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漢王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為了爭奪天下,雙方展開了歷時4年多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

在楚漢之爭進行到第3個年頭的時候,即公元前204年,楚漢雙方對峙於滎陽,呈現膠著相持的狀態。而劉邦的實力明顯不及項羽,只能固守在滎陽城中,通過幾條甬道向城中運輸糧草。項羽為攻下滎陽,多次派兵破壞漢軍的甬道,使漢軍逐漸陷入缺糧的窘境,劉邦對此心急如焚。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不巧的是,足智多謀的張良此時外出公幹,不在滎陽城中,劉邦只得找來另一位謀士酈食其商議對策。要說這個酈食其也不是等閑之輩,他之前曾給劉邦進獻過不少奇謀妙計,劉邦因此對他頗為信服,願意虛心聽取他的建議。

酈食其給劉邦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認為楚漢之間雖然征戰日久,但是依然難分勝負,主要是因為諸侯們的觀望導致的,所以酈食其向劉邦建議說:「自從秦滅六國後,六國的貴族無不希望恢復故國,可是如今他們卻無立足之地,就算有據地稱王的,也得不到認可,因此他們才會徘徊觀望,不願為任何一方效力。如果你能夠冊封六國貴族為王,使他們可以恢復祖業,那麼六國的君臣、百姓都會真心感激擁戴你,幫助你成就帝業。到了那個時候,即使是西楚也只能對你俯首稱臣。」(陛下誠能復立六國之後,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劉邦當時已經焦頭爛額、方寸大亂,聽到酈食其的建議後欣然同意,當即下令雕刻印璽,準備賜給六國貴族,冊封他們為王。(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就在印璽即將刻好的時候,恰好張良回到了滎陽城中,在拜見劉邦時聽說了酈食其的計謀。張良頓時大驚失色,對劉邦說道:「如果這樣做,我們就完蛋了。」(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劉邦見張良反對,連忙向他詢問原因,張良一口氣列舉了八條理由,其中第七條和第八條最為關鍵。張良對劉邦說:「六國的人才之所以追隨你,為的是你將來成就帝業後給他們封官授爵。如果一旦恢復六國,這些人必將各自返回故國效力,就無人再願意幫助你消滅西楚、建立帝業。而且現在西楚的勢力還很強盛,六國恢復之後,難保他們不會投靠項羽,那時你又憑什麼讓他們再度臣服呢?」(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立六國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七也。且夫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也。

劉邦當時正在吃飯,聽完張良的一番分析後,驚出一身冷汗,吐出口中的食物,大罵酈食其「豎儒幾敗而公事」,並下令銷毀雕刻的印璽,「令趣銷印」,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謀士獻上一個計策,劉邦欣然同意,張良卻說:這樣做我們就完了!

後來,劉邦用計逃出滎陽,重振旗鼓後繼續與項羽爭霸。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取得最終的勝利,建立了強大的漢朝。

閱讀這段歷史,不得不讓人感嘆,幸好酈食其當初的計謀沒能實施,否則六國得以恢復,天下將會重新回到戰國混戰的狀態,可能也就不會出現大一統的漢朝。成功阻止了這個計謀的張良,真不愧是歷史上名副其實的「謀聖」。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漢紀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鑒水 的精彩文章:

窮小子喪父,遇書生指點:葬此處,子孫世代做大官!果然四世三公
大臣陪皇帝喝酒,喝醉後依然舉止得體,皇帝大怒:敢騙我,斬首!

TAG:清風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