,東接阿留申群島,北連堪察加半島,西望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南鄰北海道,其南部的擇捉島、國後島以及鄰近的齒舞島、色丹島為俄日爭議之地。1855年俄日曾就千島群島釐定管轄範圍,上述四島為日方人員居住。明治維新後的1874年,日本政府曾與俄羅斯達成《千島群島、庫頁島交換條約》獲得整個千島群島主權。1945年,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簽署的《雅爾塔協定》規定千島群島交予蘇聯,7月中美英政府發布的《波茨坦公告》,規定日本戰後領土應限制在本州、九州、四國、北海道及其他盟國確定的島嶼之中。蘇軍遂於同年8月佔領整個千島群島。戰後,日本政府在美國的支持下否定《波茨坦公告》中的島嶼移交具有主權轉移的含義,堅持要求蘇方歸還上述四島,並以「北方領土」或「北方四島」指代爭議島嶼,形成在日本輿論內佔據主流的「四島歸還論」。而俄方堅持認為對相關島嶼的領有是二戰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方分歧導致俄日至今無法簽署和平友好條約。

由於俄方控制相關島嶼,美國拒絕在爭議島嶼承擔對日本的軍事防禦義務,日本實際上缺乏對俄羅斯的有效反制約手段,柔化己方立場成為凸顯其自身在千島群島主權存在的唯一路徑。自上世紀50年代的鳩山一郎政府起日方即產生部分收回爭議島嶼主權的動議,1956年《蘇日聯合宣言》中強調蘇聯將向日本移交爭議島嶼中較小的齒舞島、色丹島(不及爭議區域領土面積10%)後,兩國締結和平友好條約。自此,「兩島歸還論」逐步升溫。然而,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威脅日本如果擅自對蘇妥協將會影響其自美軍手中收回琉球管轄權的相關事宜,導致日方立場再度回歸「四島歸還論」,蘇日(俄日)關係正常化進程至今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此後,日方立場屢有修整,徘徊於「兩島歸還」與「四島歸還」之間,曾有日本官方人士試探提出將俄方歸還領土範圍擴大到國後島,即「三島歸還」或在兩島基礎上至少歸還國後島一半領土。然而,相關動議始終不僅無法獲得俄方正面回應,也無法在日本國內形成共識,其影響力始終無法與「四島歸還論」、「兩島歸還論」相比擬。究其原因,在於「四島歸還論」既迎合了日本精英修正戰後國際秩序的動機,亦符合日本國民的普遍預期。而「兩島歸還論」則更為現實,俄方始終延續了蘇聯時期確定的立場,可以將齒舞、色丹兩島視為北海道附屬島嶼,加以移交,但拒絕討論國後島、擇捉島主權問題。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之間,日本歷屆政府多屈從於民意而不敢輕易接受「兩島歸還論」。


必須注意到安倍首相自二次當選以來,已近乎篤定執政至2022年,成為冷戰後日本少有的「長壽領導」。出身政治世家的安倍晉三一直對實現其父時任外相安倍晉太郎所致力的完成俄日關係正常化使命有所關注,試圖在「北方領土」問題上有所建樹。除卻2014年日本響應美國要求就「克里米亞危機」一度參與對俄制裁外,安倍始終試圖與普京保持良好的個人關係,為兩國關係的緩解提供有利氛圍,兩國領導人多次表達不將爭端遺留後人的想法。 在此基礎上,安倍內閣一改前任政府以俄方作出讓步為前提方可啟動兩國在爭議地區經濟合作的既定立場,與俄展開漁業、環境、養殖等經濟合作,增加爭議地區對日本經濟依賴,為兩國關係的和解創造條件。在俄方拒絕完全接受「四島歸還論」的前提下,結合朝日新聞透露日方接受「兩島歸還」及河野太郎外相不願重申爭議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的姿態審視,安倍政府顯然對部分收回爭議島礁主權有所傾向。即使如此,接受「兩島歸還論」對安倍無異於是重要的外交豪賭。


一方面,日本國內民眾浸染「四島歸還論」時日已久,「北方四島」稱謂在日本已深入人心。2月7日自上世紀既已成為日本全國「北方領土日」,對日本國內民眾影響甚大,在野黨與自民黨內非安倍派系亦對政府可能做出的讓步多有關注。缺乏與鄰國解決歷史爭端的經驗與心理準備將是困擾安倍政府接受「兩島歸還論」的重要課題。

另一方面,俄羅斯對「兩島歸還論」態度依然有所保留,軍方及爭議當地民眾對移交心有抵觸。儘管冷戰後南千島群島地區居住的俄羅斯民眾持續減少,但相關島嶼地處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進出鄂霍次克海與北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普京也需要俄方在相關出讓地區有所存在,以便對日長期有所牽制,強調即使遵照《蘇日聯合聲明》,也「沒有說明依據怎樣的條件以及兩島的主權屬於誰」。在做出巨大讓步的情況下,尚不能收回兩島全部主權將很可能導致「北方領土問題」成為影響安倍長期執政的重要因素。


此外,美國是否願意配合俄日和解,不在歸還島嶼地區設立駐軍基地等問題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安倍接受「兩島歸還」的難度。總之,對於日本政府而言種種不確定因素下解決一個累計七十餘年的歷史難題短期恐非易事。(呂平 大連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多國學員齊聚珠海交流非公約船舶安全管理經驗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借炒作「網路竊密」問題抹黑中國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