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當戰俘是一種什麼滋味?在西方貌似沒啥大不了,在東方應該受不了

當戰俘是一種什麼滋味?在西方貌似沒啥大不了,在東方應該受不了

《敦刻爾克》最後一幕有一場景是說,湯老在戰鬥機耗盡最後一滴油之後,並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優雅如芭蕾舞者一般緩緩地降落在海灘上,與還在等待營救卻生死未卜的士兵們站在一起。當然,在他走下戰機後不忘把自己的寶貴座駕炸毀,不能把心中的大寶貝讓敵人這隻豬給滾了。問題是,湯老為啥不選擇在茫茫大海上墜機身亡光榮死去?而是選擇停在海灘上主動當戰俘?當戰俘那滋味很美妙嗎?對此,導演諾蘭在某訪談中表示,他做了大量研究發現,在真實戰場相似度極高的實戰案例中,如果迫降條件允許,再加上高度問題,飛行員都會選擇迫降而非跳傘,因為迫降的生存概率更高一些。看到這裡更不解了,莫非在歐洲當戰俘下場不是那麼凄凄慘慘戚戚?

事實確實如此。這要從東、西方戰爭發展歷程上說起,西方戰場有優待被俘士兵的傳統,東方歷來則有屠殺戰俘的惡習。畢竟在西方戰爭大多是由領主發起,再為達到目的而花錢請給錢就效忠的僱傭兵幫忙打仗。事後,無論成敗只要再交付一定贖金再把戰俘換回來就完事。畢竟,發起戰爭的人之間才有血海深仇,跟僱傭兵又沒什麼私人恩怨。發展到後來,西方戰場上優待戰俘的傳統就延續下來。《敦刻爾克》最後湯老選擇迫降投降,目的之一該是選擇相信自己的西方同胞們不會要了他這個王牌飛行員的命這個希望更大一些。

如果換在東方戰場,由於古往今來各式東方戰爭幾乎都以屠城、大屠殺、一個活口不留方式收尾,比如長平之戰後秦國大將白起坑殺趙國戰俘,比如日軍在二戰中製造南京大屠殺慘案等等,如此就形成了與其被俘苟且偷生不如戰死光宗耀祖的觀念。於是,在東方戰場當戰俘就是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重負。說白了,就問一個問題你就明白為何在東方戰場當戰俘很危險,如果你是走到窮途末路那個兵,如果步步緊逼的敵方是日軍,你敢投降嗎?

圖註:1945年日本戰俘投降後被運往珍珠港的途中

雖然整體上而言東、西方對待戰俘的態度各異,算是一個友好,一個不好,但萬事都沒那麼絕對。比如,美軍是如何對待戰俘的?並不是看起來那麼友好。要知道,美軍雖有戰俘獎章,但獲獎條件才是重頭戲,其中明確規定「這種獎章只會授予在1917年4月6日後在武裝衝突中被俘,且在被俘期間表現堅貞不屈的美軍。」。注意,只頒獎給堅貞不屈的戰俘,只頒獎給堅貞不屈的戰俘,只頒獎給堅貞不屈的戰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器菌 的精彩文章:

美媒發布美國最應該害怕俄羅斯5大殺器:沒有一個跟核武有關
摧毀潛艇第一種方式是啥?答案很簡單很粗暴

TAG:武器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