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什麼?向誰買?
進口
中國經濟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內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變化,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也為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搭建了舞台。
進入21世紀,全球貿易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2000-2012年,亞洲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1/3,由28.89%上升至39.06%。亞洲的出口和進口額在全球的比重已經超過歐洲和美洲,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地區和最大的進口市場。在此期間,中國經濟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國內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的角色變化。
原文 :《中國買什麼?向誰買?》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課題組
圖片 |網路
中國進口的結構與變化趨勢
中國進口貿易的規模是多少?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戰略機遇。商務部統計結果表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中國)的經濟總量約為 21 萬億美元,約佔世界比重的1/3,人口共計46億人,佔比超過60%。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周邊國家的經濟總量為6萬億美元,人口接近20億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周邊國家經濟總量5萬億美元,人口接近13億人。
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聯繫強化,直接影響到中國進口貿易規模的變化。2013-2017年,中國進口商品年平均總額超過1.8萬億美元。其中,2013年,中國進出口商品總額為4.15萬億美元;2017年,中國進出口商品總額為4.1萬億元。同一時期,2013-2014年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由19500億美元升至19592億美元,隨後進口規模持續2年下降,2016年進口商品額降至15874億元。2017年,中國進口商品額反彈回升,進口總額達到18410億美元。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平均進口商品規模超過6500億美元。其中,2013-2014年,中國進口貿易額保持增長,由7123.1億美元增至7288.9億美元;而後持續下滑,2016年中國進口貿易額跌至5561.6億美元;2017年,中國進口貿易額出現大幅度增長,增至6660.5億美元。
中國進口貿易產品的結構是什麼?
進口商品結構是由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要素資源稟賦、國際分工的地位、本國產業發展的水平、國內消費的需求以及貿易政策的導向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在國際貿易中,進口貿易可以分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其中貨物貿易包括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
從總體結構看,中國進口貨物貿易佔據重要地位,進口規模佔比超過79%。2013-2017年,中國的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進口總體規模變化呈現下降趨勢,結構佔比由85%降至79%,表現出較明顯的「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動特點。
同一時期,中國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服務貿易往來,服務貿易進口規模持續增長,由3306億美元增至4676億美元;中國與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8個國家建立了服務貿易合作促進機制;服務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中國服務進出口全球佔比、服務進口全球佔比實現「三提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貿易合作持續推進。自2013年以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業投資超過2000億元,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中國正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出口的重要市場。2017 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總額達1014.94 億美元,其中服務貿易進口規模達到694.24億美元。旅行、運輸、建築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重要內容,2017 年佔比超過75%。
中國與哪些國家開展了進口貿易?
中國的貿易夥伴國家規模是與國家政策導向與經濟發展需求緊密相關。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受西方的冷戰思維限制,中國的貿易夥伴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陣營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等多領域產生出較以往更加強大的需求,中國市場所具有巨大的潛力被世界矚目;隨著前蘇聯的解體,東西方冷戰狀態結束,中國的貿易夥伴國家不斷擴大。
商務部統計結果表明,目前中國的貿易夥伴國家或地區已經遍及全球。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只有幾十個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夥伴,經過40年發展,目前中國的貿易夥伴已經達到231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日本、金磚國家等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作為世界大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聯繫緊密。中國是美國許多產品的重要海外市場,其中以大宗農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最為典型。中國是美國飛機、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汽車、集成電路、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美國出口的 62%大豆、17%汽車、15%集成電路、14%棉花銷往中國,波音公司生產的客機約1/4銷售給中國。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00-2017 年,東盟在中國出口市場中的佔比從7%提高到12.5%,非洲地區從 2%提高到 4.1%。
