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荷蘭人專做中國生意,九成「中國製造」從荷蘭速達歐洲

這個荷蘭人專做中國生意,九成「中國製造」從荷蘭速達歐洲

斯特瑞夫蘭德(Bram Jan Streefland)沒有中文名字,也不會說中文,卻在荷蘭為中國的跨境電商成立了一家名叫「ViaEurope」的公司,專門做中國生意。

用他的話來說,這家企業99%以上的業務來自於中國,因中國而生,也為中國而生。為了向中國致敬,他甚至在荷蘭辦公室的牆上掛了一句翻譯自《孫子兵法》里的話,借這位中國古代軍事家之口來強調「物流」的重要性。

而物流,正是這家企業的主要業務——為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並打通最後一公里提供清關和物流運輸等服務。

不過,這個視馬云為偶像的荷蘭創業者並不喜歡把自己的公司歸類為物流企業,而以「科技公司」自居。這家公司如今每月處理約200萬個來自中國的包裹,經過「基於數據分析」的報關和分揀後, 98%的包裹從荷蘭發往歐洲其他國家,僅2%留在荷蘭。

不管是機場還是港口,或是鐵路和公路,荷蘭相當成熟的物流網路和開放的市場,讓這個面積只有2.5個北京市那麼大的國家成為了歐洲門戶,也成為了中國企業和商品抵達歐洲市場的重要樞紐。以荷蘭為圓心的500公里範圍內,可覆蓋倫敦、巴黎等主要歐洲城市的1.7億人的消費大市場。

這樣的條件催生了大量像ViaEurope這樣利用荷蘭物流優勢,又瞄準中國製造的企業。它們的故事和生意經,是中荷乃至中歐雙方經貿互動的縮影。

九成以上「中國製造」

荷蘭地處歐洲西北部的中心地帶,坐擁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和歐洲主要貨物機場——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即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以海、陸、空三種方式形成的龐大運輸網路而快速輻射向全歐洲。這個西歐小國因其實施的轉口貿易戰略而長期保持世界貿易大國的地位。

「有些商品通過荷蘭運往德國,比直接運到德國還要快,也更便宜。」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貨運業務負責人安特(Ferry van der Ent)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原因就是荷蘭擁有高效且完善的物流體系,貨物從飛機轉鐵路或公路,或轉歐洲的境內航班,各個環節的連接成本和轉換效率比很多歐洲很多城市都要高。這也是為什麼超過1000家國際企業選擇在荷蘭建立歐洲的物流或分銷中心。

全球物流巨頭DHL發布的2016全球連通性指數顯示,荷蘭排名第一,新加坡和愛爾蘭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根據世界銀行每年發布的全球物流績效指數排名,荷蘭一直排在歐洲前五位。

斯特瑞夫蘭德說,所有從中國來的商品落地荷蘭後,2天內就可以抵達歐洲的消費者。「早上7點飛機抵達史基浦機場,11點前卸貨完成並送到我們的倉庫,下午1點搞定分揀,就可以運往其他歐洲國家。」他表示,希望可以打造高效的電商,實現在24小時內把商品從機場送抵歐洲企業或個人手中。

於2016年成立的ViaEurope目前和20多家中國物流公司有業務合作。斯特瑞夫蘭德預計,今年的營收將達2000萬歐元,是去年300萬歐元的近7倍。

緊抓荷蘭物流優勢和中國機遇的不只有斯特瑞夫蘭德。

成立於2012年的荷蘭物流企業Fulfillment Solution(下稱「FS公司」)並不執意給自己貼上智能的標籤,但在它的倉庫里,一套完全由機器人操作的分揀系統讓它顯得科技感十足。該分揀機器人可以用3~4秒就完成單項貨物的分揀工作,和傳統利用人工分揀所需的23秒左右,效率提高了至少5倍。

分揀由機器完成,包裝仍由人工完成,以便對寄出的貨物進行再次確認和檢查。由此,該倉庫整體擁有70%左右的自動化率。

FS公司負責人克斯爾根(Steven Kershergen)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為想要開拓歐洲市場的電商企業提供倉庫和分銷平台,在過去一年裡就新增了12家企業客戶,占目前客戶總數的30%左右。這些銷往歐洲的商品90%都是中國製造。該公司日出貨量最高時可達10萬件,「當新款蘋果手機出來時,來自中國的手機殼生意就會異常火爆」。

和一般的物流企業有所不同,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FS公司專門建立了歐洲海外倉,並為被退回或無法送達的包裹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會重新檢查退回的包裹,一般來說,60%的包裹是因為收件信息出了問題,我們就會重新確認、包裝並再次運送,而不用退回到原產地,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克斯爾根說,如果包裹內的產品受損或消費者不想要了,則會送回供應商。

歐洲跨境電商的火熱讓中國這一端也忙碌不已。堡森三通物流(歐洲)有限公司(下稱「堡森三通」)負責人楊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之前專註做傳統貿易,從2014年開始做跨境電商。深圳公司的團隊每周7天都得加班加點地工作,以保持中轉率,「一旦休息,倉庫就會爆倉。」

