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大道和生學」視閾下的國學與生命

「大道和生學」視閾下的國學與生命

編者按:2018年9月15—16日,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召開。來自全世界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的主題,為化解人類各種危機,走出時代困境探尋新出路。本平台將持續發布參會嘉賓的論文,以饗讀者。

「大道和生學」視閾下的國學與生命

——弘揚國學熱愛生命的智慧與精神

錢耕森

錢耕森教授

作者簡介:錢耕森,安徽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國際知名學者、哲學家,湯用彤2017年度學術獎獲得者,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榮譽顧問。

摘要:生命科學,是關於生命的本質及其活動規律的一門學問。生命科學古老而年輕,猶待創新。本文以「大道和生學」作為視閾去論述國學與生命的問題。生命現象,屬於生物全體,但以人的生命為主;人生命的最大特徵是「生」;「生」的最大特點是健康長壽;「大道和生學」的「和氣者壽」說主張心平氣和乃健康長壽的「和生」之道;《周易》的「太和」、老子的「陰陽沖和」、孔子的「仁」學,都是「和氣養生」之道;「和壽」之人生還應具有做一個富有詩意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

關鍵詞:生命;和生;長壽;詩意境界

生命學或生命科學,是以生命為對象的一門學問,是關於生命的本質及其活動規律的一門學問。生命現象由來已久,應運而生的生命學也是很古老的。而今生命現象依然存在,生命學也就呈現於當下。在今後的歷史長河中,還會有生命現象。傳統與現在的生命學,不僅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而且影響深遠。生命學是一門古老而年輕的學問,需要不斷創新加以豐富和完善。潘麟先生熱心構建新的人的生命科學,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業,將澤被世人,並造福後人。

世界萬物,是如何生成的?生成萬物的本原,是什麼?這都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前者是生成論,後者是本體論。二者有區別又有聯繫。亞里士多德說:「萬物從其中產生的東西,也就是萬物的本原。」(《形而上學》983b22—27)

胡適把天地萬物怎樣來的宇宙論作為哲學的首要問題,他說:「哲學的門類也有許多種。例如:一、天地萬物怎樣來的。(宇宙論)」(《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第1頁。)

史伯以「夫和實生物」與「以他平他謂之和」(《國語·鄭語》)來回答了世界萬物的本原及其產生的問題,他主張「和」是世界萬物的本原,產生了世界萬物,可稱為「和生學」。他是西周末年人,比春秋末期的老子和孔子早約三百年,他影響了他們,是他們的先驅,成為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人。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稱為「道生」說。其實也是「和生」說,因為老子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我的「大道和生學」主張「萬物產生於大道之和氣」。其理論源於史伯的「和生」說,老子的「道生」說,莊子的「氣生」說和《周易》的「太和」說,體現了「和平發展」的時代精神,有益於我國哲學發展,可以推動和平崛起,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可以促進聯合國的「和平與發展」的偉大理想,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大道和生學」是中國哲學的傳統和世界哲學的未來。

本文擬以「大道和生學」來弘揚國學熱愛生命的智慧與精神,僅供參考,請多加指正。

一、人之生命為生命的最高形態

生命現象,為植物類、動物類和人類所共有,當以人之生命為最高形態。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荀子約生於公元前313年,卒於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末期人,是先秦原始儒家繼孔子和孟子之後的第三位大儒家。荀子以有無生命特徵作為劃分標準,首先把物質劃分為非生物和生物,又進一步將生物劃分為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可見,不僅人類具有生命現象,而且動物和植物也具有生命現象,並認為人類為生命現象中「最為天下貴也」。

荀子關於生命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既很全面又有重點,荀子的生命觀儘管形成於公元前,但其正確性至今並未失去,與今天的生命科學可以相通,可以作為當下生命科學的寶貴的傳統資源。


二、「生」為生命現象的最大特徵

生命現象最大的特徵就在於「生」。《周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下·第一章》)這充分表明《周易》視天地使萬物生生不息,為天地的最美的品德。

《周易》又說明天地之生各有其獨特點:「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繫辭上·第六章》)乾即天,坤即地。這是說,乾這種力量的靜態特徵是集聚含養,動態特徵是直遂無阻,所以是生命之源;坤這種力量的靜態特徵是閉藏孕育,動態特徵是張開誘導,所以能廣泛生成萬物。《周易》認為天與地無論是處於動態還是靜態,都具有生生不息的機制,天生的特點是「大生」,地生的特點是「廣生」。

