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中國人親手設計的創意住房,第7個是真「鳥巢」
蛋形蝸居。2010年11月30日,戴海飛花費6000元,用鋼筋做形,用竹條包裹的房子坐落在北京中科科儀大廈院內。房子外部的麻袋內裝滿了破碎的木屑和草籽,頂部裝有一面太陽能電池板,內部有蓄電池供電,在房門完全閉合後,室內溫度能夠達到4--5攝氏度。
7平米「箱宅」。 這是是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徐千里教授牽頭做的一個項目。12名學生從圖紙設計,到最後的建造,花了近一年的業餘時間完成。參與者之一大四學生張子煬說,「箱宅小而經濟,能滿足基本生活品質」。這一說法,得到 很多前來觀看的學生的贊同。
集裝箱住宅。2013年3月4日,上海市郊,當地村民利用廢棄集裝箱改造的簡易房屋裡居住了大量外地務工人員。這些由集裝箱改建的房子,每間一個月租金大約500元。居住在這裡的人,大多從事廢品回收和汽車修理等行業。
膠囊公寓。2010年8月15日,北京,78歲的黃日新老人再次推出第三代膠囊公寓。與此前的膠囊公寓相比,第三代「膠囊」的空間擴大,增設廚房、餐廳、淋浴間等。黃日新老人表示建造這樣的公寓不為賺錢,只想找到一種解決剛畢業大學生過渡房問題的辦法。
報廢車蝸居。在合肥邵大郢附近的一個拆解中心,有六七戶人家,全部住在車上,短則三四年,長則十多年。「夏天熱,冬天冷。」主人李讓庭說,「誰也不願意住車上,但是買房談何容易?租房也不方便。而且這些廢車還要看守,只有住車上了。」
「蝸牛哥」扛屋回鄉。每隔一年或半年,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潭頭鄉39歲的劉齡潮就要從外面扛一間房子回來,網友們也稱他為「蝸牛哥」。劉齡潮南下打工多年,幾年前,萌生了做個房子扛回家的想法,因為「家中泥房已不能住人了」。
「鳥巢」樹屋。重慶渝中區和平路段一市民在自己房頂上用木板搭建兩層木樓閣,和繁華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對比,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該樓房共有三十五平米,家裡有四張床位四個人在此居住。據主人介紹由於家裡房屋比較窄小,所以才想到在樓房上再建木樓閣。
重慶「最牛違建」。2015年8月29日,重慶市渝中區南區路路面下方,居民利用路面之下的空隙,修建了一排房屋,好似房屋貼在路面下。據了解,樓房頂部就是路面底部,寬度只有3米,每棟樓之間間隙1米,一面採光,十分隱秘。
農民自建「楔形房」。2008年2月,溫留軍因住房緊張在此三角地帶依勢建房。因山勢和地形所限,所建房屋呈西窄東寬的「楔形」。其中西牆最窄處寬1.5米,東牆寬5米,臨公路長8.1米,建築面積兩層57平方米。
鐵皮「房車」。鐵皮房車,是海口原某工廠退休老人周亞二自造的房車。因年紀漸高,且無監護人,多次租房遭到房東拒絕,無奈之下,只好長期居住在一輛自製的「鐵皮車」里。車內放有一張席子、一個枕頭、一個扇子和一張蚊帳。老人打開一扇「房」門,踩著一張塑料凳,就直接鑽進「房」內睡覺。
※歷史塵埃下的鴉片館罕見老照片:愚昧無知的各國百姓銷魂之所
※實拍茅台酒生產車間,揭秘真相,多為女工!網友:這是印鈔機!
TAG:怪奇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