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部大印弄丟了 嘉慶皇帝下令嚴查 後來怎麼樣

兵部大印弄丟了 嘉慶皇帝下令嚴查 後來怎麼樣

1820年3月8日,嘉慶皇帝從京城出發,前往清東陵,拜謁乾隆皇帝的陵寢。嘉慶皇帝一行浩浩蕩蕩地來到湯山行宮(今承德市承德縣頭溝鎮)的時候,管理兵部事務的大學士明亮與兵部尚書普恭、戴聯奎等緊急上奏,稱兵部的行印不見了。

嘉慶皇帝嚇得冷汗都出來了。

按照清朝制度,兵部有兩枚關防。一枚為堂印,由兵部衙門日常所用;一枚為行印,隨駕出巡時使用。皇帝外出巡視時,攜帶行印在身。有了行印,即可調動軍隊、批發軍需。三月初七,即嘉慶皇帝一行動身出發的頭一天,東閣大學士托津派人到兵部領取行印,發現行印不翼而飛,尋遍庫房而不得,這才奏報嘉慶皇帝。

明亮在奏摺中聲稱,竊賊一定是貪圖銀子所為,因為兵部行印是用純銀鑄造,「今銅鑄各印俱存,獨將銀印及銀牌遺失,顯有因財起意被竊情形」。為此,已將所有涉及此案的部堂書吏、更夫皂役等全部押交刑部,嚴加審訊。

嘉慶皇帝下令進行嚴查。他憑直覺,判斷這件行印丟失案件並不簡單,很有可能不是剛剛丟失的,「以行印專為隨營攜帶鈐用而設,必繫上年秋圍途間遺失或被盜竊」。所以,嘉慶皇帝將調查的範圍擴大到管理者,命令將明亮交部議處;將兵部堂官戴聯奎、常福、曹師曾、常英摘去頂戴,交部嚴加議處;點名讓松筠、和世泰等曾在兵部任職之人等候調查結果,接受處理。

這件案子的主審官是庄親王綿課,副審為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鏞、吏部尚書英和。刑部左侍郎王鼎責無旁貸,全程參與。

然而,他們緊鑼密鼓地審訊了一個多月,依然茫無頭緒。甚至當嘉慶皇帝已經回到京城,案子還沒搞定。嘉慶皇帝很生氣,降旨將綿課、曹振鏞、英和等人各罰俸半年,催促他們加緊辦案。後來,乾脆將綿課、英和拔去花翎,將曹振鏞降為二品頂戴。

有了嘉慶皇帝的一再催促,案子終於有了答案。結果真如嘉慶皇帝判斷的那樣,兵部行印早在一年前就丟失了。

1819年8月28日,嘉慶皇帝一行秋圍回來途中,宿營在金山嶺長城的巴克什營。

當晚,負責保管行印的承差他爾圖將行印拴在營帳中間桿上,拜託書吏俞輝庭照看,自己跑出去吃飯玩耍。

俞輝庭因連日趕路,已疲憊至極,不一會兒就在營帳中酣睡了。當他醒來時,發現行印不見了!怎麼辦?俞輝庭焦急萬分,又不敢向上司報告,便找來備用印匣,用黃布包裹了一弔五百文,裝入匣內,冒充行印。他爾圖回來後,不知道行印已經丟失,還是將行印背上,回到京城。

按照規定,行印送回庫房時,要進行查驗。俞輝庭請負責查驗行印的堂書鮑干吃飯,告訴他內情,請他幫忙矇混過關。鮑干最初不幹,俞輝庭趕緊送上50兩銀子。鮑干就答應下來,將行印收回庫房。兵部值班人官也沒有開匣驗視,行印就糊裡糊塗地混進了庫房。

由於行印不經常使用,所以丟失的事情沒有穿幫。到了第二年春天,由於嘉慶皇帝外出拜謁乾隆皇帝陵寢,需要用到行印,鮑干就買通了庫房人員,在庫房製造痕迹,做成行印被竊的樣子,還騙過了明亮等人。

到了這裡,兵部行印丟失的案子似乎就告破了。然而,兵部行印去了哪裡?被誰拿走了?拿去幹什麼?都沒有頭緒。嘉慶皇帝不死心,打算一查到底。他派了許多人,前往去年木蘭秋獮的路上明察暗訪,尋找了很久,甚至還派幾位化裝成商人,到附近典當鋪詢問有沒有成色較高的銀餅,仍然一無所獲。

嘉慶皇帝無奈之下,只得讓兵部重新鑄了一枚行印,「欽命將印文和篆文略加改易,以與舊印相區別」,與丟失的那枚有所區別,以防造成更嚴重的後果。鑄造費用由兵部尚書松筠和兵部侍郎裕恩承擔。牽連此事的官員分別受到降級、枷號、流放等處理。

兵部行印丟失案件,暴露了兵部衙門存在嚴重的管理鬆懈廢弛、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等問題。其實,不光兵部是這個樣子,其他部院衙門也都差不多,只是運氣好,沒有出事而已。

【參考資料:《小小書吏弄乾坤——「兵部失印案」傳遞出的部院真相》《清實錄》《清史稿》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說了什麼話讓俄國大臣感慨:我們比清朝先進些
法國爆發大革命後 乾隆皇帝做了一件影響百年的事情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