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我們欠了朝鮮一筆巨債,到彭德懷回國後才徹底還清
韓戰,是美國和韓國人的叫法,而我們叫朝鮮戰爭或抗美援朝戰爭,整個兒朝鮮戰爭期間,志願軍傷亡約65萬人,共殲敵109萬,其中美軍39萬。
而這109萬人里,朝鮮軍隊也就是朝鮮人民軍單獨作戰殲敵13萬,只佔總數的12%,從這個層面上講,朝鮮戰爭主要是志願軍打贏的,是我們挽救了朝鮮的命運,這麼說恐怕毫不為過。
而志願軍之所以在朝鮮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除武器裝備落後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軍需物資供應不上,再說直接一點,糧食供應不上,部隊經常是餓著肚皮同全副武裝的美軍作戰。
打仗就是拼體力,拼消耗,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不飽,甚至是沒飯可吃,你讓戰士們怎麼跟美國人打。
而出現糧食供應不上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是跨境作戰,物資補給線過長,又不佔空中優勢,人家幾輪空襲,就能打得我運輸部隊人仰馬翻,據有關數據統計,整個兒朝鮮戰爭期間,我們國內籌糧籌款任務都完成的相當出色,有的地方都達到總任務的110%以上,可真正運到前線,真正送到戰士們手裡的,還不足40%,由此可見,我們在運輸線上的損耗得有多大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啊,志願軍戰士再勇敢也不是超人,因此,因為糧食供應不上,而影響部隊作戰的事情屢有發生,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950年10月,在長津湖地區的黃草嶺,志願軍42軍硬抗美國王牌部隊海軍陸戰第1師,打響了著名的黃草嶺阻擊戰,我們的情況不用多說,無非小米加步槍而已,可人家呢,50架飛機,30輛裝甲,150輛坦克,大小口徑火炮400餘門,輕重機槍1000餘挺,裝備簡直天差地別。
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42軍堅守陣地,與海軍陸戰第1師血拚13天,殲敵2000餘人,自己也付出沉重的代價,戰果雖然輝煌,但你知道這場仗是怎麼打的嗎?
由於糧食供應不上,42軍全體將士整整斷糧3天,3天時間不吃不喝,還要面對這麼兇狠的敵人,戰鬥如何艱苦就可想而知了;
1951年4月,東線11個師集中深入敵占區,由於後方糧食供應不足,39軍斷糧16天,40軍被迫每日以能照見人影的稀粥充饑。
別的不說,斷糧16天,也不知39軍是怎麼挺下來的。
前方如此艱苦,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不可能不心疼,可加大國內補給力度,50年代什麼情況,新中國剛剛建國,也沒多少家底,更何況,即便勒緊褲腰帶給你湊出來,你沒有空中優勢,一個補給線過長,有多少糧食也送不過來。
萬般無奈之下,1950年年底,彭德懷便想起就地籌糧,向我們兄弟黨的偉大領袖金日成求援,希望他號召朝鮮新解放區人民,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幫助志願軍度過難關。
朝鮮新解放區哪裡來的,當然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解放了的,志願軍沒入朝之前,美韓聯軍已經打過三八線,幾乎要把金日成打到中國東北組建流亡政府去了。
彭德懷的《朝鮮新解放區暫行借糧辦法》很是委屈,提出:糧多多借,糧少少借,採用累進的辦法,一般按全年收入,地主不超過50%,富農不超過30%,中農不超過20%,貧農不超過5%。
並報中央毛澤東批准。
我們幫朝鮮抗擊美帝,保衛他們的家園,使朝鮮亡而復存,金日成好像沒理由不同意,於是兩年時間共向我們借糧180萬噸,佔到了當時部隊糧食供應總量的80%,可以說,是幫了我們大忙的。
志願軍戰士終於有力氣幫他們犧牲、打仗了。
當然,俗話說的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儘管我們是在幫朝鮮打仗,但借的東西總歸是要還的,有沒有利息我不知道,但當時籌借的時候,就商量好要分批歸還。
人嗎,總得按合同辦事,才算有信義一點,於是我們國內物資一運上來就趕緊還給他們,就這樣一直到1953年5月,朝鮮戰爭差不多快要結束,彭德懷回國向毛澤東彙報工作的時候,我們才努力了一把,全部還清,朝鮮人民自然就開心的不得了了。
可我們呢,說實話,給朝鮮付出多少犧牲就不說了,無非是中朝血盟的見證而已,尤其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在那裡呆了三年,最後可真是一粒糧食都沒帶走啊。
這實在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精神啊。
※封神最強女仙,老君、元始俯首稱臣,女媧、鴻鈞也得禮讓三分
※通天有三個錯誤,錯信一仙,錯放一神,錯用一妖,讓截教幾乎覆滅
TAG:歪歪侃封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