《周易》還說明了萬物以及產生萬物的天地的生成過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繫辭上·第十一章》)《周易》認為「太極」,是宇宙本體、本原,為無形的物質性、實體,由於內部矛盾從而一分為二,形成天地和萬物。「太極」,在筮法中指未分之前的四十九根蓍草。「兩儀」,指天地、陰陽。「四象」,指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分別為兩儀即陰--、陽-各重疊以陰、陽而成。「八卦」,即八個三畫卦,由四象再重疊以陰、陽畫而成。「八卦定吉凶」,八卦不能定吉凶,本句是說八卦演變為六十四卦即可定吉凶。這是說,《易經》的本原是太極,太極一分為二產生兩儀,兩儀一分為二產生四象,四象又演為八卦,有了八卦就有可能判斷吉凶,斷定了吉凶就能促進事業的發展。

孔子也很重視「生」。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主張萬物生於天的「天生」說。

「生」與「死」是一對問題。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這充分表明孔子選擇「生」的問題,強調要「知生」,至少要先「知生」;同時強調要「事人」,至少要先「事人」。

對於鬼神,孔子則主張「敬而遠之」。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知,同智。樊遲問怎樣才算聰明,孔子說:「努力從事人民認為合理的工作,尊敬鬼神卻遠離它,可以算得聰明了。「敬而近之」,是「不智」,是糊塗,是迷信;「敬而遠之」,是「智」,是聰明,是智慧。

孔子的「仁」學,充分體現了他對生命的熱愛。「仁」,是孔子最大的最根本的道德。其內涵深,內容廣。孔子「仁」德的核心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孝順父母和敬愛兄長,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替人家辦事沒有盡心竭力嗎?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嗎?忠於人,就是愛於人;信於朋友,就是愛朋友。「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要廣泛地愛護大眾而親近有仁德的人,就是對大眾和仁人的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視四海之內的人,即視天下的人為兄弟,就是對天下人的愛。「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人,這裡是指親族和朋友。這就是對親朋和老百姓的愛。可見,孔子實施「仁愛」是有過程的,是由親而疏,實是由近而遠,並非愛親不愛疏,而是既愛親又愛疏,正如韓愈以「博愛」來詮釋孔子的「仁愛」:「博愛之謂仁。」(《原道》)孔子的「仁愛」,是愛所有的人的。

孔子實踐「仁愛」的方法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孔子說:「仁人要做到,自己想樹立的也幫助別人樹立,自己想達到的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夠推己及人,可以說是實行仁的方法了。」這是踐行「仁愛」的積極方法。

孔子踐行「仁愛」的「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方法,告訴我們他的「仁」學,是「愛人」的,是愛他人的。這是公認的解釋,但並未包括又愛自己。現在我要補充詮釋為既是「愛人」的,又是「愛己」的。因為孔子並非只立人而不立己,而是既立人又立己,「己欲立,而立人」;並非只達人而不達己,而是既達人又達己,「己欲達,而達人」。而且立己先於立人;達己先於達人。老子說:「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若」字,作「乃」字解,古聲韻「若」「乃」相通。莊子也說:「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莊子·在宥篇》)這都是說,對自身的珍重、愛護還甚於對天下的珍重、愛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老子和莊子的意思更為深刻。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須自身硬!」自身不硬,豈能打鐵?自己未能立足社會,豈能幫助他人立足社會?自己未能通達於社會,豈能幫助他人通達於社會?


三、「健康長壽」是人「生」最大的特點

生命現象最大的特徵就在於「生」,「生」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健康長壽」。所以,老子提倡「長生久視之道」。(《老子·五十九章》)孔子說:「仁者壽。」(《論語·雍也》)仁者最大的使命是「愛人」。仁者「愛人」非常自覺,嚴格執行,堅持到底,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離婁上》)這意思是說,當自己愛別人,管理、服務別人,以禮待人了,卻得不到預期效果,應有回報時,決不能怪罪別人,而應反躬自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身做對了,天下的人自然會歸向自己。《詩經》里就說過這樣的話:「永遠修德配天命,多福還得自己求。」持之以恆,終於就會感動別人,又正如孟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慈愛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慈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尊敬他。愛人的人,其心寬廣;被愛的人,其心安樂。這樣的人、心平氣和,身心康泰,豈能不健康長壽?!大家往往以彭祖八百歲為最大鵠的。莊子說:「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莊子·逍遙遊》)眾人喜歡與活了八百歲這樣特別著名的老壽星彭祖相比較。莊子講到一個更長壽的人物,他叫廣成子。廣成子說:「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他說他修身養性活到了一千二百歲,並且自己的形體還未曾衰敗。廣成子還介紹了自己如此長壽的原因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莊子·在宥》)我堅信天道,與萬物和諧相處。歸根結底,廣成子的一千二百歲的高壽也是「和生」而成。儘管彭祖活到近千歲和廣成子活到千歲以上,但人們卻更希望能活到萬歲,甚至萬萬歲。高呼之聲歷朝歷代不絕於耳。但如此這般的長壽之夢想能實現嗎?所以,莊子很感慨地說:「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逍遙遊》)誠然,這真是太可悲了!


