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真實歷史上並不是「劉備借荊州」,而是「孫權送荊州」?

原來真實歷史上並不是「劉備借荊州」,而是「孫權送荊州」?



文:林森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歇後語,叫「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圍繞著荊州,孫劉兩大集團可謂明爭暗鬥許久,最終爆發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呂蒙襲荊州之役,由此又引發了關羽被害、蜀吳夷陵之戰等一系列對中國歷史影響頗深的事件。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荊州這一問題究竟是怎麼來的?這一地盤真的是孫權借給劉備的嗎?




赤壁之戰前的態勢




要解答上述疑問,我們必須先搞清兩個問題,那就是荊州到底是哪裡?它在最初是屬於誰的?




荊州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很大一塊地方。東漢劃天下郡國為十三個州,荊州便是其中之一,它包括荊南四郡,即長沙郡(今湖南東北部)、零陵郡(今湖南西南部)、桂陽郡(今湖南東南部)、武陵郡(今湖南西北部),和荊北三郡,即南陽郡(今河南西南部),南郡(今湖北西部)及江夏郡(今湖北東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稍有實力的州郡長官無不稱霸一方、割據自守。




當時,荊州刺史名叫王睿。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王睿被長沙太守孫堅所殺。王睿死後,董卓以漢獻帝的名義,命劉表接任荊州刺史。但當時荊州的州治,也就是刺史衙門所在地南陽郡的宛縣(今河南南陽)被後將軍袁術佔據。袁術和董卓是死敵,他豈能允許董卓任命的荊州刺史到宛縣上任?所以,劉表只好將荊州州治遷到南郡所屬的襄陽縣(今湖北襄陽),並在此新設了一個刺史衙門。




再到後來,李傕、郭汜把持朝政,升劉表為荊州牧(刺史只掌一州監察權,當然亂世之中有些刺史兼管了本州軍政,朝廷也奈何不得;州牧則掌一州軍政大權)。

由此可見,到了這時,荊州正經的「主人」是劉表,他不僅有漢朝中央政府的任命,更是一直都在荊州上班,這和劉備那個有名無實的「豫州牧」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在名義上,劉表有權管轄荊州的全部七個郡,但前面說了,南陽郡被袁術佔據,劉表奈何不得。到後來,南陽又先後被張綉、曹操攻取,一直不在劉表手中。所以實際上,劉表能夠管到的地方,只有其餘的六個郡。




赤壁大戰前,劉表病死,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曹操當時是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故而荊州名義上就由漢政府、實際上就是曹操接管。

但是,曹操並沒有拿下整個荊州,只是佔據了南郡,加上之前本就由曹操掌握的南陽郡,這樣一來,荊州有兩個郡落到了曹操手裡。



劉表死前,曾調其長子劉琦鎮守江夏,之後劉琦和劉備合兵一處共同抗曹,江夏成了劉備的落腳地。而荊南四郡,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個郡的太守分別是劉度、趙范、金旋、韓玄,他們名義上服從漢朝中央政府的領導,實際上處於割據自立的狀態。











也曾三足鼎立




赤壁大戰中曹軍大敗,隨後孫劉聯軍乘勝而進,圍攻南郡。曹操敗走許昌,臨走前留下曹仁、徐晃鎮守南郡。周瑜率領聯軍與曹軍在南郡進行了反覆拉鋸,最終在建安十四年(209年),曹仁因軍糧耗盡,被迫放棄了包括江陵在內的南郡大部,撤回襄陽固守待援。於是孫權趁機接管了南郡,並以周瑜為南郡太守。由於襄陽本是南郡的一個縣,但到此時已經無所隸屬,曹操只好將其與周圍若干縣拿出來,成立了襄陽郡。




在周瑜和曹仁死磕的同時,劉備也沒有閑著。他先是上表舉薦劉琦繼任荊州牧(按照當時的習慣,只要一經舉薦,不管得沒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被舉薦人都可以立即出任被舉薦的官職),隨即又以劉琦的名義,通過軟硬並施的方式將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一舉收入囊中。而後,劉備認為桂陽太守趙范不太可靠,就以趙雲代替趙范為桂陽太守,其餘三郡的太守則沒有更換。




這樣,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一下子佔據了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共五郡(當然這五個郡在名義上是劉琦的,由於劉琦不久後病死,所以它們自然歸屬劉備了),成為最大的贏家。

而同時期曹操只佔有小半個南郡,也就是他自己所設的襄陽郡,和一個南陽郡,孫權則佔有大半個南郡。一時間,荊州居然也呈現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孫權的算盤




劉備收取四郡,引來了盟友孫權的巨大不滿。孫權認為,赤壁之戰中,東吳出力最大,功勞也最多,但是最後只得了大半個南郡,這豈不是便宜了劉備?

