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與映像:洛文希爾攝影收藏中的19世紀中國
2018年11月27日下午,「世相與映像——洛文希爾攝影收藏中的19世紀中國」展覽及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
展覽彙集了120幅19世紀中國攝影的精選作品,皆由當時活躍在中國的頂尖攝影師拍攝,他們中既有最早來華的外國攝影師,又有最早的中國攝影師。這次展覽中的每張照片都代表著攝影藝術的巔峰,是值得仔細研究的佳作。攝影藝術的直觀性超越書面文字,它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重訪舊時的人物、地點與事件,讓我們對遙不可及的過去有一個精準的了解。從河流到山川,從長城到紫禁城,這個以在中國拍攝原版照片為主題的展覽捕捉了19世紀中國的歷史建築、祭祖遺迹、民族面孔以及傳奇美景。
與語言文字記錄的歷史相比,攝影記錄的歷史具有某種「宛如目前」的在場性。於是,在推理和想像之外,人們有了第三種與歷史相逢的方式。紀實影像雖然不能替代所有的歷史證物,也無法滿足人們所有的歷史想像,但它們的確帶給人們一種反思歷史的新形式,尤其是對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日常生活的觀照。
那時的人,那時的物。如同本雅明所說,它們籠罩在光暈之中,散發出淡淡的哀愁。19世紀發明了攝影術,同時也使得光暈消失。19世紀的中國,正從傳統走向現代……
本次展覽策展人菲利普·普羅格
古文物研究者 洛文希爾收藏創始人史蒂文·洛文希爾
參與本次研討會的專家,來自歷史、文學、影視、攝影、人類學、藝術學、傳播學等不同的領域,他們將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世相與映像、歷史與日常、觀看與被觀看、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等問題。
學術研討會現場
展覽現場
影像是歷史有力的迴音
「世相與映像——洛文希爾攝影收藏中的19世紀中國」展覽,共展示了活躍於19世紀的21個知名攝影機構和攝影師(部分佚名攝影師)的120件攝影作品。其中包括人物肖像、風物景觀、市井生活、城市和建築等多項內容,較為全面地映射出19世紀下半葉中國社會的風貌。19世紀下半葉對於中國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轉型階段,是一個衰敗腐朽與求強圖變並存的時期,是一個經濟活動江海匯通、文化思想西學東漸、政治變革潮起潮落的時代,到處呈現著一片矛盾且複雜的圖景。而此時,發明不久的攝影技術進入中國,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全面記錄那個時代。這些珍藏至今的圖片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翔實的史料,且生動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氣息和美學風格。攝影介入歷史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它開創了一種更加民主的史記形式,為後來的學者研究和總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展覽的作品來自那個時代最優秀的攝影家,他們的攝影術精準地對照了人心和社會局面,同時再現了文化的形態,對於業已流逝的歷史具有強大的遲滯效應,讓當下的我們可以洞穿歷史的迷霧、回首往事的煙雨。
攝影進入中國,首先形成科學對傳統文化觀念的衝擊,尤其是它對人類影像強大的攝取能力,對於一個習慣以陰陽來解釋世界、分析自我的民族來說是存在許多憂慮的。因而早期進入中國的攝影師們在推廣攝影方面煞費苦心,他們首先說服皇族和貴族接受攝影,然後進一步傳播並影響商人和普通民眾。在本次展覽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證據,許多皇族成員(包括慈禧和恭親王)與官僚(晚清重臣李鴻章、裕祿都督)都在鏡頭前正襟危坐,留下了他們的珍貴影像。上流社會的這種示範性生活風尚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最終推動攝影成為那個時期最時尚的事物。這種風尚促成的市場客觀上形成了攝影文化的良好生態,導致越來越多的攝影家來到中國,同時本土攝影力量諸如香港的賴阿芳、天津的梁時泰以及眾多商業攝影機構開始興起。