四、人的生命也是「和生」而成

生命現象是萬象之一,也是萬物之一。萬物含生命一物在內,是如何產生的?是「和生」而成的。這也正是「大道和生學」的主張——「萬物產生於大道之和氣」。

《周易》就很重視「和生」的思想。《易經》的第一卦《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這就概述了一卦的含義。用《彖傳》來解釋卦辭。「《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其中「保合太和,乃利貞」二句是用來解釋「貞」字。保合,保持和融合。太和,高度和諧,指以陽為主,陰陽和諧結合的最大的和氣。乃利貞,貞就是正,指生生不已的自然規律。「首出庶物」二句是用來說明乾陽化生萬物的特點是貞下起元,就是舊過程的結束即孕育著新過程的開始。首出,開始出生;內在含義是指出新的化生過程的開始。所以,「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是說因而能保全太和之氣,以利於體現正道。又重新萌生萬物,天下顯得美好安寧。這就是說,能保持融合「太和」之氣,就能有利於生生不已的正道(規律)發揮作用,就能使萬物重新萌生,又能使萬國都安寧。簡而言之,即萬物重生與萬國安寧都產生於「太和」,還是「和生」。

孔子踐行「仁愛」的積極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方法。孔子這種「推己及人」的方法和史伯的「以他平他」的「和實生物」的「和生」方法是相通的。孔子所說的「己」與「人」、「自己」與「他人」,就是史伯所說的「他」與「他」的兩個他,甚至還是兩個以上的他。孔子解決「己」與「人」、「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採用的「立」和「達」的「仁愛」的方法,也就是史伯解決「他」與「他」所用的「平」「平衡」的「和生」的方法(「以他平他謂之和」,以「平」解決「他」與「他」的關係形成「和」,進而以「和」解決生物的問題,即「夫和實生物」)。難道孔子通過「立」和「達」的方法使「自己」與「他人」相愛,能不體現史伯通過「平」「平衡」的方法使「他」與「他」相「和生」嗎?孔子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者」的「愛人」的方法,和史伯所說的「以他平他謂之和」的方法,二者是完全相通的。「愛」與「和」——「待人以愛」與「待人以和」,「人人相親相愛」與「人人和諧相處」,實則二而一,一而二。換而言之,通過「和」既可熱愛自己的生命,也可熱愛他人的生命。也就是說,「和」既可以產生對自己生命的熱愛,也可以產生對他人生命的熱愛。

荀子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荀子·天論》)荀子認為,相隨旋轉的列星,交替照耀的日月,一個接著一個的四時,相互作用和轉化的陰陽,普遍地施加萬物的風雨,等等現象或事物都是「各得其和以生」,簡言之都是「和生」,無疑生命也是和生的。


五、「大道和生學」的「和氣者壽」

和氣,完全可以使我們健康長壽。我撰寫了《和氣者壽》一文。立言於道家與道教。2017年11月6日晚在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進行首次講學。拙作《和氣者壽——道家道教論「和氣與養生」》一文,刊載於《衡水學院學報》2018年第2期。

我的《和氣者壽》的命題,主要是來自於我國的民間諺語「心平氣和」。「心平氣和」這句諺語,乃是我國先民和當代人千百年來健康長壽行之有效的養生寶貴經驗。因此,大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

