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傳奇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工作和生活上的四條原則

傳奇科學家赫伯特·西蒙:工作和生活上的四條原則

赫伯特·西蒙是一位真正的傳奇人物,他也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通才,在包括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政治學和人工智慧在內的領域,都有貢獻。

西蒙是人工智慧的發明者之一。他宣布自己這項創舉的一刻,在科技史上已經成為經典的瞬間:1955年聖誕節假期結束,西蒙走進教室,向學生們宣布:「聖誕節的時候,艾倫·紐厄爾(西蒙的合作者)和我發明了思維機器。」

1975年,他和紐厄爾獲得了有科技行業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然後,在1978年,西蒙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儘管當時不少經濟學家還認為,他是個經濟學的局外人。

他的成就橫跨多個學科,擁有一個當之無愧的開掛人生。西蒙自己也知道,很多人認為他能取得這麼多成就,是因為他興趣廣泛。不過,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其實是很有節制的。」

西蒙有自己的行事原則。正是在這些原則的約束下,他才有可能在他自己所稱的人生迷宮中,獲取到多項成就。而且,其中任何一項,一個普通聰明人一生能達到,就已經不錯了。

在同大作家博爾赫斯的談話中,西蒙把自由意志定義為:「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採取行動,且引起這種行為的東西不會讓我覺得不自由。於是,我們達到迷宮的岔路時,這種東西就會幫助我們選擇要走的路。」

這種東西,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原則。

我們來看一下,西蒙工作和生活的原則是什麼。

第一,職業發展上:不跳槽,也不想討價還價。

1942年,加入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是西蒙整個職業生涯中最後一次找工作。在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工作了7年之後,西蒙加入了名氣更大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去籌備一個新的學院。基本上在這兩份工作中,西蒙對換工作一直持有的態度是:「如果有人主動找我,我會聽聽他們給的條件,想想自己有什麼選擇。但我最終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作出決定並告知對方,校方也會知道有人向我拋出了橄欖枝,而我決定留下來。」

而且,西蒙也不會借這個機會對自己的報酬討價還價。為什麼?因為他知道,學校要留住他,必然會按照市場價給他付工資。另一方面,如果他極力去爭取,可能會拿到高一些的薪水。但是,在他看來,「花時間爭取加薪不會有太高的回報」。

除此之外,不去討價還價,還會為他積累一些其他方面的資本。用他的話說「我不會在小錢上計較,這也讓我在日後的討價還價中無形增加了品行分,也免去了不必要的緊張。」

第二,競爭要公平,但也要贏。這比錢多錢少重要。

競爭必須公平。不過,「生來比其他人聰明,不算不公平。一個人比其他人都賣力工作,不算不公平。恰巧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不算不公平。如果你恰好有了這世界上最強大的設備給研究助力,這也不算不公平。」

然後,要贏,「雖然我不刻意這樣去想,但一向有這種理想:在沒有來自家庭或者學校以及其他社會支持的前提下,贏得人生的每一次比賽。」

當然,這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用西蒙的話說:「不費勁就成功特別讓人高興,雖然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為了挽回面子,人們往往把工作定義為有趣的事情。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工作竟然真的讓人愉快!」

第三,在作出選擇時,不要自我設限。

西蒙一向很沉迷於研究人作出選擇背後的原因。他曾經用迷宮和下棋來比喻自己的人生。每次到一個路口,就需要做出選擇。他稱之為「有偏好的隨機選擇」,「這些偏好,看似微乎其微,卻指定了選擇的方向。」

「大部分普通人一輩子都不會有中彩票或者出車禍被撞殘的經歷。除去這些特例,人生就很像下棋。我們會有數百次作出選擇的機會,才會選定某種技術含量高或低的職業,和配偶結婚,在特定的城市生活。即使這些結果看似只有一個成因,因某件事情而起,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這起關鍵事情發生前,早已有了很多預告或者鋪墊來引導我們迎向這些特定的事件。」

在做選擇時,西蒙的原則是,「我從不限制自己學什麼,不學什麼。」

西蒙的興趣可謂非常廣泛:「我閱讀經典,認識了懷特海德和羅素;我努力學習沃爾特·皮茨(Walter Pits)和沃倫·麥克洛克(Warren MaCulloch),並把布爾邏輯(Boolean Logic)應用於神經網路的工作;我和香農(Claude shannon)一起研究轉換電路……機械計算機和IBM的穿孔卡片機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就開始學習和了解它們。我很想了解狹義相對論,學習微積分集合,為研究廣義相對論做準備。我在馮·諾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博弈論和經濟學行為》出版後數周就讀完了這本巨著。我還連夜如饑似渴讀完了羅斯·阿什比的《大腦的設計》。我對科學領域內最前沿的活動嗅覺敏銳,我全部的選擇都是基於對良機的認識和判定。」

短短一段話,西蒙已經涉足了哲學和數學、神經學和心理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經濟學、腦神經科學,而且,他提到的都是這些學科當時最頂尖、最前沿的學者。

第四條原則跟第三條相關,他會用好奇心打破學科界限。

西蒙終其一生都是一個鼓勵打破學科界限的人。他鼓勵打破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界限、打破技術和科研之間的界限。他能意識到學科在學術界的作用,用他的話說,「如同國家在整個國際體系中起的作用一樣不可或缺。」

但是,他也感慨:「學者們通常是在本學科的發展和文化中度過一生的,很少有人能擺脫這種非此即彼的看法造成見識和眼界不夠的問題。」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酷玩兒」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兒 的精彩文章:

方法:怎樣獲得最佳睡眠
姚勁波:冷門行業更適合白手起家

TAG:酷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