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琴 「大音希聲」

古琴 「大音希聲」

流水(古琴)

 不可不知的中國民樂

Pure Music 

00:00/07:32

11.28/2018

武漢長春觀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最美的聲音是什麼?

《道德經》提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美的聲音是天籟,是超然洒脫之聲,

追求的是一份悠然的意境。

世上樂器如此多樣,

那麼哪一種樂器最接近「大音希聲」的境界呢?

那就是古琴。

琴者,情也。傳情以達志,借情以言情。古琴成為人生藝術化、審美化與生活同一的必備之具。對於琴人而言,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古時琴人往往於清風朗月之夜,選擇澗邊竹林,或高岩深谷等處幽坐,面對夜、月、岩、澗、泉、花、草、鳥等情景以琴宣敘。這種主體精神狀態與客觀環境的交融主要受中國「天人合一」觀念的深刻影響。「天人合一」體現了更為內在的主體身心和諧觀。自然形成了客觀條件,那麼,作為行為主體的人來說,還要極力忘掉塵俗的私心雜念,才能獲得人生的輕鬆與自由和一方無羈的性靈與真趣。在琴學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審美範疇是「淡」,它和「大音希聲」一樣,並非空無寂寞之音,而是一種味中的極致,能喚起人們最原初的淳樸感知,動靜合一,表達了藝術的最高境界。

道教講求自然、逍遙和超脫世俗的羈絆,追求的音樂「淡乎其無味」,「大音希聲」,具有道的境界,所以道教對音樂的精神層面非常看重,講求弦外之音的審美理想。這些觀點受到琴人的一致推崇,「淡乎其無味」的思想被阮籍、嵇康、白居易、周敦頤、徐上瀛等人吸收、發展,在音樂審美上形成對「淡和」之樂的崇尚;「大音希聲」的思想則為陶淵明、白居易、薛易簡等人所繼承,使崇尚「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此外,南華真君「得意而忘言」的思想被陶淵明等眾琴人所繼承,使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成了古琴音樂審美中的重要特徵。許多道門的高道祖師也是古琴演奏的大家。

陶淵明的「無弦琴」很好的詮釋了「大音希聲」的思想。他有一張沒有弦的琴作為自己的文房玩物。每當有朋友光臨相聚飲酒之時,便擺出此琴,雙手彈撥按揉這虛擬的琴弦,彈奏只有他自己才能聽得懂的曲子,朋友認為他「性不解音」,他便反駁說「若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無弦琴寄寓了陶淵明的「茫茫太古心」。無弦琴也並非就是無音之琴,而是能發出超乎具體聲音之外的「大音」,因為「大音希聲」「大音自成曲」遵循自然直接與「道」相通,與老子的思想相一致。

在明清兩代,會見到有些嶗山道士坐在石鼓之上瞑目撫琴,聽來是古琴演奏,實際是道家養氣。古琴演奏是道教音樂的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我國傳統的古典樂器,在道教中認為古琴演奏可以靜修養氣。

歲月過千年,古琴體現的大道玄妙依舊是世人孜孜追尋的無上境界。因為古琴能夠代表東方文化的精深,1977年,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搭載了一張刻錄世界各大文化代表聲音的金唱片,古琴曲《高山流水》代表中國音樂載入這張唱片中,翱翔於茫茫太空,向宇宙傳遞「大道之聲」。

—END—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武漢長春觀

微信公眾號:whchangchunguan

道教全真龍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
請大家耐心看完一個銅錢的故事,看懂它!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