19世紀中葉,攝影介入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是個重要的事件,它如同一個槓桿的支點,對於撬動傳統思想封閉的石棺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攝影美學的形成很大程度仰賴於技術,但是攝影者的文化心理也不容小覷。本次展覽的作品既有西方攝影師的傑作,也有中國本土攝影師和其執掌機構的成果,他們秉持的美學觀點或圖像經驗所導致的直覺,對圖像的攝取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肖像作品,中國攝影師更喜歡把人物拍得如畫面,而西方攝影師則嘗試表現出人物的動態;在建築攝影方面,中國的攝影機構習慣於把建築融入風景,西方攝影師有時則會專註刻畫建築本體。攝影的圖像觀和繪畫觀存在著天然的聯繫,因為在攝影技術出現之前,人類對影像的訴求大都是通過繪畫來實現的。這種習慣在攝影技術出現的早期,都自然而然地延續了下來。同時,許多早期的攝影師都接受過繪畫訓練,許多攝影機構的前身即是油畫行。如香港「宜昌」油畫行的周森峰、張老秋等,他們聘請西洋攝影師學習攝影技術之後直接將油畫行改為照相館。
繪畫和雕塑這些藝術門類總體上看是主觀的,而攝影則不然,攝影是心理和物理共同作用下的圖像藝術。首先是它成像的客觀性,攝影對於對象的物像再現的精準性是對模仿最根本的挑戰,這個特點也宣告了人物攝影總體上取代肖像繪畫的必然。這一價值和意義在早期都需要精湛的技術來實現,因此攝影的技術美學是早期攝影美學的核心。中國早期本土的攝影人士大多有良好的知識結構,他們多來自精英階層,且西洋留學者的比例較大,如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景豐和上海迎芳照相館的王雪橋等都曾出國留學。
我想最為重要的是,這一批珍貴作品還讓我們看到了攝影對於記錄歷史的價值,以及它對人類認識自身的意義。因為攝影發明的最偉大之處,在於其對現實的映照。此外沖印技術和相紙質量一定程度對抗了所向披靡的時間,使情感和記憶不再被時間所控制。顯然,時間是攝影技術的重要因素,快門成像和暗房沖印甚至影像本身的衰退、消亡背後都有時間的魅影。但眼下我們面對的這些佳作雖已歷經一個半世紀,但依然保持著優異的品質和清晰的影像,這令我們對攝影術的發明以及第一代攝影先驅們的卓越成就充滿敬意。
早期攝影是人們專註於實踐技術的過程,同時也是工程踏勘和地理認知的有效方法。這使得這個階段的照片本身更具有客觀性和準確性,從而成為歷史研究最有力的佐證。而在此之前,時間在嚴重干擾歷史,因為人們敘述歷史會出現有意無意的淡忘,被忘掉的細節常常是考據歷史最重要的線索。人們通過時間來總結歷史,歷史通過時間來淘汰存在;可是時間又會讓歷史變得籠統、概括,從而造成認識上的些許錯覺。正因如此,攝影技術才顯得尤為重要,攝影補償了時間對歷史影響所形成的虧空,惟妙惟肖地還原了歷史的細節,增強了後人對歷史質感的認知。
壁畫和浮雕都曾是現實敘事的體裁,是考古中重要的推理依據,但唯有攝影才是確鑿無誤的證據。從批判的角度來看,攝影顯然是一種批判的重要工具,對於人類的自省具有積極的意義。攝影開啟了人類打量自身的另一種眼光——平民化的視角,這包括隱蔽在鏡頭之後攝影者和後世審看這些圖像的研究者,他們把歷史對摺從而使得我們能夠站在當下和歷史之間左顧右盼。我們對歷史性圖片的好奇就在於,我們需要一種真實來比對謬誤,並希望用文明的燈火去照亮未來。
本次展覽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自開館以來舉辦的第一場攝影展,這些如此獨特的題材和彌足珍貴的遺存,對熱愛文史研究、民俗學研究、建築史研究的廣大學者無疑是一次重要的參閱機會。對於所有的觀眾是一次歷史文化和藝術審美的饕餮大餐。而對於我們這座年輕的藝術博物館來說,是一次充滿善意的幫助,因為這個攝影展也將是本館未來繼續舉辦各類影像展的一個時間概念和學術概念下的雙重起點。同時把這次參展作品集結成冊印刷出版,更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且功德無量的事情。這是一次對歷史進一步確認,與時間進行接力賽跑的關鍵性交接。如此這般,這些精美的、珍貴的圖片才能被更多的人分享、供學者參考、讓大眾認識歷史的風貌並為之驕傲,這是歷史持續的迴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蘇丹
2018年10月11日,完稿於布達佩斯
「
藝術,一切皆有可能
Art,everything is possible
」
有煙花哦
推薦一個好玩的公眾號
今日薦讀
轉載須知
無二維碼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人民藝術·生活美學]—
※「飽暖之後」看一場岩田浩三話題性十足的展覽
※生靈之戀——左進偉吉祥物語系列精品展開幕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