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籍勞工痛訴日本:老闆對待她更像奴隸

外籍勞工痛訴日本:老闆對待她更像奴隸

27歲的緬甸女子瓦爾努(War Nu)去年年底前往日本工作。她借了近3000美元來支付前往日本的中介費,開始在日本一家服裝企業工作。中介向她承諾的是:這裡的工資要高得多,還有機會學習新技能。

但結果卻是:瓦爾努的工作是把衣服裝進紙板箱,每天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0點或者午夜,一周得工作6-7天。至於報酬,只有承諾的一半。瓦爾努說,自己的工作環境非常不人道,每天都很緊張,很焦慮,卻不知道怎樣用語言表達,只能哭。

瓦爾努到日本工作,是通過一個技術實習生培訓項目( Technical Intern Training Program,TITP),該項目旨在緩解日本長期存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同時為該地區的國家提供援助。這個項目的設計初衷是為員工(主要是亞洲人)提供到日本三到五年的培訓,然後再送其回國。

用外國人當廉價勞動力的項目

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成為多年來困擾日本社會的難題,有鑒於此,日本多年前就推出技術實習生培訓項目( Technical Intern Training Program,TITP),該項目旨在緩解日本長期存在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但項目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日益引發日本朝野關注。

今年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議會提交了一份法律草案,將在未來5年允許最多34.5萬名半失業的外國工人入境。此舉隨即引發激烈的辯論,反對黨抨擊安倍的計劃含糊不清、準備不足。

許多批評人士也認為,安倍首先需要清理TITP項目帶來的混亂,然後再向數十萬外國工人開放。

日本反對黨憲法民主黨領袖Shiori Yamao說,TITP項目以技術培訓的名義,實際利用外國人作為廉價勞動力來填補本國勞動力短缺。這個方案應該修改。

TITP項目網站。網路截圖

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日本媒體,最近幾周對項目提供的勞動崗位存在的強迫勞動、環境惡劣、性騷擾等問題進行了重點報道。

日本律師協會聯合會上月則發布報告,呼籲廢除整個TITP項目。律師Masashi Ichikawa稱,該項目實際上跟培訓並沒有關係。由於簽證要求,工人不能更換僱主,如有抱怨,就會面臨失業和被驅逐出境,「這些所謂的技術實習生卻必須忍受,使他們面臨人權侵犯或壓迫。」

低於最低工資,工作條件惡劣

TITP項目建立已久,目前大約有27萬外國人(主要來自亞洲國家)通過該項目在日本工作。從2016年到2017年,通過TITP到日本工作的外籍工人數量增加了20%。這些人有的從事農業工作,例如在茨城縣採摘草莓,在長野採摘生菜,還有人從事製造業或建築業工作。

27歲的瓦爾努。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為保持競爭力,日本紡織業越來越依賴外國廉價勞動力,而瓦爾努正是在以紡織業著稱的岐阜縣一家公司工作。瓦爾努認為,自己的老闆對待她更像奴隸,而不是實習生。

瓦爾努說,老闆每天都會說髒話,還威脅要將其送回緬甸,自己很害怕,但只能忍受。瓦爾努反映,自己和另外四個女性住在工廠樓上的兩個房間里,她們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吃飯和睡覺,「這是不人道的」。

《華盛頓郵報》採訪的在岐阜縣工作的另外八名女性也反映了類似的情況:僱主給的薪水比承諾的要少,工作時間比預期長,而且沒有任何技術培訓。

通過TITP到日本工作的緬甸女孩。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報道指出,外籍勞工為赴日工作通常不惜借錢籌集中介費,但最終的工作不僅工時長,且低於最低工資;許多人的工作條件危險或不衛生;一些人如果在合同期內被解僱,還將面臨巨額罰款;有的勞工會被侵犯隱私,如禁止擁有手機或談戀愛;有的甚至會遭到性侵犯。

目前僅一家公司被撤回僱工許可

種種窘境迫使許多外籍工人逃離崗位:去年大約有7000人,今年前六個月已有4300人,許多人最終因為逃離失去簽證而在日本成為「黑戶」。

2017年,日本官方修訂了《見習法》,以加強對可能違規企業的監管,並成立了一個新的技術實習生培訓組織(OTIT)來監督TITP項目。日本勞工部門當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4000多個TITP勞工工作的地點,有超過70%的僱主在工作時長、安全標準或工資數額等方面違反規定。

OTIT發言人Tatezaki Kenichi表示,未來違反規定的公司可能被撤銷僱傭外國工人的許可。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家公司被撤回了許可證。他說,其他調查正在進行中。但活動人士表示,實際情況幾乎沒有得到改善。

專家稱,TITP項目讓一些日本人形成了外國人只是廉價勞動力的刻板印象,也強化了潛逃者被認為是罪犯而非受害者的刻板印象。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用虛假的培訓作為借口吸引外國人成為廉價勞動力。這也導致了其他亞洲國家對該項目的負面評價。

在一個有影響力的工會組織——日本金屬、機械和製造業工人協會的幫助下,瓦爾努離開了以前的僱主,並保留住了簽證,還在岐阜縣的另外一家服裝廠找到了一份工作,條件比此前的工廠要好得多。

紅星新聞記者丨 蔣伊晉編譯自《華盛頓郵報》

編輯丨張尋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嚴養狗令」,為民著想還是讓狗背鍋?
黃豆只是牲口飼料或綠肥?美國人感謝她:把豆腐推廣到美國的中國女人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