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核心提示】建安十三年,曹操處死孔融及其妻兒。曹操之所以殺孔融,主要原因是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而孔融這種不識時務、任意妄為的個性,則源於其幼年時的教育引導不當。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孔融是東漢末年名滿天下的名士,也是一個不識時務、任意妄為的人。

漢靈帝時,孔融受召成為司徒楊賜屬官。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河南尹何進即將升任大將軍,楊賜派孔融拿名片去向何進祝賀。孔融到後,何進門人未能及時通報,孔融大怒,一把將名片奪回,轉而去向有關部門彈劾何進。

何進官屬認為丟了面子,想派劍客追殺孔融,有賓客勸何進說:「孔文舉有盛名,將軍如果與他結怨,四方之士就會相隨而去了。不如以禮對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將軍的胸懷廣大。」

何進這才同意不殺孔融,而且在受任大將軍之後,還徵辟孔融,舉其為高第,遷任侍御史。但孔融在任上與上司御史中丞趙舍不和,託病歸家。

董卓專權時,孔融在朝廷任虎賁中郎將,常有匡正之言。後來董卓想廢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孔融不贊同,與董卓爭辯,言辭十分激烈。董卓因此懷恨在心,將孔融轉任議郎,隨後又派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為相。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北海為袁譚所奪,孔融守招回到許都任將作大匠,升任少府。每逢朝會召對,孔融常引證定議,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名而已。

太傅馬日磾奉命出使山東,到淮南時,多次有求於袁術,結果受到袁術輕視侮辱,袁術還奪走他的符節,不准他離開,強迫他出任軍師。馬日磾憂憤至極,嘔血而死。

馬日磾在淮南雖然多次有求於袁術,有損朝廷尊嚴和作為臣子的本分,但人死為大,而且大家同朝為官多年,所以在他的遺體送回京師後,朝廷公卿大臣們都想加以禮葬,唯有孔融不近人情,自以為深明大義,「引經據典」地加以反對。

更有甚者,即便是在曹操控制之下的許都朝廷,孔融也曾屢次不顧曹操顏面,戲弄、嘲笑曹操,隨便發表議論,褒貶人物,多與曹操意見不合。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為了嚴明法紀,曹操想要恢復肉刑,孔融反對之;荊州牧劉表不向朝廷進貢,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曹操準備把劉表的行為宣示於天下,並加以征討。孔融卻上疏反對,自欺欺人地認為,應當隱瞞劉表謀反之事,以維護朝廷的臉面。這簡直就是東漢版的掩耳盜鈴。

曹操攻下鄴城後,多有屠殺、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還把袁熙的妻子甄氏佔為己有。孔融於是寫信給曹操,譏諷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這話是何意,便詢問孔融本人,孔融回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就知道了。」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認為曹操此舉勞師動眾卻毫無用處,又譏笑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併討伐啊!」

另外,當時戰亂饑荒嚴重,為了節約糧食,曹操上表請禁酒,而孔融反對卻禁酒,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說:「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鍾,無以成其聖。且桀紂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孔融屢次不顧曹操顏面,戲弄、嘲笑曹操,多與曹操意見不合。但因為他名重天下,所以曹操表面上容忍他的言行,心裡十分厭惡。

隨著權力提升,曹操想要封王。孔融又上書漢獻帝,提出:「應該遵照古代的王畿制度,在京師周圍一千里的地方,不可建立封國。」

曹操發現孔融的議論範圍越來越廣,對孔融更加痛恨,這才有了殺孔融之心。

建安十三年,一向與孔融有矛盾的郗慮秉承曹操之思,羅織孔融的罪狀,命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舉告孔融犯有「圖謀不軌」、「誹謗朝廷」、「大逆不道」等罪。曹操於是下令逮捕孔融,連他的妻子兒女一起處死。

總之一句話,孔融的所作所為,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匡扶漢室,實則是不識時務、任意妄為,自尋死路。如果不是因為名聲在外,何進、董卓、曹操等都有所顧忌,孔融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

孔融這種不識時務、喜好坐而論道、任意妄為的個性,實際上是源於他幼年時所受的錯誤教育和引導。

孔融不識時務、任意妄為之禍根,源於幼年教育引導不當

據史料記載,名士李膺任河南尹時,深居簡出,不隨便接待賓客,非當世名人或與其有通家之好者都不得見。

時年僅十歲的孔融想見李膺一面,便跑到李膺府門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守門人於是放孔融進去。

李膺見到孔融,詫異問曰:「高明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孔融回答說:「是的。我家祖先孔子與你家先人李老君(即老子)同德比義,亦師亦友,所以我家與你家是累世通家。」在座之人聞言,莫不驚嘆。

等到太中大夫陳煒來到後,大家把此事告訴他。陳煒見孔融不過是一個小孩,便故意說:「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這本是陳煒的一句逗笑之言,但孔融卻馬上應聲譏諷陳煒說:「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李膺因此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

與李膺攀祖先,應聲譏諷陳煒,實際上已經展現了孔融小時候就有牙尖嘴利的一面。而成年人沒有教育其克服牙尖嘴利之弊,把孔融往機智聰慧這方面引導,卻反而把牙尖嘴利當作機智聰慧,盛讚其「必為偉器」,這就鑄就了孔融後來不識時務、喜好坐而論道和任意妄為的個性,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富貴險中求:官渡之戰中曹操的冒險氣質和膽略
東漢劉虞裁減駐軍,廣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幾萬大軍嗎?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