所以,孫權強烈要求劉備將得到的地盤讓出一部分,作為赤壁之戰時東吳出力的回報。




此外,孫權還有另一層想法:只有完全佔據荊州,控制長江中游,才能進一步保障東吳的安全;不僅如此,以荊州為跳板,足可繼續向西攻取益州,這樣就可掌握半壁江山,日後爭衡天下、定鼎中原。這一點上,他和周瑜可謂知音。




早在赤壁之戰前,周瑜便向孫權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方針:攻取荊州,兼并益州,而後消滅盤踞漢中的張魯,連結馬超等隴西勢力,一旦時機成熟,即從漢中、襄陽兩個方向出師北伐,則天下可定。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周瑜的眼光,這個觀點頗似一出東吳版的「隆中對」。




而周瑜一生也致力於達成這個計劃,甚至在他死前不久,還專程去拜見孫權,請求由他和奮威將軍孫瑜(孫權堂兄)一道,率軍西征劉璋與張魯,得到了孫權的首肯。但沒想很快,此次西征因為周瑜之死而宣告流產。










出讓南郡




周瑜死後,魯肅繼任其職。魯肅是堅定的聯劉派,主張盡一切努力維繫好孫劉聯盟,共同抗曹。他提出,東吳的最大敵人,是曹操。而曹操眼中的最大對手,亦是東吳。可以預見,曹軍決不會因為赤壁之敗,就在以後停止對東吳的軍事行動。




所以,魯肅建議孫權全力扶持劉備,將東吳所擁有的南郡地盤讓給劉備,使其在荊州徹底站穩腳跟。這樣一來可以為東吳培養一個強力的外援,二來更可以將曹操的注意力轉移到日漸壯大的劉備身上,讓劉備替東吳在荊州方向上直面曹軍,緩解東吳的壓力。




另外,東吳手中的大半個南郡,處在劉備(武陵郡)與曹操(襄陽郡)的勢力之間,孤軍深入,很難保證萬無一失。既然如此,不如乾脆做個人情,讓給劉備算了。




而幾乎就在同時,曹操為報赤壁之恥,又得知周瑜已死,遂整頓人馬,打算以譙縣(今安徽亳州)、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北)等為基地進攻東吳。危機之下,孫權同意了魯肅的提議,將其所佔有的大半個南郡給了劉備。




所以說,孫權借荊州,其實借的只有南郡,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是借,而是給,對此史籍上的記載是:「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三國志.魯肅傳》)就是說曹操聽聞孫權給劉備土地使其成就大業,驚得手中的筆都掉到了地上。




但有意思的是,《三國志》中每當孫權提及此事,都不說給,而是借:「(魯肅)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三國志.呂蒙傳》)

因為孫權很清楚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他不願放棄對荊州的話語權,說成是借,就為自己日後插手荊州事務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討價還價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奪取益州。孫權得此消息,立即表示要收回南郡。但是,南郡對劉備集團的戰略意義是至關重要的。若無南郡,被南郡隔斷益荊聯繫的荊南四郡如同雞肋,更無法實現《隆中對》里孔明提出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構想。




為此,劉備使出「拖」字決。孫權氣不過,遂派呂蒙率軍開向南郡,命魯肅牽制駐守江陵的關羽部。劉備則親率益州之兵數萬救援荊州,雙方隔江對峙。一時間,兩大盟友竟劍拔弩張起來。




就在此時,曹操出兵消滅張魯、佔領漢中,益州門戶洞開。大敵來臨,劉備急忙與孫權講和。經過幾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商定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屬劉備,孫劉各佔三郡。

這樣,劉備不僅「還」了一郡,還讓出了一郡,雖然保住了南郡,但實際上吃了大虧,以此換取孫權出兵攻合肥,迫使曹操回師救援。




至此,劉備與孫權的荊州問題暫告解決,儘管不算公平,但不管怎麼說,雙方的舊賬確也一筆勾銷,因而也就談不上此後誰欠了誰的情,誰該還誰的債的問題了。











不過,湘水劃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孫劉之間的矛盾,更無法消除孫權染指整個荊州的野心,雙方兵戎相見已經不可避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大將呂蒙趁關羽北伐曹操之機,突襲羽鎮守的荊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江陵守將糜芳和公安守將士仁不戰而降,三郡被東吳佔領。此後,關羽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迅速土崩瓦解,最終遭到殺害,荊州大部併入東吳版圖。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下結論了,荊州之爭,不是因為劉備借了荊州不還而引發的。

荊州重要的地理位置,註定了不論是曹、劉、孫三方中的哪一方,都肯定想要將其據為己有。

尤其是對孫權而言,出於鞏固東吳安全、確保長江中游控制權的考慮,對荊州的慾望尤為強烈。




況且隨著周瑜、魯肅相繼去世,而劉備跨有荊、益,日漸強大,孫權對劉備必然越來越不放心,雙方的翻臉終將不可避免。孫權為了荊州而與劉備失和,在道義上有虧。




為此,他不得不極力表示荊州原本是自己借給劉備的,以掩飾其襲殺關羽、主動毀約的劣跡。孫權雖然奪取了荊州,卻也失去了消滅曹操的最好機會。因為我們不妨試想,如果沒有呂蒙的白衣渡江,關羽是不是很有可能給曹操以更大的打擊呢?




作者:

林森,字天俊。魚羊秘史簽約作者。網路新銳通俗歷史作家,擅長用故事刻畫、分析歷史人物及事件,著有《誰將主宰未來天空》《金戈鐵馬之兩宋煙雲》《盛世餘光》等歷史、軍事類專著。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史記 的精彩文章:

一條魚引發的三個小故事,幾千年的中華清廉風骨
以色列特種部隊奔襲4000公里解救人質,堪稱教科書級軍事案例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