中國是「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重要夥伴國。在對外貿易額排名前10位的「一帶一路」國家中,中國是韓國、新加坡、俄羅斯、泰國的第一出口目的國,是馬來西亞等國的第二出口目的國,是印度的第三出口目的國。2017年,中國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額排名前10位的國家分別是韓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俄羅斯、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尼西亞、南非和菲律賓。上述十國進口額佔中國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總額達到75.5%。
脫貧攻堅步入決戰決勝新階段
中國需求是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中國經濟保持韌性增長。世界經濟具有持續增長的前景樂觀,但增長速度將會遞減。普華永道預測未來世界經濟將以溫和的降速方式實現增長,即2016-2020年全球經濟年均增幅為3.5%,2021-2030年年均增幅為2.7%,2031-2040年年均增幅為2.5%,2041-2050年年均增幅為2.4%。預計到2042年世界經濟規模將增長1倍。其中,中國等E7國家將成為最主要的推動力,預計年均增長率達到3.5%,GDP在全球佔比將升至50%;而G7國家年均增長率為1.6%,GDP在全球佔比將降至20%。未來中國新舊動能的轉換將進一步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制約。中國經濟的自發增長動力處在持續恢復過程之中,主要體現在民間投資、製造業投資等的回暖上。
中國國內社會消費需求強勁。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進進口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規模和結構實現升級。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中等收入群體,對進口商品消費意願增強。商務部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家庭月收入超過2萬元的消費者都購買過進口商品,並且購買進口商品的意願強烈。
研究表明,未來中國進口消費品需求發展潛力巨大。消費品進口規模主要受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口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從人均收入水平看,上中等收入經濟體平均進口消費水平為8.8%。如果中國進口消費率由0.95%上升至8.8%,中國人均消費品進口總值將由當前的77美元上升至406美元,中國消費品進口總值將由當前的1059億美元上升至5600億美元;從勞動年齡人口佔比看,在勞動年齡人口處於70%至72%的經濟體中平均進口消費率為7.8%,中國進口消費率僅為0.95%。如果中國進口消費率升至7.8%,中國人均消費品進口總值將由當前的77美元上升至353美元,中國消費品進口總值將由當前的1059億美元上升至4869億美元。
中國進口市場空間不斷擴大。近年來,中國大幅降低了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11日,中國對8000餘種進口產品實現了零關稅。
未來中國經濟將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高質量發展。2017年,中國領導人提出「未來15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中國將主動擴大進口,與世界分享市場發展紅利,「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未來五年,預計還將從全世界進口超過15萬億元的服務,出境旅遊將達到7億人次。
「一帶一路」重塑世界貿易格局
中國正成為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的貿易夥伴。現階段,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貿易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如果未來提升至產業內貿易模式,將具有巨大的增效空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貿易規則的完善將影響到世界貿易規則的發展。亞洲是世界貿易的重要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現階段,中國與東盟、中國與中亞以及南亞等主要國家均建立起密切的貿易聯繫,並且努力採取促進貿易自由化的舉措。今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會成為其他地區貿易發展的示範,從而影響世界貿易規則的變化。
提供世界貿易新標準
中國正在為世界貿易提供新的商品標準。2017年12月,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公布了《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拓展對外貿易標準化合作,推動對外貿易發展。具體包括:在自貿區談判中,積極推進標準協調一致。在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地區標準大會等區域組織,積極倡導採用國際標準,提高與北美、日韓、東南亞等重點區域國家間標準的一致化程度。支撐中歐班列建設,完善物流服務、托盤、國際貨運代理等標準化合作。加強電子商務標準國際合作,發展電子商務標準服務新模式。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誠信電子商務網路,推動中、俄、歐鐵路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發展標準合作。促進電子商務數據服務、物流應用、追溯體系標準化,實現線上線下、國內國外一體化發展。
中國正在為世界貿易提供新的貿易規則。隨著全球價值鏈的興起和發展,以價值鏈競爭為基礎的「規則之爭」成為世界貿易競爭焦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面臨著不同的訴求,前者強調在全球治理中的領導權、高標準、主張建立更「開放、公平、自由」的規則體系,而後者則更強調合作,注重貿易與自身發展的關係,倡導建立適合本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貿易規則。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方案」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維護和拓展中國發展利益。
中國正在為世界貿易提供新的貿易方式。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商生態系統,交易額佔全球40%以上。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提出了世界電子貿易平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簡稱eWTP)倡議,同年9月作為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B20)的一項核心政策建議,得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的回應和支持,被寫入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2017年,全球首個eWTP試驗區在馬來西亞落地,「數字自由貿易區」(eHub)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電子商務的興起將更好地幫助全球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全球普惠貿易和數字經濟增長,推動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貿易。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3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1000萬養老護工的缺口,菲佣是個可行的選擇
※獨闢蹊徑,帶你探索中華大地的「真龍」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