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的這些稱呼你未必都懂,擁有最多廟號的竟然是他

皇帝的這些稱呼你未必都懂,擁有最多廟號的竟然是他

對皇帝的稱呼不是小事,既不能直呼其名,又要威風便捷地被提及,這在古代士大夫那裡,一直是一件頭疼的事。於是,廟號、謚號、年號、尊號被發明出來,用於稱呼皇帝。簡而言之,廟號是用來方便把自己放進太廟供後代奉祀的,死了才有。電視劇《走向共和》里,慈禧太后垂死而不瞑目,張之洞上前說了一下光緒的廟號,慈禧就放心地去了。謚號是皇帝死後,臣子對其一生功業的評價;年號則是用來紀年。

「祖、宗」之爭

古人說,天子七廟。也就是說一個王朝裡面,如果每個皇帝死後都建廟的話,隨著王朝的持續,會越來越多。《禮記》就做了一個規定:除太祖廟外,要依次毀去較早祖先單獨修建的廟,把它們的靈位遷到太廟裡面,使宗廟總數保持一個恆定數字。有一些功勞格外出眾的君主,就會上廟號以示尊崇,永遠立廟祭祀而不毀去,所謂「百世不祧之廟」。

關於古代皇帝的廟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打江山是祖,坐江山是宗,祖的地位遠遠高於宗。太祖作為是宗廟中的始祖,主要授予開基肇業的皇帝,如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的廟號全部都是太祖。

什麼????大家掛在嘴邊的不是漢高祖劉邦嗎?不妨翻翻《史記》,裡面還原過給劉邦確定廟號和謚號的過程——「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顯然,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謚號才是高皇帝,但司馬遷就是任性地要叫漢高祖,後世也就叫習慣了。

這裡面也有不按規矩出牌的朝代,如隋、唐開國皇帝楊堅和李淵的廟號都是高祖。其實,自南北朝開始,人們就喜歡管開國皇帝稱高祖,劉裕、石勒、蕭衍、陳霸先這一干人的廟號都是高祖。這種混亂的局面,正好說明了當時高祖和太祖是等價的,不過從遼宋開始,王朝建立者全部為太祖,再無「高祖」了。

理論上說,第二代皇帝的廟號應該是太宗。如漢唐宋明清五個王朝的第二代領導人劉恆、李世民、趙炅、朱棣、皇太極,無一不被尊為太宗。

即便貴為太宗,也還是要比「祖」的廟號遜一籌。比如元太宗窩闊台在世祖忽必烈面前,評價是明顯不如後者的,漢太宗劉恆(文帝)也明顯不如漢世祖劉秀(光武帝)。能獲得世祖廟號的,往往都開闢了該王朝的一個全新歷史時期。

當然世祖也不是隨便能當的,宋高宗趙構去世後,尤袤等大臣定號高宗,洪邁獨請號世祖,理由是趙構如劉秀一般「中興」了宋朝基業。尤袤的觀點是:太上親為徽宗子,子為祖而父為宗,失昭穆之序。劉秀不是哀、平二帝的直系後人,其稱無嫌。

康熙皇帝是清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因為第一帝順治已經稱為「世祖」,那麼康熙帝的廟號應該稱「宗」,是在雍正帝的堅持下,依舊被定為「祖」,並且是「聖祖」,也是空前絕後了。要知道,之前唐、宋分別上聖祖廟號的都是李耳(老子)、趙玄朗(財神)這些大仙。

除此之外,帶「祖」的廟號僅有劉備和南唐李昪的烈祖、北齊高洋的顯祖等,而帶「宗」的廟號則五花八門,需要嚴格區分。如「文、武」這樣在謚號中明明聽著很美好的詞,在廟號里也是貶義。如漢武帝、漢光武帝、魏武帝這些謚號都很霸氣,但唐文宗、明武帝、清文宗這些廟號,都是性格懦弱或殘暴的代名詞。

因為廟號用詞和謚號是兩套體系。廟號中好詞太多,文、武顯得不夠勁。就好比誇一個孩子「機靈」是褒義的,但你誇他的同學們是「天才」,這個「機靈」就弱了。

謚號是怎麼被玩壞的

廟號制度從商朝開始,皇家非常謹慎,拿兩漢來說,整個二十餘帝,有廟號者不過七人。但沒有廟號,也得稱呼上一代皇帝呀!有人說了,只要是皇帝,就一定有謚號,用謚號是一個非常簡單方便的方法。

