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隱士背後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代隱士背後的文化內涵

原標題:中國古代隱士背後的文化內涵



隱士,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命運沉浮都隨著當時政治的變遷而轉變,因此,作為文藝上功利主義群體的他們,都具有革命者的思想或具有先進的思想。他們的「隱與不隱」,都隨著社會政治的改變而改變。

中國古代原始文藝和原始宗教,本來是密還不可分的;換言之,古代原始文藝和原始宗教這兩者是同時形成,而且有著共同的認識根源,即對現實的主觀幻想的認識。宗教思想大抵先影響哲學思想,然後再影響文藝思想,因此,中國古代作家受佛、道二教的影響頗深。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如陶淵明、江淹、孟浩然、王維、李白、白居易、柳宗元、蘇軾等都歇夏了大量的禪詩。如李白42歲時由道士吳筠推薦,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受宦官高力士等的讒謗,隱退還山,浮游四方,因此,李白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所以有「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著名詩句;王維則受佛家思想的影響很深,成天讀經、禮佛,這樣親佛的信徒,為此他的名字(名維,字摩潔)就取自《維摩法紀》;我們熟悉的五絕《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人。」就是這樣的禪詩。他到過深山密林境界之空靈,聲音色彩經給人感受恍惚微妙,顯示世界一切事物都不過是虛假的幻覺。為此,明人李夢陽在《空同子》中說:「王維詩,高者似禪,卑者似僧。」他的寫景詩,字字入禪,寄寓著深刻的禪理;但這些深刻的禪理,融入詩中,卻又是那樣的平靜悠遠,生意盎然,讓你在大自然的平靜悠遠的意境中,去體悟那寧靜、悠遠的禪意,而《鹿柴》正是這樣的禪詩。另外,王維與道光禪師為友。王安石中年信佛,將家宅舍改為寺院、李贄乾脆落髮為僧、袁宏道則稱講禪除李贄外,自己天下無敵。可見,中國古代,儒、佛、道三者是緊密結合的。



魯迅曾概括中國共有兩種文學:一種是廊廟文學,一是山林文學。堅於這種情況,儒家便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說法,在「窮」時,就找老莊的「清靜無為」思想或佛教的「出世」思想作為精神的自我調劑;即使在「達」時,官場鬥爭激烈,不能時時佔上風,於是從佛、道思想中找精神安慰,所以有「大隱隱於朝」的說法。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同時,任何政治集團總要求文藝來適應自己的政治需要,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孔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因此,文藝是為政治服務的,而作者的「隱」與「不隱」也隨政治的轉變而轉變。司馬相如常常稱病不朝,而暗地裡卻在寫《封祥文》,以顯示自己有幫忙的能力。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名的「田園詩人」、「山林詩人」,提出有所謂「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但他們並非真的超凡於人也。有的文人自命清高,在退隱與出仕之間徘徊,他們的退隱多半是不得已而為之。唐代詩人孟浩然,是有名的隱士,可他的入世思想卻很濃,有名的「惟先自鄒魯,家世重儒凡」。便是具體體現,直到40歲進士落第,才真正歸隱。魯迅為此而發的有名的「謀身謀隱兩無成」則道出他們悲慘境遇。厭惡政治鬥爭,這才歸隱田園,但也未能完全忘卻世情。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迷酒》則表明他並未遺忘,冷淡世事,相反,那是對政治上的不滿而掛冠歸隱,「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翻思遠翥。」卻表明歸隱的背後有著強烈的政治態度。東漢末諸葛亮「避亂荊洲,隱居隆中」。但劉備「三顧茅廬」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此時,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分析三分天下之勢:如劉備想要稱雄,則不佔據荊、益兩州不可,這無疑說明諸葛亮不是真的想歸隱,只是他占時沒有找到明主,也為了避亂不得已而歸隱,但是,如果一有機會,馬上出仕。自以為藝術至上,鑽在象牙塔里做文章,但一當切身利益相關時,便會做出強烈反映,而是為了一定的利益,有的在政治上會走向墮落。我國現代作家周作人,原是「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分子,提倡「人的文學」,反對封建文化。後來被白色恐怖嚇怕了,30年代提倡閑適小品,一副超然出世的樣子,走上了從叛徒到隱士的路子。


隱士的「隱」與「不隱」,都隨著政治的轉變而轉變,「隱」的目的不是「隱」,而是為了能更好地出世。因此,「隱」是一種手段而已,為了能更好的出世,這才是他們歸隱的真正目的。

本文多年前刊發在《中國教育報》文化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個寡婦的風流商務史——「巴寡婦清」成功三大秘訣

TAG:教育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