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演技,終於流量,走下神壇的「周一圍們」該如何自處?
2017年「雙十一」那天播出的《演員的誕生》,周一圍登場。
他扮演了《刀鋒1937》片段中的上海灘黑幫大佬鄭樹森。周一圍在舞台上如魚得水,示範了一場教科書式的表演。
就連章子怡都表現得像個小粉絲一樣:「周一圍,我特別喜歡你。」
節目播出後周一圍在網路上爆紅。百度指數顯示,《演員的誕生》播出後的第二天起,周一圍的搜索指數陡然上升。
人們對周一圍的印象,從「朱丹的老公周一圍」變成了「有實力的演員周一圍」。
不管是不是周一圍本人的想法,他都立起了這樣的人設:演技好,資源差,不爭不搶藝術家。
章子怡把《演員的誕生》年度總冠軍的獎盃頒給周一圍,微笑著說道「一切才剛剛開始」。
不過她應該沒想到,這個「開始」竟然是周一圍變得「討厭」的開始。
不久前,周一圍被拍到在片場和女助理共用一根吸管喝奶茶,還把珍珠隨口吐在地上,一度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周一圍回應時有些輕描淡寫,稱在劇組拍攝中環境艱苦,很多時候沒有注意那麼多,對隨地吐珍珠的事情表示很抱歉。
而就在上個月,周一圍在接受魯豫訪談時以一幅「德藝雙馨老藝術家」的姿態,談起妻子朱丹拍戲時露出輕蔑一笑:「她拍得不是我標準意義上的戲」。
以「演員」自居,就連說起話來都有點玄乎。周一圍稱自己在《演員的誕生》里演《趙氏孤兒》片段入戲太深劇烈縮水,演完一場戲瘦了4公斤???
不只是言行舉止,就連周一圍引以為傲的演技也遭到了網友們的DISS。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里,周一圍扮演女主的哥哥林莫臣。不少書迷認為周一圍的表演太過浮誇,與原著中的高冷、毒舌的形象相去甚遠。導演張峰在接受採訪時極力為周一圍「挽尊」:「周一圍本身的氣質是冷峻又高傲的,我們認為很符合林莫臣的人設。」
但這似乎並不是偶然的失誤。不久前周一圍在《創業時代》里的表現也著實讓人看不懂:表演浮誇,把激情澎湃的創業演得像傳銷大會現場。
這真的是憑演技吃飯的冠軍本人?
娛樂至上的時代觀眾樂於造神,也善於造神。當大家發現周一圍是顆遺珠的時候滿世界都在誇他演技好、演什麼像什麼……
而當他被送上神壇之後,人們開始懷疑他是否成為了當初我們所批判的對立面:拿著還不錯的資源,發揮著糟糕的演技。
事實上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靳東、王凱、翟天臨……當他們變成了被長焦相機追逐的演員,人們才發現:被放大到像素網格級別的「周一圍們」根本就是不是神。
他們由「演技派」變成了另一種「流量派」。
當演技派有了流量,
「周一圍們」走下神壇
去年開播《演員的誕生》彷彿成了演藝圈的照妖鏡:活躍在各家綜藝節目里的流量明星沒幾個敢來,好不容易來個鄭爽還演得滿場尷尬。
《演員的誕生》成了所謂「演技派」的主場。觀眾們開始感嘆:
為什麼這些演起戲來讓神仙落淚的演員,沒有得到市場上最好的資源?
周一圍就是其中之一。
在《演員的誕生》節目中表現得「兩副面孔」的章子怡,點評周一圍時也只有稱讚和欣賞:「我特別希望和周一圍有交流的機會和探討的機會。」
他確實配得上這樣的稱讚,即使是和章子怡臨時成組再現《胭脂扣》,他的表演和氣場也完全鎮得住強勢的「國際章」。
(圖為章子怡與周一圍合作《胭脂扣》片段劇照)
章子怡點評周一圍的話外或許有著這樣一層意思:我能作為導師或許是因為我幸運的擁有了更好的資源,但從業務能力上講我們是平等的。
《演員的誕生》結束後章子怡更是欽點周一圍做她熒屏處女座《帝凰業》(或將改名《江山故人》)的男主角。
這或許是周一圍出道以來拿到的分量最重的一部戲。
有點諷刺的是,當周一圍只是「演員周一圍」時,無論如何得不到這樣的資源,在他擁有流量後卻輕鬆得到了。
而隨流量而來的副產品是媒體和輿論對周一圍除卻演員身份外生活的關注。
在聚光燈下,周一圍生活中的「人性」隨演技的「神性」一起被放大。漸漸地,他越來越像一個凡人。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2015年的《偽裝者》將過去在各種年代劇里演男八號的的靳東和「萬年男二」王凱送上了事業新高峰。一夜之間兩個默默無聞的演員微博粉絲變成了千萬級,頗有幾分流量明星的味道。
過去與世無爭的「演技派」演員竟然也有了超話、有了後援會甚至還有了反黑站。流量明星飯圈流行的打榜、控評、粉絲互撕一樣沒少。
然而有了更多擔一番的作品,兩人的口碑反而下滑得更快。
尤其是一直維持著低調內涵老幹部形象的靳東遭遇了尷尬的人設崩塌:堅持用繁體字在微博寫詩、錯誤引用名人名言強行拗文化人設、被金星吐槽「穿著西裝灌雞湯,什麼事都懂」後居然用一句「不男不女」無理回懟……
今年9月靳東團隊官方賬號發布王凱負面消息,引發靳東和王凱粉絲的撕X大戰,更是將靳東過往用作品樹立起的正面形象摔得粉碎。甚至靳東今年10月的微博印象也扯上了「造謠」「裝逼」「不滿」等負面關鍵詞。
(圖片來源於「靳東」微博印象)
慢慢我們也能發現這些「演技派」演員的通病:執著於「戲痴」人設,用表面的遺世獨立掩藏著背後的自負,隨時隨地認為自己就是定義「演員」「表演」的標杆。
比如周一圍說的這句話:
演技給他們底氣,流量使他們膨脹。觀眾的叫好聲將憑藉實力立足的「演技派」改造成了另一種「流量派」。
然而,流量不是成就了他們,或許是更快的毀掉了他們——瘋狂上綜藝、瘋狂接廣告、瘋狂接受吹捧,他們的演技不進反退。
這違背了觀眾們的本意:把「演技派」送上流量的位置,是希望演技好的演員獲得與能力相匹配的資源。而不是讓一個原本可以演好戲的演員在觀眾的叫好聲中一路走到黑。
(圖片來自豆瓣網友互動)
先有「流量」還是先有「演技」,
這是一個問題
周一圍、靳東、王凱、翟天臨……這些得到關注後紛紛折戟的「演技派」到底輸在哪裡?