所謂「心平氣和」的養生法,更是我國道家道教養生的大智慧。西漢術士嚴遵講到「心平氣和」。(《道德指歸論》卷二《大成若缺篇》)元、明著名道士張三丰說:「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張三丰大道指要·道言類》)關於「和氣與養生」這個重要問題,我國道家道教對之作過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他們的論述十分精闢,是指導我們養生的圭皋。本文以《管子》「平正和生」的「和氣養生」法,特別是以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陰陽沖和」的養生法,又以莊子的陰陽「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的「陰陽交和」的養生法,還以《淮南子》的「兩者交接成和而萬物生焉」的「陰陽接和」的養生法來論述「和氣與養生」的原則和方法,是普遍有效宜行的養生之大法和妙法。限於篇幅,僅選擇其中的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陰陽沖和」的養生法一起來看看吧。

老子「陰陽沖和」的「和氣養生」法

道家創始人、道教太上老君、春秋末期的老子,早就是中外古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他的哲學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四十二章》)這表明老子認為「道」是萬物(含人在內)的本原,萬物是由「道」產生的,他用「道」來回答了哲學上的本體論與生成論的根本問題,也回答了我們人類的繁衍及其養生的重大問題。所以,老子的哲學可簡稱為「道生」說。

老子的「道生」說,其內涵首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他用「生一、生二、生三」的方法來說明「道」是如何產生萬物的形而上學的大道理,真是通俗易懂。這充分表明了老子闡明自己「道生」說哲理,正如他本人所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德經·七十章》)通俗易懂,也是老子的大智慧。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這是老子的「道生」說的又一內涵。老子在這裡深入萬物的內在的共同結構「陰氣」與「陽氣」,在彼此相衝的互動中,即「沖氣」,達到「和」「和氣」之時,就能不斷地產生出萬物。「道」,就是由「陰與陽」共同構成的;「陰與陽」內存於「道」之中。所以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上》)王夫之說:「陽非孤陽,陰非寡陰,相函而成質,乃不失其和而久安。」(《張子正蒙注·參兩篇》)這是說,孤男寡女,是絕對生不出新生嬰兒;單陽獨陰,是絕對生不出新事物、生不出萬物。男女雙方和諧結合,就能生出新生嬰兒;陰陽和合,就能生出新事物、生出萬物。

可見,老子在這裡極其深刻地揭示出「道」通過其所生的「陰陽二氣」在互動中達到「和」「和氣」之時,就能不斷地產生出萬物的規律。老子的「道生」說內涵在這裡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一章》)其哲理極其深邃。

老子如此精湛的「道生」說,其實就是「和氣生萬物」說,也就是「和氣養生」說了。簡而言之,也就是史伯的「和生」說。所以,我主張「和生」說,創立者是史伯,建立者是老子。


六、做一個詩意的人

生命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豐富的精神,特別是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這樣的生命才是完整的,充實的,有意義的。人生的境界,因人各有志,志各不同,而有所區別。哲學是可以幫助我們提高人生境界的。

馮友蘭先生

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認為,各不相同的人生境界可概括為四大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馮先生是根據人們對宇宙的覺解程度不同,故宇宙人生對人的意義也有差別,從而構成了上述的四種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一種自然境界中的人,「無論其是順才而行或順習而行,他對於其所行的事的性質,並沒有清楚的了解」(《新原人·境界》),他們的行為都是自發的,都是憑本能而進行的活動。

第二種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為利』的」。「或是求增加他自己的財產,或是求發辰他自己的事業,或是求增進他自己的榮譽」,「對於『自己』及『利』,有清楚的覺解」。(《新原人·境界》)

第三種道德境界中的人,「以盡倫盡職為目的。所以在社會中,無論處什麼位,他都以為是無乏重輕的。」(《新原人·才命》)。即使他們的行為失敗,也「不妨礙其行為的道德價值的實現。他的命可以使他所作的事失敗,但不能使他的行為的道德價值不實現。」(《新原人·才命》)。

第四種天地境界中的人,「自同於大全,體與物冥」(《新原人·天地》)。完全消除了我與「非我」、主觀與客觀的界限,其行為完全是「事天的」,因為他「了解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人必於知有宇宙的全時,始能使其所得於人之所以為人者盡量發展,始能知性。」(《新原人·境界》)。這種境界中的人謂之「聖人」,所行之事真正達到了「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二十七章》)。

張世英先生

大哲學家張世英先生認為萬物中的人與他物的區別在於:人有一點「靈明」,而他物則無。這點「靈明」構成人的精神本質——「自由」。動物無自由意志之可言。按照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的歷程,即人的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我把人生精神境界分為四個層次:「欲求境界」「求知境界(求真境界)」「道德境界(求善境界)」和「審美境界(求美境界)」。

