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在毛主席身邊伺候了11年,兒子和他斷絕關係,孫子不想認他

他在毛主席身邊伺候了11年,兒子和他斷絕關係,孫子不想認他

每當有人當面說李開文是毛主席的炊事員時,李開文都忙著搖頭,解釋說,我是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十一年,但毛主席從不搞特殊化,自己的職務是中央特灶班的班長。

雖然,李開文已經離開人世多年了,但是,大家每每提起他,都還是這樣稱呼他。

這個來自大別山的軍人,身邊不乏尊敬和羨慕,這是因為他曾經在毛主席身邊呆了11年。

但他對自己的苛刻,對自己服務崗位的謙讓,卻鬧到兒子和他斷絕關係,孫子不願意認他。

他一直問自己,難道做錯了什麼事情。如果沒有錯誤,為何鬧得自己晚年如此坎坷?

棄家參軍、淚別金寨

李開文離開大別山,一別就是十七年。離開大別山的時候,他已經三十五歲了。

三十五歲的李開文,終於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

其實,在這之前,他早已在為紅軍做事,不過那時只是一名赤衛隊員。

那時候,撤離大別山時,走得太匆忙。

1932年8月19日,黃昏時分,部隊接到了命令,說聲走,當即開拔。

要去哪兒?他不知道,團長也不知道。只知道蝗蟲一般的敵人,一下子從四面八方向大別山撲來。

這次的強行突圍,使李開文獲得了成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機會。

這機會,來自他的一雙鐵腳板。這雙鐵腳板是他從小燒窯練就的,更是到燕子河租田種地時練出來的。

別看他個頭不高,不到一米六,但人壯實,擔子一上肩,一天可以走上一百多里的山路,早把腳底板的老皮兒練厚。

因為腳功硬,吃得苦,人又忠厚,接到突圍命令時,他就被團長從赤衛隊里挑出來,正式轉為紅軍的擔架兵。

當兵的同時,也就當上了擔架一班的班長。

那一天,大部隊從金寨縣的板棚出發,正是從他家屋後經過。他不敢進屋。只偷著望了幾眼,就跟著隊伍走過去了。

當時李開文的妻子剛生下了一對雙胞胎,才十六天,若一進屋,日後就會有人舉報,妻子和孩子都會有不測。

就這樣,他心一狠,已經走到自己家屋後的竹園子里了也沒停步。

誰知,他卻被跑出來看過隊伍的大兒子李錦旭發現了。八歲的李錦旭哭著、喊著,奔到他的跟前,說:「爸,媽媽天天念著你,等你回家呢!」

他不敢看孩子,更不敢停下。就這樣,他離開了板棚,離開了金寨,離開了大別山。

部隊到達四川漢中附近,敵機投下數十枚炸彈,李開文被埋進了泥土中。戰士們以為他已犧牲,把他拖到死人堆里,準備安葬時一位戰友發現李開文竟然還有微弱的呼吸,找來小半碗米湯竟將他喂活了!

團長知道後說:「這小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但這一次,李開文卻成了李聾子。無法打仗,於是被安排進炊事班。

1935年8月,紅軍進入草地,沒有吃的,殺戰馬、吃野菜、草根、皮帶等,但要把這些東西煮熟,可是個大難題,因為沒有乾柴草無法生火。

草地上的天氣一天數變,人們發現,李開文面黃肌瘦,肚子也開始浮腫。

但部隊住下來之後,他的身體一下又變了回去,大家這才注意到,他的肚子不是浮腫,那是他把能引火的濕漉漉的柴草,塞進自己的衣服里,用體溫把濕柴焐干。

等焐幹了柴禾,慢慢地點著火了,把飯做好了。

首長來了一看,別人沒做飯,就我的飯做好了。首長都會生氣地拿著馬鞭子指著其他炊事員:『你們怎麼不做飯?聾子的飯就做好了!