總部位於深圳的堡森三通專門在荷蘭設立了歐洲公司,為國內客戶進入歐洲市場提供物流、倉儲、清關和報關等服務。這些客戶包括環球易購(跨境通的全資子公司)、任天堂和摩拜單車等。

目前,堡森三通歐洲公司的電商業務已佔整體業務的50%。「以前從國內來的柜子(指集裝箱)一周1~2個,現在每天都有。」楊慧說,公司在荷蘭中轉倉還希望能成為中國產品在歐洲的存儲和展示平台,而英國和德國的海外倉也在洽談之中。

經貿合作因物流提速

在荷蘭國際物流協會供應鏈解決方案高級主管艾格比恩(Jasper Eggebeen)看來,中國是荷蘭物流界公認的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就在今年,艾格比恩帶了30多家荷蘭物流企業到訪中國,去了廣州、重慶和深圳等地,試圖進一步增加雙方的物流合作和交流。他說自己每年都會訪問中國3~4次,明年計劃把上海和杭州作為荷蘭企業團新增的訪問目的地。

與此同時,上海、重慶等地的政府團隊也開啟了更為頻繁的訪荷之旅。今年11月,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團隊專程來到鹿特丹交流取經。

作為歐洲的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每年超過22%的貨運量來自於亞洲,其中80%來自於中國,體量與美國相當。鹿特丹港信息和傳播官員歐斯特(Maarten van Oosten)表示,中歐班列的運行和逐漸增加的班次,也為港口新增了貨運量。大量來自中國的貨物還會通過鹿特丹港口運往愛爾蘭等歐洲的其他國家。

「鹿特丹甚至把自己稱為『中國港』,因為四分之一的集裝箱進出口都和中國有關。」鹿特丹發展促進署國際貿易投資部中國事務部主任張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鹿特丹不僅僅是進入歐洲的門戶,中國商品通過鹿特丹港去美國,也可以把整個物流時間縮減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歐盟統計局網站今年5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貿易夥伴,歐盟自中國進口占其從區外進口總額的20%。在歐盟國家中,2017年荷蘭從中國進口最多,為830億歐元。

在產品種類上,機器和車輛、化學品和其他製成品分別占歐盟出口的85%和從中國進口的97%。汽車是歐盟對華出口最多的產品,而電信設備則是歐盟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1211.HK)在荷蘭設立了歐洲的總部,目前共在歐洲市場售出600多台電動大巴。除了電動大巴,電動叉車也佔比亞迪歐洲整體業務的30%左右。歐洲叉車業務負責人馮洎樺表示,團隊自2012年開始,花費了3年的時間籌備並打造符合歐洲標準的叉車。自第一輛比亞迪電動叉車2015年進入荷蘭,打開了歐洲市場,叉車業務呈現出100%的年增長勢頭。

之所以選擇在荷蘭建立總部,馮洎樺說,荷蘭的航班在3小時內就可覆蓋整個歐洲,24小時內就可以把備件送到歐洲的客戶手中。

作為比亞迪在荷蘭的倉儲和物流合作夥伴,荷蘭博特門(Broekman)物流公司可以幫比亞迪實現收到訂單後1小時內就發貨。通過對當地技術人員的培訓,該公司還能幫助比亞迪檢測和改裝存放在荷蘭倉庫的產品。

與此同時,中國也是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占歐盟對區外出口總額的11%,僅次於以20%份額佔據第一位的美國。隨著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提速,中國從荷蘭乃至歐洲進口的商品也在迅速增加。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下稱「中檢」)荷蘭有限公司總經理樊李方表示,中國境外農副產品的進口量每年增長20%~30%,而中檢荷蘭已經具備了為歐洲產品做檢測的技術能力,可以及時為歐洲客戶提供技術支持並出具進入中國市場所需要的資質。

據樊李方說,進入中檢歐洲海外倉的產品經過檢驗和溯源後,都將被貼上「中檢追溯」的防偽二維碼標籤,出倉的郵包上也會附上包含這一二維碼的物流面單,以更好保障跨境直郵的安全性。

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國內第一家上市的供應鏈企業——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002183.SZ)在現場與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進行了簽約,達成超過10億元的快消品和食品等採購意向,成為荷蘭參展商收穫的一項大單。

此外,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也在進博會上與北京團醫藥分團簽下了2億元的訂單。

今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訪問荷蘭期間與荷蘭企業家進行了交流。阿克蘇諾貝爾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成員范迪睿(Thierry Vanlancker)提起了當時的談話:「總理問了我關於在中國做業務的看法,我的回答是,中國是很關鍵的市場。」

作為成長於荷蘭的國際油漆、塗料企業,阿克蘇諾貝爾在中國的業務佔全球業務的約16%,為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范迪睿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公司在中國常州投資4000萬歐元(約合3.15億元人民幣)的新工廠已經正式運營,也是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粉末塗料工廠。(文中圖片均由第一財經記者繆琦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觸寶科技低調登陸紐交所,盤中一度下跌近20%
經合組織:貿易摩擦將終結世界經濟復甦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