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專家發掘西周墓群,挖出一萬五千件國寶,發現中國最霸氣王國

專家發掘西周墓群,挖出一萬五千件國寶,發現中國最霸氣王國

幾年前,位於我國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上的一處西周墓地被盜挖。當地的考古部門在得到消息後,隨即對此墓葬區域展開了一系列的考古勘探。據專家介紹:通過一系列的考古勘探,我們確定墓地的總體分布面積多達4萬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1500多座。最後我們總共發掘了15000多平方米的墓地區域。其中發掘的585座西周墓葬,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土壙豎穴木槨墓,口小底大,呈東西走向,埋葬墓主大都為仰身直肢。

墓葬出土了青銅器、陶器、錫器、漆器、玉、石、骨、蚌器、貝幣、串飾等各類材質的大量珍貴隨葬品。個別墓葬中還發現了少量的金器。而讓我們感到極為興奮的是,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種類極為豐富,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車馬器和樂器等都有發現,幾乎涵蓋了青銅器內的所有器型。之後經詳細統計我們得知,此次共出土各類國寶文物達15000餘件套。在出土的國寶文物中,在此最值得一提的兩件就是:漆木俑和青銅鳥盉,它們都堪稱為稀世國寶。漆木俑豎高1米多,雙足站立於漆木龜上,雙手作持物狀。

此漆木俑能夠在黃土高原忽干忽濕的地下環境內,歷經數千年較為完好的保存下來,極為不易也尤為珍貴。中華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禮制。自夏朝始,古人進行朝會、狩獵、宴享、訓練軍隊等等活動都極為強調「秩序」。因此我們推測此漆木俑應該和當時的禮制和宗教有關。鳥盉為青銅鳥形器物,在它出土之前,我們所發現的鳥尊大都為盛酒器,用來盛放各類祭祀活動中所用的不同祭酒。但這件器物腹部並沒有倒酒的管狀流,因此我們斷定它不是酒尊,而是盉。

在商周時期,盉是一種用以注水的水器,與盤並用。在祭祀、宴飲、典禮過程中,進行盥洗之禮。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根據刻於多件青銅器的「霸伯」、「霸」銘文,發現了一個傳世文獻中從未記載過的西周封國—「霸」國。在兩千多年前的大河口處,「霸伯」就是這裡的最高統治者。而「霸」既是地名,也是國名或族稱。通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我們也得知,「霸」國的商、周文化因素都比較明顯,並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風格。其種族人群應是被當時中原商周文化所同化的異族狄人。

從君主稱號上來看,晉國之君被天子封為晉侯,霸國之君被天子封為霸伯。因此按照「公、候、伯、子、男」爵位排列我們可知,霸國屬於西周時期一個較小的封國。但這樣一個小國,就能製作出鳥盉等大量精緻繁縟的青銅器皿,西周的繁盛與氣派可窺一斑。而霸國雖小,卻以「霸」字為名,它也算是我國古代國名最霸氣的王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永動機 的精彩文章:

孔子後裔竟慘遭滅門,專家發掘孔子43世孫墓,發現滅門真相
山東發現元朝沉船,專家看到船中出土文物說:貸款10億買下

TAG:歷史永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