張先生同時根據人們「實現人生意義、價值高低的標準和人生在世的『在世結構』的發展過程(從『原始的不分主客』到『主—客關係』再到『高級的主客融合』)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即最低的境界,是「欲求的境界」,人在這種境界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慾望,孟子所謂「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的這種境界,這種境界,其「異於禽獸者幾希」。第一種境界中的人,其與世界的關係屬於「原始的不分主客」的「在世結構」。

第二是「求實的境界」「求知境界(求真境界)」,這種境界則進入了「主—客關係」的「在世結構」,人有了自我意識,能分清我與物、我與他人,能把自己當作主體,把他人、他物當作客體,人在這種境界中,不再只是滿足於最低的生存慾望,而是更進一步要求理解外在的客觀事物(客體)的秩序——規律,這種要求就是一種科學追求的精神,也可以說是一種求實的精神。

第三是「道德的境界(求善境界)」,隨著科學追求的進展,也隨著個人的日益社會化(socialization),人逐漸領悟到天地萬物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簡言之,領悟到「萬有相通」,其中不僅包括領悟到人與自然物之間的相通,而且包括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通。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通的領悟,很自然地使人產生了「同類感」,從而也產生了道德意識。人就這樣由第二境界進入了第三境界——「道德的境界」。人在這種境界中,以對萬物一體相通的領悟作為自己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標,作為自己所「應該」做之事而為之奮鬥不已。但「道德境界」以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著距離為前提,以主客尚未達到最終的融合為前提,「道德境界」尚屬於「主—客關係」的「在世結構」。

第四是「審美的境界(求美境界)」,道德的實現與完成,既是道德境界的極致,也是「道德境界」的結束,這就開始進入了第四境界,即「審美的境界」。「審美的境界」屬於「高級的主客融合」的「在世結構」,它包括道德而又超越道德、高於道德。在「審美境界」中,人不再只是出於道德義務的強制(儘管這是一種自願的強制)而做某事,不再只是為了「應該」而做某事,而是完全處於一種人與世界融合為一的自然而然的境界之中。「自然而然」不同於「應然而然」,後者尚有不自由的因素,前者則是完全的自由。「審美境界」中的人必然合乎道德,必然做道德上應該之事,但他是自然地做應該之事,而無任何強制之意,自然在這裡就是自由。美有優美和崇高美之分,我以為崇高美高於優美,它是審美境界的極致。

這四種境界在個人實際的人生中,彼此的關係是極其複雜的。一般地說,人往往是四種境界同時具有。大概不會有人低級到完全和禽獸一祥,只有「欲求的境界」,而沒有絲毫更高的境界;也不可能有人只有最高的「審美境界」,而無飲食男女之事的「欲求境界」。事實是,各種境界的比例關係在各種不同人身上有不同表現:有的人以這種境界佔主導地位,有的人以另一種境界佔主導地位。(以上請詳參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87—88頁。)

張先生將人的「審美境界」,典型化為「一個詩意的人」,這是把詩意的審美境界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國傳統美學所講的「意象說」,主張「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所謂「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正是說的,美乃對隱在背後的母源「情」「意」的追尋。

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上述詩人,但我們要求做一個多多少少有點「意象」之美的詩意之人,或者說得再簡單、再通俗一點,要求做一個從高遠處看待日常事物的人,則應該是可行的。我經常舉的例子:莊子妻死,「其始死也」,亦「慨然」而痛,但他不執著於妻死這一點眼前的現實,而是進一步用審美的眼光「察其始」,「察」妻死之「始」源,體悟到人本無生,由無變生,由生變死,猶「春秋冬夏四時行」,於是「止哭」,「鼓盆而歌」。這是把審美觀現實化,讓生活藝術化,讓胸襟開闊起來,使精神獲得解放的一個生動例證。

當今之社會,正需要把上述觀點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用上述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不執著於「我」這一個有限的交叉點,而能體悟到「我」這個交叉點是由宇宙的網路整體上無限個交叉點——無限個他人之「我」構成的,無限聯繫之網是「我」的母源。這樣,就自然有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胸懷,也就有了和諧社會。和諧既是美,也是道德。有了高遠的詩意,自然也就有了崇高的道德。新時代需要這樣有點詩意的人。(以上請詳參張世英:《做一個詩意的人》,《光明日報》2018年04月16日15版。)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6、金鎖玉關面授北京開啟,大師授課不留私。最新(12月21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淺述內丹
復歸於無極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