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教授等CRISPR先驅如何評價基因編輯嬰兒?
本文轉載自「學術經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張鋒教授:
儘管我承認HIV是一個全球性的威脅,但在目前這一階段,用編輯胚胎敲除CCR5,依然是風險大於潛在收益,更不用說敲除CCR5可能讓人更容易受西尼羅河病毒的感染。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為了防止HIV從父母傳輸到未出生的嬰兒,我們已經有了常用的高效方法。
這項研究的意圖是將經過修改的胚胎植入體內。考慮到目前這一技術所處的階段,我認為應該暫停這一嘗試,直到我們充分考慮了安全性上的需求。
我不僅認為這項研究充滿風險,還為這項試驗缺乏透明而感到深深的擔憂。無論是基因編輯還是其他什麼技術,任何醫學進展都需要謹慎和詳盡的測試,需要與患者、醫生、科學家、以及其他群體進行公開的討論,需要以公平的方式實施。針對那些弱勢群體的醫學進展則尤其應當如此。
2015年,國際性的研究社區指出,如果缺乏「對於恰當性的廣泛社會共識」,任何對於生殖系的編輯都是不負責任的(這是2015年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上的共識宣言)。
我期望即將到來的峰會能成為深度對話的論壇,並就全球社會能如何從基因編輯中得到最佳收益而提供指南。
Jennifer Doudna教授:
目前的全球共識是CRISPR-Cas9不應在當下用於人類生殖系的編輯。負責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需要切實解釋為何打破這一共識。對於公眾則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這項臨床結果還沒有發表在任何同行評議的科學文獻上
因為這些數據還沒有得到同行評議,基因編輯的忠實性還無法評估
迄今為止對於這項工作的描述強調了這樣一個緊迫的需求:我們應該將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限定於有明確醫療需求,且沒有其他醫療手段可行的案例。這正是美國科學院的推薦
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希望這一新聞不要損害到目前使用CRISPR技術的重要臨床試驗,它們能治療成人和兒童。關於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公開透明討論也應當繼續,接下來三天在香港舉辦的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就將做這樣的探討。
註:學者照片均來自所屬科研院所
參考資料:
[1] CRISPR inventor Feng Zhang calls for moratorium on gene-edited babies,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8, from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2465/crispr-inventor-feng-zhang-calls-for-moratorium-on-baby-making/
[2] Update: CRISPR co-inventor responds to claim of first genetically edited babies,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8, from https://news.berkeley.edu/2018/11/26/doudna-responds-to-claim-of-first-crispr-edited-babies/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JAMA:基因檢測不是「靜態」的,近1/4「意義不確定突變」被重新分類
※一百萬成人薈萃分析發現:每天睡眠6-8小時足夠,過多過少都有害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