於是在他所在的團,乃至他所在的師,他的軍灶每天總是第一個在草地上升起炊煙。於是他的軍灶,就成為全團乃至全師炊事班的火種。

李開文的名字,也就跟著他的火種,在紅二十五軍到處傳頌!』後來毛主席還專門表揚了李開文。

正是焐柴火的事件,李開文被毛主席記住了,他對身邊的人說,這種為戰友的精神,就是我們獲得勝利的原因。

服務毛主席11年的炊事班長

1937年初,李開文又被調到中央,擔任毛主席等人的炊事員,一干就是11年。

尤其是他燒的那道「老班長紅燒肉」,更是讓毛主席讚不絕口,直到現在仍然是一道名菜。

從原來的部隊一下子調到了中央,還天天給首長們做飯,這讓李開文的老戰友都非常羨慕,但李開文卻絲毫不敢大意。毛

主席工作起來廢寢忘食,經常寫文章寫到大半夜,李開文每次都守候著,保證主席能吃到熱飯。

有一年冬天,李開文做好了菜,其他領導的都被秘書們領走了,卻唯獨不見毛主席的秘書來。

李開文等了好久,最後乾脆自己端著飯給主席送過去。

李開文在廚房穿的少,走到毛主席那裡時凍得瑟瑟發抖,毛主席非常感動,忙把自己的羊皮背心給李開文披上,風趣地說:「可不能把老班長凍病了,凍病了就吃不到紅燒肉嘍!」

李開文穿上羊皮背心,抬起頭問:「主席,我做的哪樣菜,你說最愛吃?」

毛澤東說:「當然是紅燒肉嘛!」

李開文一聽,不好意思起來。他剛來就聽說,毛主席是湖南人,最愛吃湖南的紅燒肉,他就偷偷地跑去請教了別的炊事班的大師傅,回來後照著葫蘆畫瓢,試了幾次,自己都覺得拿不出手,沒想到竟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

李開文後來回到大別山,把那一道受到主席稱讚的紅燒肉也帶了回來。這就是金寨現在有名的「古碑紅繞肉」。

1942年,為打破蔣介石對解放區的經濟封鎖,延安掀起了「大生產運動」。毛主席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帶頭開荒搞生產。

當時中央特灶班只有7個人,大生產運動中,他們除去送茶送飯,也開荒。班裡多是年輕的小夥子,數李開文的年紀大,就不讓他下田,說家裡總歸要留人。

李開文拗不過,就留下來燒水做飯。留在家裡的李開文,其實比去開荒的年輕人還忙還累。他除了按時燒水做飯,還拾起了當年的「老把式」:打草鞋。

他給自己訂了指標:一天7雙。打起草鞋來,他不光眼疾手快,還能打出花樣。同樣是草鞋,他會把收集來的各色布條、綵線,像插花織錦似的摻進草繩里,打出的草鞋既中看、又耐穿。

打到後來,放米放菜的小庫房裡,草鞋摞得有小山高了。這一天,他就和特灶班的年輕人一道,一筐筐地把草鞋送到開荒種田的戰士們手中。

他打的草鞋毛主席穿過,周副主席、陳雲部長和李富春部長都穿過,連毛主席的小女兒李納也穿過。

那一年,李開文被評上了陝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的勞動英雄。在上千人的大會上,毛主席親自把一面白布毛邊的獎狀授給了他。

不去天津回老家,不做縣長做糧長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李開文也跟隨毛主席進了北京城,不久,又被安排到機關幹部文化學校學習。

他回到中央群工部,要求給自己分配工作。

當時群工部長李維漢和李開文算是老熟人。決定派他去天津,當糖廠副廠長。

李開文一聽,嚇了一跳,忙問天津糖廠的幹部群眾多少人。李維漢說,一千多人不會少吧!李開文一聽直搖手。

他對李部長說,他不想去天津,也當不了那個領導,他還是回家鄉大別山。

這不是李開文一時的衝動。「革命成功以後回家」,這個想法已經埋在他的心底多年。

只是想不到,這一走竟是17年!最終,李維漢還是沒有扭過倔脾氣的李開文,李開文如願以償的回到了大別山。

離京之前,李開文想起了毛主席「有機會要來看看我」的話。

他想,這一去,就隔上了千山萬水,今後不一定有機會再見到主席了。聽說主席住在香山,就一路問過去,最後在雙清別墅,見到了主席。

毛主席自然也沒有忘記這位「老班長」,了解情況後,關切地問李開文為什麼不去天津當廠長。

李開文說,天津糖廠的糖再甜也沒有家鄉的水甜。主席一聽,笑了,說他這是要葉落歸根啊!