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徐崢,今年7月被網友半開玩笑式捧出道的「山爭哥哥」。一時間網友紛紛刷起了徐崢超話,組建了粉絲群,反黑站……而徐崢借勢宣傳了一波新片《我不是葯神》,憑藉作品登上了事業的新高峰。順便用「山爭哥哥」開拓了全新的明星形象。
仔細想想周一圍、靳東等人在走紅後再也沒有拍出過超越前作的作品,未能將「流量」轉化為新的動能,「演技」的優勢反而被弱化。
今年暑期一部《鎮魂》成就了兩個默默無聞的男演員——朱一龍和白宇。尤其是朱一龍在劇集播出後迅速上升為一線流量。百度數據顯示,朱一龍在2018年下半年的資訊關注指數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882%。
這個數字非常驚人,而就在幾個月前,朱一龍還在採訪中被問到怎麼看待網友評價「演技好,資源差,萬年不紅」,朱一龍平淡地回答:「我覺得大家不用花那麼多心思在我身上,我真是這麼想的。」
但很大程度上「演技好、資源差」曾經是朱一龍的困境,《鎮魂》走紅後「演技好」成為了他最大的優點。
而「資源好」或許成為了他眼下最大的困境:如何從鋪天蓋地的廣告中抽身?只有作品才能真正讓他從「演技派」到「流量派」轉變為「有流量的演技派」。
「流量派」與「演技派」的對立?
「流量」——這個原本用來形容明星號召力和影響力的辭彙,在大眾語境里已經基本是貶義詞。正如「流量」的固定搭配是「小生」「小花」,「流量派」常給人留下繡花枕頭的印象:他們人氣高,演技青澀,但光憑人氣就能輕易得到好資源。
而「演技派」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演技過硬,資源差,很少人認識。這些演員通常不算年輕,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拍著中年觀眾偏愛的嚴肅題材或家庭倫理劇,甚至不少人只出現在文藝片或戲劇舞台上。
「流量派」與「演技派」的對立也在無形中被建立起來。
觀眾期待看到「演技派」獲得流量的心理,或許和看電影時「期待好人獲勝」的心理有些相似。
就像是《白毛女》里的忠厚老實的貧農楊白勞和無惡不作的地主黃世仁。正面角色總是處在弱勢,大反派總是擁有一切。而人們樂於看到逆襲和反轉。
事實上「演技派」和「流量派」不是電影里的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更不是非得分出勝負的對立關係。
「演技派」和「流量派」到底有什麼不同?
是時候探討一下我們所說的「實力」到底是什麼。
演藝圈或許比別的圈子更殘酷,實力是走紅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而這個實力並不完全等同於演技。相貌出眾、綜藝感強、人設討喜等很少拿到檯面上攤開講的素質同樣是實力的體現。
我們所建立的觀念認為技術性的、實在的東西才可以稱之為「實力」,批判外在因素成就的成功。這樣的觀念,缺失的是對綜合實力的認知。
「流量派」能夠為作品帶來關注度和討論度,「演技派」能夠提升作品的品質,二者同樣重要。
2017年的電視劇《白鹿原》在豆瓣收穫了8.8分,在參與打分的60941人中近乎百分之九十的觀眾都給這部劇打了四星以上。然而這部劇在衛視的平均收視只有0.5,甚至還敵不過同期播出的電視劇《思美人》。
而《思美人》在豆瓣的評分只有3.4分。
不得不承認,清一色的「演技派」老戲骨讓這部劇的品質最大化,但確實缺少了對年輕觀眾群體的號召力。
市場需要多種類型的演員。「流量派」「演技派」只是兩種各有所長的演員類型,本身沒有哪種好與哪種不好之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許多電視劇在組建卡司時都採用了「王者帶青銅」的路線——有演技的「演技派」+有人氣的「流量派」。
例如演技常常被詬病的楊穎(Angelababy)每次搭檔的都是「演技派」:《擺渡人》里搭檔梁朝偉、《創業時代》搭檔黃軒、《慾望之城》搭檔吳秀波……最近正在熱播的《將夜》,新人陳飛宇、宋伊人也需要鄭少秋、黎明、倪大紅、胡軍等一眾老戲骨加持。
「演技派」為「流量派」的表演添磚加瓦,「流量派」讓更多觀眾看到「演技派」的表演。兩者相輔相成各司其職,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最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得到「流量」的「演技派」,放棄了對好的表演、好的作品的追求,最終選擇了那條看起來更好走的路。
※大男主戲的意淫,全程開掛的《斗破蒼穹》讓你爽到了嗎?
※延遲兩月依然無法公映, 《大轟炸》年度最慘應該沒人有意見吧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