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才是中國人的院子!

這才是中國人的院子!

曾經

中國的房子都有個小院子,

可如今卻變成了奢侈。

- 中國 院子 -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速食時代,

見慣了鋼筋水泥和高樓大廈,

就愈發地嚮往粉牆黛瓦和一方庭院。

中國人的房子,本有個院子。

中國人的院子,

是一個時間的容器,

鎖得住風景,盛滿著閑情,

容得下肉身,安放得了心靈。

懂院子的人,一定懂得生活。

所謂閑居,大概就是

「一方庭院深幽處,半卷閑書一壺茶」。

與家相連的院子,

可靜思獨處、品茗小憩、會客派對

可曬果實稻穀、晾衣物、玩耍嬉戲……

居小院,可做的事情太多了。

小院留住的不僅是一方風景,

更是留住了時間,醞釀了清歡,

滋生了無數的閑趣。

在一場秋雨一場涼的季節里,

只想找個靜謐的小院子躲起來。

或借山而居,或閑庭信步,

或依坐酣睡,或發獃虛度。

柿子紅了,就打柿子;

桔子黃了,就摘桔子

銀杏葉落滿整個院子,

就擺幾張桌椅,喝茶談天。

恍惚間便有「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的隱世之感。

在一聲梧葉一聲秋的季節里,

我想閑居在蘇州的庭院里。

蘇州的庭院,

中國人最詩情畫意的院子,

那是一種匠人們精心打造的「室內桃源」。

一座院子,

便將蘇州的小橋流水、

亭台樓閣、山石清供融於一體,

布局精妙,移步異景,別有洞天。

閑時將桌子擺放在桂花樹下,

與三五好友飲酒喝茶,談天說地,

感悟生活的本真含義。

倦時坐在椅子上,

看天上雲捲雲舒,

看角落裡的幾抹楓葉,

暈染著秋天的色彩。

在清秋時節,

住進蘇州的庭院里,

彷彿又回到了夢裡的姑蘇。

在秋風蕭瑟天氣涼的季節里,

我想在北京的衚衕小院里住上幾天。

老舍說,秋天一定要住北平。

凡在北京住過的人都知道,

北京一年四季中,

冬天太冷、春天多風、夏日苦熱,

只有秋,那才是北京的黃金季節。

而北京最閒情逸緻的秋,

在那些浸染著歲月的四合院里。

夜裡一場秋雨過後,

早晨起來,推開門,往院子里去,

你會看到院里的花沾著水珠,

地上落滿一地的黃葉子。

而又紅了些的柿子樹,

被果實壓彎了腰伸出了院子。

下午呢,就去鄰居家嘮嗑,

或是出門去溜達一圈,

看看小巷子里的銀杏樹黃,

又或是去逛逛深秋里美成紫禁城的故宮。

來源:故宮博物院

在柿葉翻紅霜景秋的季節里,

我想在北方的鄉村有個小院子。

院子不必很大,不必很奢華,

但院子里要有棵柿子樹,

最好還有些雛菊、豆莢和蒲公英。

霜降後,院子里的柿子

便開始逐漸變紅,掛滿枝頭,

艷麗的紅,將小院裝點得格外好看。

而這時,每天最歡喜的事情,

便是跑去柿子樹下看,看哪個柿子熟了,

便用竹竿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放進籮筐里。

紅彤彤的、晶瑩透亮的柿子,

吃一口,滿嘴香甜,

那是屬於秋天的味道。

在滿地翻黃銀杏葉的季節里,

我想住在銀杏村裡的院子里,慢度時光。

深秋時節,滿村盡帶黃金甲,

家家戶戶院子里的銀杏樹都黃了,

當然,包括我住的那個。

清晨的陽光,

落在院牆裡的銀杏樹上,金黃金黃的,

高大的百年銀杏樹,

就像在院子里撐起一把金色的巨傘。

一陣秋風吹過,

金色的葉子便將整座院子鋪滿;

而隨風一道來的,

還有掛在牆頭晾曬的臘肉誘人的濃香。

住在這樣的院子里,

哪怕只是就在銀杏樹下,

看看書,聽聽音樂,喝喝茶,

都覺得舒坦得不行。

這裡的時光是那樣的不緊不慢,

以一種特有的節奏,

讓城裡人細味著「慢生活」的魅力。

在秋收萬顆子的季節里,

我想在山間有一座農家小院。

在深秋時節,

裝滿一院子的「秋色」。

院子外的大片山林,

層林浸染,楓紅葉黃

而院子內的這一方小小天地,

橙紅橘綠,充滿了曬秋的喜悅。

山居人家,

對曬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在徽州農家人的

屋頂上、院子里,門前空地、

玉米、南瓜、茱萸、辣椒、燈籠柿,

各種果實你方曬罷我登場。

而在太行山的山村的院子里,

一籮筐一籮筐的柿子

滿滿當當地擺在院子里,

享受著秋日陽光的沐浴。

那些懸掛晾曬起來的柿子,

就如同一面面橘色的彩牆;

嚴嚴實實堆起來的玉米,

就像一座座金色的圓塔。

在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的季節里

我想在大理有座小院子。

每日坐看洱海潮起潮落。

種滿一個院子的花,

四季的花期都要有,

這樣當北國秋已深的時候,

院子里依然有奼紫嫣紅的花開。

再在光線好的地方,擺幾張桌椅

再養只狗,養只貓。

清晨,去院子里澆澆花,

看小花狗搖著尾巴,草叢裡打個滾。

日午,躺在藤椅上,

聽幾首喜歡的歌,睡個午覺。

傍晚午後,看書發獃,

渴了就喝喝茶,倦了就遛狗逗貓,

把簡單的日子, 過成一首美好的詩。

我們曾經,也擁有自己的院子。

如今,院子卻與閑居一起,變成了奢侈。

可每個人心中仍有一處院子,

它是一塊屬於自己的自留地。

它在我們的鄉愁里,記憶力里,想像里,

無論外面的世界多喧囂,

它總能承載著時光的悲歡,安放漂泊的靈魂。

關注品慢生活,這裡承載著您的詩與遠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慢生活 的精彩文章:

植物配置案例圖
我是你娶回家的菜,你為何還不來寵幸我!

TAG:品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