李開文報告說,他現在雖然認識了1206個字,可他心裡清楚,自己不是一塊當廠長的料,沒有那麼大能耐。回到家鄉後,找個自己能幹得了的,一定努力工作!

毛主席得知李開文已經認識了1200多個字,高興地說,回去就回去吧,但要經常寫信來,到哪裡都要記住了,你是從中央出去的。

這以後,李開文的組織關係從華東軍區轉到了安徽。安徽有關部門最後把他介紹到六安地委組織部。

地委領導試探著問他想從事什麼工作。李開文說,服從分配,什麼工作都行。地委領導又說,那就回金寨縣去當副縣長吧。

李開文一聽,又是吃驚不小。他想叫他去天津當個廠長,他已經感到1000多人太多了。

現在讓他當縣長,一個縣少說也有二三十萬人,他哪有那個本事!連忙推辭,說這當官的事他幹不了。

地委領導見他態度堅決,不像開玩笑,便十分為難,就讓他先在地區住下來。

李開文決定哪兒也不去,就在家鄉附近的響山寺糧站工作。

最後,金寨縣委也不得不依了他。李開文接受了縣委給他的「響山寺糧站站長」的頭銜。

響山寺糧站是一個中心糧站,下面還管著古碑、雙河、南溪、帽頂山四個糧庫,方園上百里的地盤。

為管好這些糧庫,通往這些糧庫的山間小道,每一塊石頭都差不多被他踩過。

李開文墓

「回到家鄉,為民辦事,自己卻連連遭遇『辦事難』」

回到家鄉後,他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村裡的村民常常來找他解決困難,只要他出馬,什麼事都好說。

1958年,為了「趕超英美」,全國都在大鍊鋼,李開文的家鄉同樣如此,結果山上的樹被砍光,糧食也全部交了上去,人們沒東西吃,漸漸的開始有人餓死,他寫了信準備去北京找毛主席反映,結果被縣裡給攔下來了。

說到這,原本他是可以當個副縣長的,但他不願意當,而是當了一個不起眼的糧倉主任。

糧倉主任雖算不上官,但工資還可以,可自從他退休後,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家庭矛盾開始產生,甚至一度鬧到了兒子要跟他斷絕父子關係的地步。

原因有兩個,第一,他退休後沒讓兒子來頂替他當糧倉主任,結果兒子當了一輩子農民;第二,等兒子到了「花甲之年」的時候孫子也到工作的年齡了,兒子找到他,希望通過他的關係給孫子謀一個職位,不然就斷絕關係。

一說斷絕關係他坐不住了,於是,鄉里,區里,縣裡全都跑了個遍,可當時毛主席已經逝世了,他也不再受熱捧,領導們只說考慮考慮,最後都石沉大海,結果孫子又當了一輩子農民。

之前縣裡曾多次讓他到縣城去住,有專門為老紅軍建的「紅村」,可他不願意去,以至於後來一次又一次遭遇「辦事難」。

兒子、孫子,他都沒幫上,而他的曾孫李磊也因為上面沒人失去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

現在想一想,如果他當時不那麼執拗,選擇當副縣長或是去天津當副廠長,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可他是李開文,他沒有選擇那麼做。

有人說他「傻」,說他「楞」,他都沒說什麼,不以公謀私難道有錯嗎?當然沒錯,他一輩子都沒有做過以公謀私的事。

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1年,回鄉後他從來沒有特殊要求過組織為自己做什麼事,反而是一心為他人做事,這種精神值得為官之人學習,更值得我們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客讀史 的精彩文章:

父親是蔣介石大哥,母親是毛主席摯友,她卻讓自己感動14億人

TAG:看客讀史 |