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驚天解密:汪精衛解釋自己為何要做漢奸

驚天解密:汪精衛解釋自己為何要做漢奸

原標題:驚天解密:汪精衛解釋自己為何要做漢奸


汪堅信抗戰必亡國滅種,且認為自己同日本簽的文件算不上賣國契


抗戰期間,汪精衛在日軍羽翼下,建立「偽國民政府」,名義上將除東北以外的各個偽政權統一在了一起。對此投敵之舉,汪精衛有一套看起來「合情合理」的辯解,以掩飾自己的漢奸行徑。

汪精衛投敵的最大理由,是所謂「戰必大敗」。而言和之事,「乃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汪精衛自謂,若「緘口不言,對黨對國,良心上,責任上,皆不能安,故決然言之」。①但他又說,「我在重慶主和,人家必誤會,以為是政府的主張,這是於政府不利的。我若離開重慶,則是我個人的主張,如交涉有好的條件,然後政府才接受。」②汪精衛遂從重慶出走,在1938年12月發表「艷電」,一步步成為漢奸。


汪精衛後來一再為自己的「主和」主張辯解,稱「以一個剛剛圖謀強盛的中國來與已經強盛的日本為敵,勝負之數,不問可知」,因此「跟著蔣高調繼續抗戰,以蔣現有的兵力」,就要「國亡滅種」。只有先「恢復中日和平」,再「確立東亞和平」,才能「復興中國、復興東亞」。③


在汪精衛而言,他起初不僅不想做傀儡,甚至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但到了實際談判時,他才發現日方殊無誠意。1939年12月「日汪密約」,規定中國「從黑龍江到海南島」「下至礦產,上至氣象,內至河道,外至領海」,皆「毫無遺漏地由日本持有或控制」。④


陳公博看到密約後,對影佐禎昭說,這「簡直是日本要控制中國。」影佐也不諱言:「在目前不能說日本沒有這個意思。」陳公博將對話內容告知汪精衛後,汪回答:「我們偏不使日本控制中國。」對此他並不自信,只是聲稱:「日本如能征服中國,就來征服好了。他們征服中國不了,要我簽一個字在他的計划上面,這種文件說不上什麼賣國契,中國不是我賣得了的。我若簽字,就不過是我的賣身契罷。」


汪精衛與德國、義大利等國使節交談。


汪口頭上一再辯稱欲為國家保存元氣,但偽政權並沒能做到這一點


事實上,汪精衛一再以「賣身救國」自我辯解。汪自稱投敵的目的是,「目前能夠替國家保存一分元氣以為將來複興地步,多一分是一分」。南京偽政權成立前,汪精衛又對追隨者說,他們要「管理者為業經淪陷之土地及人民,所爭者為敵人已經吞噬之利益」「所欲保存者為國家之元氣與淪陷區人民之利益,固不能於後方取得一草一木以赴益敵人」「故我等在南京組府,不但於抗戰無害,而反於抗戰工作有所輔助,亦未可知」。⑥


但汪偽政權在淪陷區助紂為虐,協助日軍壓制民眾、徵收物資,其基層官員還橫徵暴斂。僅舉一例,偽縣署規定辦理「縣民證」,收取紙張費用2角,「但官與吏上下交征,准偽縣署以下區鄉公所加收至每紙五角,而主辦之偽員竟索至七角,最後送達差役則所取一元,如此交征,小費多於正費10倍,閉塞之鄉領用『縣民證』者,更須二元三角」。⑦如此盤剝,談何保存「淪陷區人民之利益」?

汪精衛對組建偽政權的種種規劃,乃是基於幾個錯誤判斷。其投敵前後,正是抗戰最艱難時期。廣州、武漢相繼淪陷,美、英等國也沒有開展全面援華的表示。這使汪精衛、周佛海等人相信,「日軍必繼續攻佔渝市及西安、昆明等地」「日美或日俄戰爭必不致發生」。⑧而當時確實也有不少人主和,除了後來追隨汪精衛投敵的一干人外,所謂「低調俱樂部」中還有胡適、陳立夫、陳佈雷、顧祝同、熊式輝等各界名流。


加之抗日會使中共坐大的觀察,汪精衛很自然地認為,主和是大勢所趨,要保存中國,就只有同日本和談。談判時,他又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以為登高一呼,雲南、廣西、四川等省就會群起響應,到時不愁沒有與日本談判的籌碼。然而汪精衛的大多數判斷都錯了,汪偽政權沒能招降到任何實力派人物,其建立一年多後,非但重慶等後方城市沒有被佔領,太平洋戰爭又復爆發。蔣介石「苦撐待變」的戰略成功了。


汪精衛因死於日本戰敗前,未能留下一份詳盡的自白書。但1964年突然有一篇相當於汪精衛遺囑的文章——《最後的心情》在香港發表。對於此文真偽,至今尚存爭議,然其內容實不失為汪精衛的一個「自辯」。尤其「今銘在寧六年,明知日方將敗,而仍繼續以之為對象磋商者,則以國事雖有轉機,尚在逆水行舟」⑨一句,很鮮明地表現了汪精衛對中日戰事的看法,隨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節節失利,發生了根本改變。其投敵正可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日偽統治下的縣城。

注釋:


①《汪精衛復孔祥熙親筆函》(1939年1月4日),朱子家《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一冊),春秋雜誌社印行,第20頁;②陳公博:《自白書》,《審訊汪偽漢奸筆錄》(上),鳳凰出版社2004年,第10頁;③汪精衛:《我對於中日關係之根本觀念及前進目標》(1939年7月9日),《汪精衛集團賣國投敵批判資料選編》,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1981年,第307、312頁;④陶希聖:《日本對所謂新政權的條件》,陶恒生《「高陶事件」始末》,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年,第248頁;⑤陶希聖:《潮流與點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第165頁;⑥梅思平:《自白書》,《審訊汪偽漢奸筆錄》(上),第400頁;⑦潘敏:《江蘇日偽基層政權研究(193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1頁;⑧《周佛海日記》(上),第649頁;⑨汪精衛:《最後的心情》,朱子家《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第五冊),第163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匯 的精彩文章:

揭秘國民黨巨頭的「聯日反蔣」秘史
揭秘日軍從中國到底征走了多少糧食?

TAG:歷史百家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