到唐朝的李治、李隆基時期,又出問題了。武后給李治和自己改了個新稱呼——「天皇」「天后」。但李淵、李世民怎麼辦?只能跟著改謚號了,李治就把李淵的「大武」改成「神堯」,把李世民的「文」改成「文武聖」。

武則天稱帝後更是創造了一個新體例:尊號。意思是活著就可以上美稱了。李隆基特別喜歡這種尊號,到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時,他已經是「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了。沒辦法,他又順便改了幾個祖宗的謚號,李淵改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孝皇帝」。

自此以後,皇帝謚號全部變成了這種裹腳布,越來越長。到清朝,皇帝謚號已經擴充為二十多個字,如康熙帝的謚號就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誰記得住?就算是照著讀,也難保不會出錯。

唐代宗時期,顏真卿曾上奏,認為大家都用初謚多好啊,高祖稱為武皇帝,太宗稱為文皇帝,以此類推。當然,這個建議最後沒通過。怎麼辦,那就用廟號來稱呼啊!打批發,每個皇帝都「發」一個廟號,皆大歡喜。

「子議父,臣議君」

廟號與謚號一樣,都是「子議父,臣議君」。秦始皇認為,下議上是為大不敬,所以秦朝不搞這一套,而是用數字的形式一代代傳下去,這也是西方通用的方式。

到了漢朝,秦朝那一套被廢除了,西漢王朝除了漢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也擁有廟號。

為什麼大名鼎鼎的漢景帝也沒有廟號,「稍遜一籌」的劉詢(宣帝)卻有?答案很簡單,這個廟號是漢平帝時期王莽上的。

東漢初年議及西漢諸帝的廟號問題時,劉秀批准將元帝的廟號高宗、成帝的廟號統宗、平帝的廟號元宗去掉,最終只保留了高、文、武、宣四帝的廟號。東漢後來,曾給和、安、順、桓四帝上過廟號,到董卓專權時,這四帝被認為無德,就把他們的廟號都給取消了。

歷朝歷代,對廟號的評定非常嚴格,不夠的,沒有資格。即便後來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後世也會根據文治武功,在具體文字上下功夫。

例如宋神宗的廟號就是司馬光主持商定的。「神」這個字有「功業不足,半道而廢」的意味。宋神宗熙寧變法草草了事,意欲征服西夏卻幾遭慘敗。同樣,明神宗萬曆皇帝從中興到怠政再到最後乾脆不上朝,此二人以「神」字為其廟號,都是很恰當的。

總的來說,在廟號這件事上,正直的臣子秉求公允,對皇家也不是太買賬。乾隆帝死後群臣議廟號為高宗,嘉慶最初是反對的,理由是「唐高宗、宋高宗都不怎麼樣,元、明兩朝都就沒有再出現高宗」,但最後還是沒能改變群臣的決定。乾隆帝成為高宗後,依然不能改變這個廟號明褒實貶的味道。

反過來說,如果皇帝足夠強勢,百年以後,子孫也不該亂改其廟號,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開始被尊為明太宗的朱棣。

嘉靖帝的父親興獻王沒有當過皇帝,根本不能入太廟,但嘉靖帝偏要勉強。可惜太廟中的名額已經滿了,興獻王要進去,就必須祧一個出來。

按規矩,被祧出來的第一順位應該是朱棣,但嘉靖帝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經徐階等人點撥,把朱棣的廟號改為了「成祖」,這樣可以使他與朱元璋同為「萬世不祧之君」,而被祧的就是仁宗朱高熾了。

嘉靖帝能改以前的,自然也擔心死後自己會得到什麼廟號。他生前曾明確表示不想要世宗,結果死了以後大臣們還是給他定了世宗這個廟號。比他早一千多年的魏明帝曹睿更直接,生前就定好自己廟號:「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有司奏,帝為烈祖,與太祖、高祖並為不毀之廟,從之。」

值得一提的是,崇禎帝朱由檢被上的廟號之多,可能是排在前列的了。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即位之後,先稱其為思宗,第二年又改為毅宗。隆武帝即位後,他把崇禎帝的廟號改為威宗。在北方,清軍在吳三桂帶領下,打著替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入關的,還給朱由檢上了廟號明懷宗。但後來又去除了懷宗廟號,改為庄烈帝。直到民國,崇禎帝才又被公認為廟號為明思宗,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參考資料:《禮記》《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金庸老先生仙逝,武俠時代落幕,俠義永存
百年前的斯里蘭卡人的生活和服飾,跟現在差距很大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